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仕贵的党员本色

通讯员郑家云冯军

6月27日,笔者从宣恩县椿木营集镇出发,沿着S233省道一路向西而行至关家湾,拐进范家坪村主干道路,再由碑垭走进密密匝匝的生态林中,便来到了4组蒋家湾。

炎炎夏日,笔者一行走进这一方生态优质的清凉之地,采访了共产党员、范家坪村村委会委员、村民小组长冯仕贵。

“当干部就要为群众多干事”

今年已经53岁的冯仕贵头发花白,戴着一副眼镜,很有精神,乍一看,有点像一名文质彬彬的教书先生。和村里村民一样,他性格朴实,待人真诚、热情地招呼着我们的到来。

在冯仕贵平凡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一串串闪光的荣誉: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全州烟叶优秀职业烟农……

冯仕贵的荣誉是在踏踏实实中干出来的。

2003年10月,范家坪村委会换届,时年36岁的冯仕贵以498票高票当选为村委会委员,接着担任4组组长。

地处大山深处的范家坪村4组80户的269名村民散落在层峦叠嶂的5个自然村落里。这里群山环绕,地势险恶,农经作物收成纯粹依靠老天爷“吃饭”。面对这样的境况,该如何当好这个家?冯仕贵当时表了态:要干就要为群众多干点实事。

这一句承诺一说就是15年。

在15年的时间里,为了增加本组里群众的经济收入,冯仕贵带领群众新栽植柴油厚朴1500亩,发展烟叶800亩,实现了年均产优质上等烤烟1.6万担的产量。多年来,农村道路行路难的问题严重制约着范家坪村4组的发展。从2004年至2010年冯仕贵带领全组200多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修筑循环入户道路,使得因运输不便常年滞销的无公害蔬菜、道地中药材、优质烤烟、生态畜牧产品终于运出了大山;2011年4月,争取政府投资20万元,为全组30户建起了高标准的特色民居房。同时,积极争取供电项目支持,于2017年10月,完成了新增3台变压器工程,彻底结束了全组群众生活生产用电困难的历史。2009年,在他的带领下,组织5个组的村民铺设入户管网10000余米,新修了大型蓄水池,彻底改善了4个组群众900多人的安全吃水;2017年,他组织群众对碑垭至长湾至蒋家湾6条循环入户道路进行了加宽整修……

“办事就得讲原则”

在村里当村委会委员和村民小组长15年,冯仕贵除了为村里试想发展,为村民谋利益,从来就没有为自己谋过什么私利。

2003年,冯仕贵当选为村委会委员后,首先就有一种感觉,认为“要当好村官,首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他的叔叔冯志富3人生活,1人长期生病按政策应该评为低保贫困户,可几次群众会上都提名,但在村里研究时,都没评上,冯志富抱怨说:“仕贵是个包青天,,从来不为亲戚谋利益,当了村干部,我们什么光也沾不上。”

面对亲戚的指责和抱怨,冯仕贵说,作为村干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讲原则,讲党性。该尽义务就要尽义务,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自2003年开始担任村委会委员和村民小组长至今,冯仕贵领过的工加起来不足5000元,“很多年来,一直都是只做事没领工资,最近一两年,组干部的工资才涨到一年300元。”冯仕贵坦率地说,干工作也不是为了图这个钱。“村组里的钱,我不沾任何边。”

“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民办实事”

村民卢泽余说,冯委员是好干部,她大公无私,心里装着的都是群众的利益。

卢泽余对冯仕贵的评价可能是范家坪村每一个村民都想说的话。

作为椿木营乡有名的烟叶重点村,2016年,范家坪村4组烟叶生产大增收。全组烟叶种植面积850亩,产量8.4吨,这里面有冯仕贵付出的努力。“为了提高烟叶品质,冯仕贵多次联系县乡烟草专家入户进行各项技术指导,使烟农整体提高了种管烘烤和分级水平。”村支部书记张明英说。

在范家坪村的7个村民小组中,最偏远的3组离委会在6公里之外,2004年4月,冯仕贵前往3组组织基地造林,由于道路崎岖,他每天背运树苗5个小时。还要监管造林质量。“原来组织营造的紫油厚朴林,现在每株都大1尺多大,真是靠的冯委员。”3组村民燕正谷说。

去年8月,为了修好长湾的道路,冯仕贵亲自上阵,协调矛盾纠纷,监督工程质量,安排工人生活。“短短一个月,晴天戴草帽,雨天披胶纸,天天蹲路上,工人生活他无偿安排,不用1分钱补助,建成的砂石道路硬比县乡道还要好……”村民王喜成无不感慨地说。

面对荣誉与褒奖,冯仕贵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民办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