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时期札剌亦儿部落的源头——在哪里?

作者 拜啸霖

拉斯特的《史集》记载——

“8世纪初至九世纪中(即唐朝时期,引者注),札剌亦儿部驻牧于哈拉和林”,即今天的外蒙古国后杭爱省西北角的额尔德尼召。

到了辽代,“那时,名为札剌亦儿的蒙古人有若干部……部落在怯绿连河境内,他们共有七十古列延(“一古列延”代表一千帐,引者注)……这条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东麓,在中游乌兰恩格尔西端进入中国,流经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流入呼伦湖,经呼伦湖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相通,引者注)邻近乞台(即“汉人”,引者注)地区(见图1)。” 怯绿

蒙元时期札剌亦儿部落的源头——在哪里?

图1

连河与辽地域接近,契丹人常与阻卜札剌亦儿人及其他阻卜诸部打仗。辽代设置阻卜札剌部节度使司,为辽代的西北部属。“阻卜”,即唐代“突厥人”及后来的塔塔人,金代称为“阻”,蒙元时期泛称“蒙古人”。

据苏天舜《国朝名臣事略•太师鲁国忠武王》记载——

“(木华黎)生于阿难水(即斡难河,斡嫩河,也作鄂伦河、敖嫩河,发源于蒙古国小肯特山东麓,古称黑水,黑龙江上游之一,蒙古族发祥地)之东”,这也是札剌亦儿部落早期的驻牧地。即札剌亦儿部落早期驻牧于蒙古高原的斡难河东部地区的草原,当时草原上水草最丰茂之处:鄂尔浑河(发源于蒙古国杭爱山脉,后注入蒙俄边境的色楞格河)与图拉河(发源于中乌拉尔山东坡,俄罗斯托博尔河左支流)流域被克烈部占据(传统上的匈奴、柔然、突厥、回鹘以此为中心),杭爱山西北的大盆地被乃蛮部占据(见图2)。

蒙元时期札剌亦儿部落的源头——在哪里?

图2

《元史•本纪第一•太祖一》记载——

辽圣宗耶律隆绪开泰元年(壬子鼠年,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契丹统合三十年,大理明启三年,1012年),辽国统帅耶律花哥率军越过怯绿连河,袭击了札剌亦儿部,大肆杀戮,儿童也不放过,劫掠了财产和牲畜。札剌亦儿部被辽朝军队打败,七十古列延(七万帐)仅有七十帐得以逃脱,从克鲁伦河逃命到了蒙古部,成吉思汗前推八世祖蔑年土墩(孛端察儿的孙子;“土墩”,唐代译作“吐屯”,突厥谓“史”为“吐屯”,监察官含义;“蔑年”,也记作“咩捻”,“广阔、多”之意。)驻牧的草原附近。“押剌伊而(札剌亦儿)部几个小儿撅草地上的‘速都逊’草根为食或玩耍,被篾年土墩的妻子莫拿伦发现,发怒驱车追赶过程中致小儿死或重伤。押剌伊而部人愤怒赶走了莫拿伦家的马群,莫拿伦六子未及披挂铠甲追赶,全部被杀,随后押剌伊而人灭了篾年土墩全家。”“惟余女眷及长孙海都(其父合赤曲鲁克,篾年土墩长子)被乳母藏匿得以幸免,第七子纳真于八剌忽民家为赘婿,免于难。” 自此札剌亦儿部落与蒙古部落结仇。“纳真伪牧马者,诣(yi,到)押剌伊而(即扎剌亦儿),伺机复仇。后拥侄海都(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六世祖,非窝阔台汗之孙海都)为部落首领。”后海都汗在贝加尔湖附近打败了扎剌亦儿部落,除了被屠杀者之外,都成为海都及诸子家门的梯奴隶(祖辈与主人保持主奴关系)。

蒙元时期札剌亦儿部落的源头——在哪里?

中央电视台 专题片《苍狼——野狐岭之战》中的木华黎形象

据《蒙古秘史》137节记载——

“札剌亦儿部那颜帖列格秃•伯颜之子古温.兀阿(孔温窟哇)和赤剌温.孩亦赤(即忙哥撒儿之父赤老温•恺赤,引者注)分别把自己儿子模合里(即木合黎,引者注)等四人送给成吉思汗做奴仆”;《史集》记载,木华黎出自札剌亦儿•札阿惕部;《元史》记载,忙哥撒儿为察哈•札剌亦儿人。这些记载可以说明,在斡难河、怯绿连河区域被契丹人打败的七万帐札剌亦儿人中,包括木华黎所在的札阿惕部。

《史集•部族志•札剌亦儿》记载——

“据说他们的禹儿惕为哈剌和林的合迪马(地方),他们是(如此地)愚忠,以致他们把奶油给畏兀儿君主古儿汗的公骆驼(食用)。”国内元史专家刘迎胜根据1965年苏联出版的《部族志》波斯文合校本《札剌亦儿传》译为,“……据说他们的禹儿惕自古以来一直在哈剌和林,对他们来说,那样才是忠顺畏服,即不断向古儿汗——即畏兀儿君主的——公骆驼供奉油脂”。“畏兀儿古儿汗”即漠北回鹘汗国的可汗,这个信息表明,札剌亦儿部落的一部分在840年之前已居于哈剌和林,并臣属于漠北回鹘。

由此可以得出,札剌亦儿人至少分为两部:

一部自辽代到成吉思汗时代一直居住在斡难河、怯绿连河流域,成为成吉思汗祖辈的世仆,这一部分包括木华黎所在的札阿惕部及其他几个分支,属蒙古语系部落;

另一部在漠北回鹘汗国牙帐附近的哈剌和林一带,为回纥牧骆驼,这一部分包括朵郎吉惕及其他分支,突厥语系部落。

(本文原载全球拜氏文化研究会会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