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汤圆,北元宵,汤圆包,元宵摇

原文:[水粉汤圆

]:用水粉和作汤圆,滑腻异常,中用松仁、核桃、猪油、糖作馅,或嫩肉去筋丝捶烂,加葱末、秋油作馅亦可。作水粉法,以糯米浸水中一日夜,带水磨之,用布盛接,布下加灰,以去其渣,取细粉晒干用。

淸 袁枚《随园食单》点心单

南汤圆,北元宵,汤圆包,元宵摇

过春节都要吃点糯米糕,取其粘又叫年糕,过年吃年糕有年味,也取年年高之意,正月十五要吃糯米园子,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但汤圆和元宵不是同一种食物。制法皆然不同,汤圆的皮一般是将面加水和好后加入馅搓好成圆球状的汤圆,但是元宵不一样,元宵是先做馅,切成一个一个的小块,然后在水中沾湿了然后去裹一层面粉,不停的重复这个过程就会越来越大,就像滚雪球一样。

南汤圆,北元宵,汤圆包,元宵摇

先说元宵,那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最时今的食品,至于“元宵”,“元”是“上元节”的简称,“宵”指晚上。春晚有个节目叫《难忘今宵》,“今宵”就是“今晚”。元宵,上元节这天的晚上吃的食物。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元宵节有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所以正月十五又叫灯节。

南汤圆,北元宵,汤圆包,元宵摇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当时明州(现为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们民族的一大传统习惯。“元宵”也是祖祖辈辈叫了一千多年的习惯词语。大家叫惯了口的好好的一个词,为什么要改叫“汤圆”呢?这得从袁世凯称帝时说起。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之后,辛亥革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些新气象。可是好景不长,仅一年多的时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北洋军阀袁世凯夺去了,可是他不满足于当总统,他想当皇帝。于是在袁世凯称帝那年,“元宵”这个词就不能说了,因为:“元”与“袁”同音,“宵”与“消”也同音。“元宵”不是说他“袁”世凯被“消”灭了吗?尽管袁世凯不让人们说“元宵”这个词,但他也只是仅仅当了八十三天的皇帝就真的“袁消”了。

在说汤圆,“汤圆”本来写作“汤团”,指用汤煮的团状小吃。史料记载,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而在广东被称为汤丸。

南汤圆,北元宵,汤圆包,元宵摇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了两种“汤圆”,萝卜汤圆以前咱们讲过,今咱聊聊水粉汤圆。萝卜汤圆比较少见,法国总统奥朗德首次访华,曾吃过此点,称赞不己拍桌案叫绝。萝卜汤圆有荤素两种,将萝卜刨丝滚熟,去臭气,微干,加葱、酱拌之做馅这是素的。荤的是将萝卜丝与红烧肉一起烧炖,随后再把红烧肉剔除,弃肉而取萝卜丝,用充分吸入肉汁的萝卜丝包入汤团内为馅,然后煮来吃,但食单载,萝卜汤圆也可用麻油炸了吃,袁枚弟弟春圃方伯家,则改炸为煎成饼,后来袁枚家叩儿学会了,又照此法作了韭菜饼、野鸡饼。吃货就是吃货,连袁枚家佣人都知道举一反三了。


南汤圆,北元宵,汤圆包,元宵摇

水粉汤圆是用水粉和作汤圆,滑腻异常,中用松仁、核桃、猪油、糖作馅,或嫩肉去筋丝捶烂,加葱末、秋油作馅亦可。这种比较之接近我们今天所吃的汤圆。不过身为北方元宵里是应该加水果馅或者黑芝麻、巧克力、核桃一类的馅的,而不是肉啊,韭菜啊什么的馅的。今介绍一下包汤园的水粉。

南汤圆,北元宵,汤圆包,元宵摇

做汤园要用糯米粉,糯米分为籼糯米和粳糯米,籼糯米就是江米,外形细长:粳糯米为圆糯米,也叫圆江米。江米形状细长,糯米形状短粗,是家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逢年过节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吃的元宵就是用江米粉制成的。不过江米粉常见的又有干磨、水磨、水粉三种,干磨是把江米像磨面一样直接磨成粉,这种糯米粉通常是用做年糕用,水磨是把江米泡开后控干水份在磨成粉,这种粉微有些潮,用水一攒成团,多用于摇元宵或蒸年糕。

