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3000個好友爲何找不到可以聊天的人?因爲大都各有所圖

朋友圈3000個好友為何找不到可以聊天的人?因為大都各有所圖

青鋒

科技的進步、人們交流形式的多元化,尤其是即時聊天工具的盛行,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相處,縮短了距離,沒有了空間侷限,甚至不需要刻意找什麼場合,但突然有一天,有人發現,朋友圈3000個好友,卻找不到可以聊天的人。這又是為何?

說“朋友圈3000個好友,卻找不到可以聊天的人”自稱自己朋友圈有3018個好友。但其中真正是朋友的,據說“經常聯繫的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而“大部分說的好聽是好友,其實完全就是陌生人,甚至連網友都不如”。仔細想想,我們大家豈不是也和這個自稱好友三千的人一樣的遭遇?

自稱好友三千,卻找不到可以聊天的人,所說的好友,只是一個概念而已。說是好友,其實只不過是即時聊天工具上多了一個符號而已。前幾天乘坐地鐵,看到兩個女孩拿著手機,看到手中持有手機的其他女性,就給對方打招呼,要對方掃一掃加她們為好友。只見她們各自順著地鐵車廂一側過去,真正答應加她們為好友的整個車廂只有一個。而其他的,在她們要求加好友時連正眼看都沒有看一下。當時青鋒從心裡還指責那些面對加好友的女孩搭理一下都不搭理的,連對人的尊重都沒有。現在想來,或許有她們自己不搭理的道理,大家本就是陌生人,憑什麼毫無理由地就讓我成為你的好友?

其實,在地鐵上拿著手機讓乘客加好友或者加關注的,在幾年前的北京地鐵上時常可以看到。當時,面對新的聊天工具和人際交往方式的改變,不少人是把加好友作為一種營銷手段來使用的。而當時,這些朋友圈營銷或者關注營銷,確實大肆流行了一陣兒,甚至也讓一些人賺了個盆滿缽滿。但後來,不少人發現,這有可能使自己的隱私洩露或者時常會被陌生人打擾。於是,大家對這種營銷便有了牴觸。與加好友或加關注這種營銷模式幾乎同時產生的,就是加群。這種加群的方式,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條件要求,只需幾個人加在一起,便組成了一個群,然後拼命拉人,動不動都是幾百人在一個群內,成了群友。而這些群友誰和誰都不認識,言語間甚至還會起爭執,或被群主踢出,或自己憤而退群。熱勁過後,看看自己手機,哪個裡面不是有十幾幾十個群存在,而時不時再進去看看的,實在沒有幾個。說句不好聽的,那也就是一個擺設。

為何會出現好友三千卻找不到可以聊天的人?除了上述一窩蜂地大家追逐時髦,而當熱勁減去之後關心不再的外,主要是朋友圈朋友的構成,難以讓你找到聊天的人。據自稱好友三千找不到聊天的人分析,朋友圈的好友有五個類型,一類是曾經的老同學,如今已經很久沒有再聯繫過了。第二類是曾經工作上的同事,除了工作需要,基本上沒說過話。第三類則是曾經關係好到不能再好,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之間涼了的。而第四類、第五類則分別是純網友和和家人,親戚。網友中有些連面都沒見過,是曾經釋放天性的對象,很多都已經單方面刪除。這五類朋友,除了爸媽,很多基本上是零交流。

所謂的好友,據百科解釋,就是他們會默默傾聽你的心聲,分享你的喜怒哀樂,也會關心你的一切。想哭時她和你相擁而泣,想笑時她和你並肩歡呼,因為她能充分了解你的感受。當你需要他們時,他們永遠都在你的身邊,你毋需召喚,他們就會前來。他們就像你生命裡的守護神,這輩子註定要扶持你。如此來看,朋友圈的好友確實是永遠在你身邊,但是,卻不是你想要他們隨時聽你召喚就能而來的。因為,他們根本不是你好友,是為了賺你錢的微商,是為了擴散他們的信息,甚至只是為了方便發洩自己,甚至是為了對人實施詐騙等等而讓對方存在。說到底,朋友圈的好友終究還是陌生人,或者是想對你有利可圖的人等等。由此來看,這種現代的交友方式有多麼的可怕。可怕到你被“好友”騙了,而最終還不知道“好友”的真面目。好友,可要警惕啊。

注:題圖與本文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