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有很多種可能,最大的可能就是心存夢想。
有一部很出名的紀錄片,《人生七年》英文原名《7UP》是英國ITV拍攝的一部紀錄片,從1964年開始記錄14位英國的七歲兒童的生活(每7年一集),到目前為止,記錄了這14位孩子的49年的成長過程。
被選中的孩子,包涵了英國社會經濟的各個階層,導演最初的預測是:英國的社會階層很難逾越,富人的孩子仍然是富人,窮人的孩子仍然是窮人。2000年紀錄片結束的時候,基本上和導演的預測是一樣的,富人的孩子仍然是富人,窮人的孩子仍然是窮人。
上層階級讀私立學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經每天在看《金融報》或者《觀察家》了,他們明確知道自己會上哪個高級中學——然後上牛津大學——然後成為著名律師著名人物之類;中產階級的男孩也有一些夢想:反對種族歧視、幫助有色人種或者到哪裡上學讀書、有個什麼職業,女孩子則想著長大了嫁人生子;而在窮人區貧民窟上寄宿學校的下層階級的孩子甚至談不上什麼夢想,有人希望當馴馬師賺錢,有人希望能有機會見到自己的爸爸,吃飽飯、少罰站、少被打這也成為了他們的願望
14個孩子中只有有一個是超越了階級,
Neck,他出生在鄉村,每天需要走3英里路去上學,然而教育改變他的人生軌跡。他從鄉村小子到美國知名大學教授。Neck的人生轉折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窮人家的孩子要想在穩定的社會中跨越階層,實現從底層到上層的脫變,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讀書。2
中國也有一部紀錄片《00後》,編導花了十年的時間去跟蹤拍攝,一群00後的生活,主要講述家庭教育方式。
因為這部紀錄片只是拍了十年,我們不可預知這群小孩子成年之後的人生軌跡,有怎麼樣的發展道路,或者有多大的差異。但是裡面有一個核心的思想,那就是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拼盡全力。
這些孩子們在同一所幼兒園中玩耍,從共同的起點出發,家長和孩子們一起作出了不同的選擇:有的進入公立小學,行走在學習成績與素質培養的鋼絲繩上;有的進入私立學校,壓力相對小,又保留隨時迴歸的可能;有的進入家庭學校,希望為個性發展提供最大的空間;有的乾脆全家移民,直接接受國外教育……
3
當我們還在高歌,減負,減負,可是作為家長的我們,卻偏偏變著花樣的。給孩子增加了很多的學業負擔,學校的作業,課外的輔導,假期的培訓,可以說竭盡所能。奮力奔跑。
現在在網上有一種論調,是關於高考狀元,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楊春茂說:“相關調查表明,我們這些年培養出來的高考狀元,沒有一個成為領軍人才。我們在政界、軍界、商界甚至學術界領軍人才中,都難尋他們的身影。”
有權威機構調查了高考狀元們的職業現狀,調查發現,高考狀元就業的行業領域分佈較為廣泛;經濟收入和職業地位較高,大多在海峽兩岸一線城市和海外從事“高薪職業”。整體而言,狀元職業成就平均水平明顯高於非狀元群體,狀元畢業進入職場後,成為世界和兩岸各行業“頂尖人才”和“領軍人物”偏少,在學術界、專業技術領域就職的狀元職業成就較高,表現突出;經商、從政非高考狀元所長,職業發展不突出。
我拼盡全力的讓孩子讀書,只是為了他能有一個越級的機會
閱讀更多 職場奶爸成長手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