南汤圆,北元宵,汤圆包,元宵摇

做汤圆要用水粉,水粉也叫水磨粉,水磨是中国民间用水力带动的石磨。磨用石制成,分上下两片,呈圆形,上爿较下爿为薄,两爿相合处,凿有齿槽。水磨在这的意思是一种方法,就是把糯米浸泡一夜,像磨黄豆一样,加水磨成浆,然后用个布袋装着吊一个晚上,待水滴干了,把湿的糯米粉团掰碎晾干后就是成品的水磨糯米粉,包汤园要用此粉,所以叫汤圆粉,当然这种粉也能蒸年糕,但不能叫水磨年糕,因为水磨年糕是用天津小站米,先将米淘净,浸泡四五小时,控去水分,磨成粉,然后过箩,放在屉上蒸熟后取出,倒入大石舀内,用木棰反复棰打,要打匀打透。然后放在案子上,切成150克一块的剂子,擀成3厘米长的条,用刻有花纹的木板模,将其条子压扁为0.36厘米宽,然后按上红点即成,您千万别叫错了省的露怯,让人笑话。

南汤圆,北元宵,汤圆包,元宵摇

水粉整明白了,下面就可包汤圆了,相比元宵来讲,汤园要比元宵省事些,而且变化丰富,首先馅料,元宵通常是甜的,什锦、山楂、黑芝麻、桂花、玖瑰、五仁、可可、巧克力等,要事先制馅,我刚参加工作时在西四小吃店做个,先拌好馅,有个模具,把馅放入打均后,倒出切条改块,然后晒,做时放蓝子里占水,放机器里滚,设没机器时用大笸箩来回推动,所以叫摇元宵,侍馅粘上一层粉后,拿出在沾水放入在摇,几水下来够个了,把元宵捞起,摇元宵是个技术活,因为元宵是论两卖,但不称分两按个数,一斤30个,店里煮熟了论碗卖,一碗三个,取连中三圆之意,元宵个小了老百姓不干,个大了赔本了,想当年每当摇元宵时,老师傅特自豪,跟我说,别看这元宵,这是国宝,七二年大老美尼克松访华,他驾下有个国务卿叫基辛格,吃了元宵大为惊讶,愣不知这馅是怎么进去的,还专门派联邦调查局特务来调查,这也不他老人家从那听来的,也不知是不是真事,不过从那时起,我就更加坚信美弟国主义就是纸老虎,连元宵都整不明白,还想和中国玩,姥姥。

南汤圆,北元宵,汤圆包,元宵摇

汤圆的做法就省事多了,把水粉加水和成团,醒一会,像在包饺子一样,掐取一小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上面,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即可,不光简便,而且馅心多样,除各种甜馅的,还有咸的,取料丰富,除法国总统奥朗德吃的萝卜馅的,什么鲜肉,腊味,韭菜,豆腐干、冬菜都有,最关键的是汤圆的皮料,元宵只有一种白色,而汤圆粉可加入各种食材做成五颜六色的汤圆,最绝的是南京厨师做的雨花石汤园,难得的是做出汤圆有雨花石一样的花纹,放在碗里貌似真的,吃在嘴里软软的,口感有如草果般香滑,我相信如袁枚怹老人家尝到,一定会收录到随国食单。而且汤圆还有多种吃珐,不是光煮,还可以煮后粘黄豆面吃,粘椰丝吃,粘红糖水吃,还可粘面包糠下油锅炸着吃。

南汤圆,北元宵,汤圆包,元宵摇

下面我们制做随园水粉汤圆,用水粉和成面团,略饧片刻下剂子,袁枚为我们备了贰种馅心,一种是用松仁、核桃、压碎,加猪油、白糖作馅,南方作汤圆多加猪油,如宁波汤圆就是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另一种是鲜肉馅的,用嫩肉去筋丝捶烂,加葱末、秋油作馅。此馅滑腻异常鲜美,汤团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黏,鲜爽可口,令人称绝。方法告诉您了,具体您好那口儿,就随您便了,祝各位看官元宵节快乐。

南汤圆,北元宵,汤圆包,元宵摇

文章原创,头条首发,部分照片,摘自网络,

特此鸣谢若有侵权,敬请告之,马上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