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七一」,西南石油大學赴蓬安鵝項頸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為深入推進鵝項頸村的致富奔康工作,進一步加強校區黨員初心和使命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密切黨群幹群關係,6月23日,西南石油大學南充校區黨委組織部分黨員幹部赴蓬安縣鵝項頸村開展“奔康路上·你我同行”慶“七一”主題黨日活動。校長助理、南充校區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光君,校長助理、南充校區常務副校長趙剛,南充校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覃鴻飛參加了此次主題黨日活動。

慶“七一”,西南石油大學赴蓬安鵝項頸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重溫入黨誓詞

張光君一行先後走訪察看了村衛生站、文化室、產業發展和村容村貌,通過聽取彙報、實地察看等方式,詳細瞭解了我校對口幫扶工作取得的成效。

張光君、趙剛、覃鴻飛分別帶隊走訪慰問了困難黨員和老黨員代表,與陳玉堂、向安志和唐碧英三位群眾親切交談,瞭解生產生活情況和家庭子女情況,交流脫貧致富經驗,並向他們送上米、油等生活用品,表達了學校的慰問和祝福。

慶“七一”,西南石油大學赴蓬安鵝項頸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座談會場景

走訪結束後,南充校區黨委舉行了“移動黨課”,邀請蓬安縣海田鄉三青溝村村委會副主任陳建清同志作了脫貧攻堅先進事蹟報告。黨課結束後,張光君一行並與蓬安縣長梁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蔣斌,鵝項頸村“兩委”班子、黨員代表座談交流。

座談會上,張光君對鵝項頸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下所取得的脫貧攻堅工作成績表示肯定,向長梁鄉對學校駐村“第一書記”陳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向長期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長梁鄉和鵝項頸村的黨員幹部表示誠摯慰問。他要求陳維同志要與本地的幹部群眾增進感情,打成一片,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克服困難,切實履行職責,紮紮實實做好各項駐村工作,切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讓南充校區對口幫扶工作經得起敲打,耐得住考驗。

慶“七一”,西南石油大學赴蓬安鵝項頸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看望老同志

張光君表示,恰逢建黨97週年之際,校區黨委組織部分黨員幹部到鵝項頸村開展“奔康路上·你我同行”慶“七一”主題黨日活動,並舉行“移動黨課”,旨在要求校區黨員幹部通過走村入戶,現場學習,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轉變工作作風,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同時,把對口幫扶工作與“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相結合,堅持察實情、出實招、見實效,積極探索對口幫扶鵝項頸村的新路子新機制。張光君強調,南充校區將按照學校扶貧辦要求,一如既往地幫扶支持長梁鄉鵝項頸村脫貧奔康工作。校區將進一步貫徹落實學校2018年對口幫扶蓬安縣長梁鄉鵝項頸村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要求,落地落實對口幫扶工作方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幫助群眾早日致富奔小康。同時,他希望全村黨員同志在當前脫貧奔康攻堅戰中,當好奔康政策的宣傳員、奔康思想的引導員、奔康計劃的指導員、奔康路上的領航員。

趙剛談到,第一次來到鵝項頸村,村裡的青山白雲、淳樸的民風讓人印象深刻。黨的十九大報告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明確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脫貧攻堅戰,本身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希望鵝項頸村老百姓堅定致富奔康的信心,積極推動鵝項頸村脫貧奔康產業發展,增強致富奔康自身“造血”功能。南充校區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幫助鵝項頸村的發展,對村的產業發展進行問診把脈,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舉措,助力鵝項頸村脫貧奔康。

蔣斌、陳維、鵝項頸村黨支部書記陳道科等同志先後作了發言。

座談會結束後,張光君帶領與會全體黨員同志重溫了入黨誓詞。

學校駐鵝項頸村“第一書記”陳維,校區部分黨員幹部和蓬安縣長梁鄉鵝項頸村黨員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慶“七一”,西南石油大學赴蓬安鵝項頸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慰問困難黨員

備註:陳建清,中共黨員,蓬安縣海田鄉三青溝村文書。現年51歲的陳建清身患系統性紅斑狼瘡,卻數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強地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從之前的鄉村代課教師到如今的村副主任、村衛生室醫護人員,她對接奔康產業園,引導村民發展致富產業,為村民看病,記錄軟件資料,照顧年邁的婆婆等成為了她每日的必修功課,她將自己的青春與熱情奉獻給了三青溝村的村民和家人。她的事蹟在當地十里八鄉傳為佳話,備受稱讚,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並榮登“四川好人榜”。(周煊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