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原文:酱肉,先微腌,用面酱酱之,或单用秋油拌郁,风干。

清 袁枚《随园食单》特牲单。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随园菜有酱肉,这酱肉可不是现在市场上的酱牛肉、酱猪肉、酱肘子肉,随园酱肉是像腌酱菜一样,将猪肉用酱腌制后,晾哂风干而成的,由于添加了酱,故称为酱肉。而制法也不复杂,“先微腌,用面酱酱之,或单用秋油拌郁,风干。”袁先生惜墨如金,仅十七个字就把制法告诉你了,而且还是两种方法,第一种用酱腌,第二种不用酱,用秋油腌渍,问题来了,很多人不知秋油是个啥,今儿个咱聊聊秋油是神马东东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随园食单有伏酱,秋油。伏酱好理解,古人制酱要经三伏天高温的暴晒以称伏酱,那秋油是什么呢?秋油在随园食单多次出现,油,如果是按原料分,那么有菜籽油,芝麻油,猪油,牛油……独不见秋油;如果按季节分,既然有秋油,为什么缺了春,夏,冬三种?其实秋油不是油,准确的讲秋油就是酱油,是秋天的酱油。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每日必需的,家家户户都离不开了。古代酱油还有其他名称,如清酱、豆酱清、酱汁、酱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晒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双套油等。酱油是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酱存放时间久了,其表面会出现一层汁。人们品尝这种酱汁后,发现它的味道很不错。于是便改进了制酱工艺,特意酿制酱汁,这大概就是最早的酱油的诞生过程。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名称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的记述。那酱油为什么叫秋油呢?古人云 “酱油,以秋日造者為胜,故曰秋油。其至佳者,須以小器置中,其自然原汁徐徐浸入。要非自製酱者不可得,市卖者,无此品也。大約以味厚而鮮为贵,北人尚白酱油,終不能及”。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但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秋油必须是立秋后提取的第一批酱油也就是头抽,这种最好的那批酱油才配得上秋油之名。清代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中的说法,“篘(过滤)油则豆酱为宜,日晒三伏,晴则夜露,深秋第一篘者胜,名秋油,即母油。调和食物,荤素皆宜。”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网上有大吃家做《秋油考》,称赞袁枚先生将“秋油”运用得出神入化,秋油在食单中以不同姿态频繁穿梭在猪牛鸡鸭鱼虾,笋芥菌芹韭瓜之间。或与菌萍水相逢,“松菌单用秋油泡食,亦妙”曰之蘸。或与肉形神相交,“用鸡脯肉去皮,斩成薄片,秋油拌之,纤粉调之”曰之腌。或同山药干柴烈火,“煮烂山药,加秋油,酒,糖,入油煎之,以色红为度”。谓之煎。有时和猪蹄共赴云雨,“猪蹄加酒,加秋油,隔水蒸之,号为“神仙肉”是以蒸。有时也和鸡赴汤蹈火,“将整鸡捶碎,秋油,酒煮之”曰之煮。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然袁枚讲:苏州店卖秋油,有上、中。下三等。酱油的制法和酱有些类似,近日去了趟淮安考察九龙口酱园才知道,做酱油就是做酱油,决不是抽完酱油剩下的在去制酱,不过也有人在抽完油又去做酱,那叫奸商,不地道,会遭报应的。首先从原料上真正的好酱油是用黄豆做的,而不是用豆粕,豆粕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脱脂大豆,通常大家在成份表能看到。脱脂大豆是什么呢,就是黄豆榨了油剩下的豆渣,也叫豆饼、豆粉。为什么用这种东东呢,因为首先是省钱,而且发酵快,只要二个月就完成了,真正的好酱油是用大豆酿造的,不过用豆还是好的,最起码是酿造的。别忘了市面上还有一种配制酱油,那是用各种化学物质配制而成的。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此外好酱油须要时间,要吸取大自然之精华,经夜露日哂而成,电视有个广告,酱油天然鲜,晒足180天,原以为这是广告,广告很多时候是夸大的,到淮安一看,这不算什么,酱油要哂够一年300多天才是好酱油。不信您亲自去淮安看看,好的酱油晒到一定时候会很浓,会有盐分折出,结晶在中间竹筜的表面,如一层冰,古人把这称为冰油。有冰油的酱油才是好酱油,这种冰油很珍贵,因为很少,根本是不卖的,也是一般人见不到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只有和老板熟识,有交情,还得看有没有,才能讨到一点,用这种酱油做菜,味道极鲜,那是一般人吃不到的。还有一节,此秋油好吃是好吃,就是贵,一般人吃不起。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我这次去淮安,就见到了这种古法酿的酱油,尝一口鲜美至极,淮安离金陵100多公里,袁枚先生曾数次来到淮安,和淮安有着很深的渊源。与两淮盐运官政大员是同僚,与盐商交往密切是朋友,与淮安文人是诗友,袁枚在准安还留下了许多的诗文。由此推断《随园食单》记载的秋油,就是晒了1年以上的酱油。好啦,下面一我们开始用秋油制做酱肉:取猪前腿肉或五花肋条,先用少许盐微微腌渍,去些水分,然后在放入大缸中,加入好酱油,压上大石头腌透取出,然后风干,吃时用清水洗去灰尘上笼笹蒸熟,晾凉后切片装盘即可。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酱肉除直接食用外,还可爆炒做沙锅,如冬笋炒酱肉、大葱炒酱肉、沙锅酱肉,腌渍肉剩下的酱卤也别倒了,可留下再作酱肉用,也可用来浸泡鸡、鸭、鹅等,制成酱鸡、酱鸭、酱鹅,最后强调一下,此菜是宜秋季霜降以后制做,天热易变质,改刀时不可将肉皮划破,应保持外形完整,否则装盘影响美观,此菜一定要腌制到足够的时间,时间短了,不易进味,会影响其风味,此酱肉,集肉香、酱香、鲜味于一体,风味独特,可长久存放,随吃随做,清香味美,肥而不腻,越嚼越觉清香适口,是佐酒佳品。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不是所有的酱油都可以叫秋油

文章原创,头条首发,部分照片,摘自网络,

特此鸣谢,若有侵权,敬请告之,马上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