一中往事:杰出的同窗

纪念一中建校八十周年

一中往事:杰出的同窗

曹征路赠送杂志题字

进入小暑,今年盛夏酷暑的时候就算拉开了帷幕。可是,纪念市一中建校八十周年的各项活动却紧张有序地进行;这些活动不仅有一中学校方面精心组织的各项内容,还有一些历届的老校友们,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主动自发地开展了一些活动,热情就像一把火。近日,一位老同学发来帖子,是他们前往深圳大学拜访校友章必功和曹征路,并和他们及夫人合影的照片。对于他们俩人,山城人民并不陌生。章必功是深圳大学原校长,曹征路是深圳大学原师范学院教授,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可以说,都是铜陵人的骄傲!看着这组弥足珍贵的照片,不由让自己蓦然回想起1964年,我们同在初中304班,三年同窗的快乐往事。

一中往事:杰出的同窗

左二为曹征路,左四为曹的夫人;左五为章必功,左六为章的夫人;其余为铜陵一中老同学

章必功的个头不高,眉清目秀,聪明过人。记得三年时间,不论是期中还是期末考试,每次成绩在全班38名同学中都是名列前茅,而且不偏科,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很优秀;所以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对他都很青睐。除了学习成绩优异,他的天赋还表现在娱乐方面,比如玩双杠、踢毽子、乒乓球。尤其是乒乓球,称得上玩到了极致,玩出了水平。记得那时经常碰到省市级乒乓球大赛,总能看到市体委那位身材瘦瘦、皮肤白皙的教练来到学校,和学校老师商量借用章必功去参加比赛。据说,当时他是铜陵市青少年队的冠军。

曹征路的个头有一米七,白皙文雅,思路敏捷。他的学习成绩也是佼佼者,各门功课都很好。同时爱好无线电,喜欢捣鼓半导体之类。提起曹征路,倏忽让人回想起那年空军航空学校招收男生的插曲。记得,好像是初二那年,大家一听是航校招生都很兴奋,踊跃报名参加。但是,殊不知,航校招生对学生身体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第一轮全班二十多人到本市人民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只剩下2名同学,一名是皮肤黑黑,体格健壮的周同学,一名竟然是奶油小生的曹征路。尽管如此,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心花怒放,我们班将来也有高翔蓝天的飞行员了!可是,第二轮到了芜湖部队医院体检后,只剩下曹征路1人了,不过大家还是抱有一线希望。可是,轮到第三轮在南京部队医院体检时,半天检查结束,他竞然没有通过,被刷了下来;据说只是耳朵鼓膜大了零点零几厘米。同学们都感到万分遗憾,可是他却表现的很是淡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表现了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智。现在想想,如果当年曹征路真的被空军航校招生录取的话;那么,今天也许空军部队多了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我国文坛上却少了一位著作等身的一级作家了。(他的大作《延安整风就是整知识分子吗?-----重访革命史》竟然连续发文三十八篇之多。)

以时光做笺,在时光的隧道中享受美好。

自己当年从市一中毕业后,由于与他们俩同学情谊都还不错,后来也有过接触和拜读他们的大作。一次章必功已经是深圳大学系主任时,回铜探望老母亲,几位老同学相邀登门看望。多年不见,握手寒暄。我说:“咱们俩当年一别,几十年了,一次面都没见过了。”他说:“不对,毕业后的第二年,我有次在长江路见到你,还聊了好一会呢!”我连声称道,也许也许!不由被他他过目不忘的睿智深深折服!再后来,我有幸拜读他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内容就有我们在一中的趣闻。“1963年,春节过后,我到铜陵一中学校食堂吃饭,忽然看到伙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红烧肉香飘万里,众栋梁谈笑风生。’据说是高三班某同学的手笔。上联诙谐,令人大笑;下联豪爽,开心鼓舞。后来在北京大学读书,看到食堂门口也有一副对联:‘北大多才子,燕园少佳人。’那是男生的创作,上联神气,下联调侃,带来一轻松。这两副对联异曲同工,都是校园青春文化的雅谑,一辈子津津乐道。”

曹征路在当年毕业时,曾亲手给我装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作为纪念。上世纪六十年代,自己家里有了这玩意,也是挺时髦的;特别是老父亲爱不释手,常常坐在旁边安静地聆听里面的新闻和娱乐节目,乐不可支。时光如山涧的小溪,静静地流淌。到了1984年的4月,我接到曹征路赠送给我的一本杂志,是大型青年文学季刊《江南》杂志,开篇便是他的大作《组织部又来了年轻人》。这篇中篇小说当时很火,好多家知名刊物相继刊用。刊物的扉页上是他挺秀俊逸的题字“请信友同学教正,曹征路,一九八四年四月。”这本杂志,对我来说尤为珍贵,他不仅见证了我们的同学友情,更激励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业余时间在写作方面要锲而不舍,不断前行

- END -

一中往事:杰出的同窗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铜陵社科苑”微信公众号在厦门富尔贵酒业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自2018年6月至9月开展“走进铜陵看成就.富小贵杯”有奖征文活动,希望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本次大赛奖金与奖品均由厦门富尔贵酒业有限公司支持。具体详情请见:“铜陵社科苑”微信号征文啦!

一中往事:杰出的同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