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35岁之后的出路是什么?(看完很心酸)

都说男人40一枝花,35岁恐怕还是花骨朵,正值事业发展的高峰时期,可是职场上很多的“35岁以上免谈”的条款似乎为花骨朵们浇了一盆凉水,特别是对于IT工作者是个坎儿,一个难以迈过的坎,不像其他传统职业一样,可以终生为其不断发展奋斗,IT工作者过了这个年纪基本上技术生涯即告终结,这是中国IT界多数人认可的。IT真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吗?IT真有年龄槛吗?35岁的IT工作者真的不能再做技术了吗?

互联网人35岁之后的出路是什么?(看完很心酸)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了解中国IT工作者的性别和年龄结构分布,指导他们作好人生职业发展规划,特别是35岁后正确选择职业发展方向,寻求职业发展的第二春。

互联网人35岁之后的出路是什么?(看完很心酸)

本次调查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从2007年3月10号到2007年4月10号,历时30天,共有1203人参加,主要针对IT工作者的性别、年龄及35岁后发展方向的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IT行业的从业者,其中男性占了绝大多数,约在89%。主要年龄结构是:30岁以下的占了67.69%,30-35岁的占了26.65%,35岁以上的IT工作者为5.66%。62.89%的人对于35岁的出路问题“大概知道一些,但仍未有明确的目标”,有37%的人选择在35岁时去做管理,33.40%的人认为35岁时再找工作最主要的因素是“发展前途”,66%的绝大数人觉得为将来考虑,“学习管理、经营之道,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是目前最迫切要做的事情。

一、IT行业的三大主要出路选择

在调查中,有37%的人认为中国的IT人在35岁时应该往管理方向靠拢。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业内人士持有的观点。在IT行业,新技术、新概念和新思维如洪水般不断涌来,让人目不暇接。为了不至于落伍,IT人的全部时间基本都花在了学习和应用技术上。每天高效率的工作,人就像上了一辆高速列车,身不由己,想停也无法马上歇下来。业内专家认为,一方面,从人的生理条件看,一个30多岁的程序员和一个20出头的年轻程序员在一起编程,从工作心情上、反应速度上、作业效率上都存在一定差距。公司为了降低开发成本,会倾向于对经验少的年轻开发者支付较低的报酬。另一方面从社会角度看,大多数IT人在35岁已经成家立业,肩负担子远非以前那种一人吃饱全家吃饱的状态可以相比,这多少也牵制了大家对于工作的精力投入。

互联网人35岁之后的出路是什么?(看完很心酸)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管理或是合适做管理的,调查显示还有32%的IT人选择了在35岁时进行创业。给老板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这是很多人最朴素的想法。35岁前拚的是体力,进行各方面创业条件的准备,比如资金的积累、人脉关系的培养、财务知识和公司经营管理理念的学习等,到了35岁,就能万事具备,大干一番,开创人生的另外一个高峰。业内专家认为,35岁的人虽然精力比不上年轻人,但是他凭借沉淀的经验和知识,正是开始职业生涯新的起点的好时光。

有12%的IT人并不认为年龄是一个槛,调查显示他们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常人思维的路。他们认为,做技术牛人不是神话!IT老人杨先生告诉笔者,一个35岁的IT人所积累的经验肯定要比20岁的人多。在实际开发中,经验要比技术重要, 行业经验并不能简单地靠年轻人的拼搏来获得的,时间是这场“算法”中的“种子”。一个IT人大学毕业后往往会有一段时期的不确定期(会有2-3年的跳槽频繁期,以期找到合适自己的专业领域),当最后确认自己的未来发展时已经二十七八了,此时开始在专业领域内的修炼,一般到35岁左右才可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有所成就。其实有很多技术专家都是30好几还在写程序,当然这样的专家并不只是会熟练使用几门语言而已。微软的底层的员工都是四五十岁的样子,但他们依然能够站在整个行业的前端。为什么他们没有年龄的限制呢?学习技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掌握各门技术的相通性,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跟着技术进步(当然这是很难的),水平越高,看的也就越远,思维也就愈开阔,这时年龄不会是个问题。

二、不同职业的发展道路

互联网人35岁之后的出路是什么?(看完很心酸)

本次调查还专门分析了不同年龄层次的IT人对于年龄坎的看法,从得出的数据结果就可以大约摸出IT这个行业内从新手到老兵的职业发展道路。

首先,在职业目标的确定中,30岁以下的IT人虽然首选是管理(36.89%),但与列位第二的创业(34.09%)差距非常相近,显然想把自己创业作为目标是这个年龄段人的一大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30-35岁这个年龄段,对于想自己创业的热情明显减弱,这时却有16.34%的IT人愿意做一辈子的技术牛人,相对比率要高于30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对于35岁以上的IT老兵来讲,或许时间磨平了昔日的梦想,管理成为他们最为务实的方向,还想创业的比率仅占23.47%。另外有一个数字值得注意,有8.16%的人想教书育人,比率甚至于高过了去做市场和销售。笔者以为这部分人可能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末期第一批进入外企,或是在IT行业内淘到第一桶金者,在35岁时,他们选择激流勇退,承担起传授和培训下一代接班人的重任,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退休方法”。当然无论如何这些人只是少数中的少数,对于大多数的IT人来讲只有羡慕的份。

其次,对于“如果35岁面临失业”这个假设性的问题,大部分30岁以下的人选择自己创业(53.11%),只有21.12%的人认为自己会做回老本行。而同样的问题在30岁以上的人看来,情况又有所不同。选择自己创业的比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做回老本行的想法却随着的岁月的流逝愈来愈强烈。数据显示,到了35岁,有42.86%的人会做回老本行,而此时想创业的占了35.71%。

再有,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对于“35岁找工作的关键因素”也有不同的理解。30岁以下的人对薪资福利的关注度是最高的,其次才是发展前途和工作类型。30岁以上的人则把发展前途看成最主要的因素,薪资福利退后到第二位。此外,30岁左右的人更关注工作本身的类型,而到了35岁以上,企业类型变的更为重要些。业内专家指出,35岁以上的IT高级人才在选择工作时,更看重企业文化对个人的适合性,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在适合自己的企业中才能如鱼得水的开展工作。

互联网人35岁之后的出路是什么?(看完很心酸)

三、女性的IT世界

虽然我们身边能看到女程序员,女项目经理,女工程师的身影,女性从事IT业的种种甘苦也是被经常讨论的热门话题,但从总体上讲女性在IT行业内的比重仍是属于少数群体。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来自IT世界里面的少数派报告。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在对于35岁出路问题上,女IT人选择做管理的比率高达41.64%,只有26.02%的女性表示愿意创业,而想做技术牛人的女性仅占了6.32%。同样的问题对于职场的另一半天——男性从业者来讲,想做技术牛人的比率远远高于女IT人。分别有37.11%和32.53%的男性选择做管理和创业,这两种选择的比率相对均等。同样在“35岁如果面临失业的情况下”,有15.99%的女性表示愿意改行,比率高于IT男性。

面对35岁选择工作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时,女性首选是发展前途(32.34%),薪资福利(28.62%)被放在了第二位。女性对于工作类型非常关注(17.84%)度要高于企业类型(10.41%),两者差距明显。而男性从业者虽然也是首选了发展前途(34.98%),其次才是薪资福利(32.12%),但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另外,在对于工作类型的关注度上,女性更高于男性。

业内专家指出,IT行业内大部分工作,其实跟性别无多大关系,对于任何人来讲不耕耘就没有收获。不要过于和别人比较(比如别人的性别),要学会挑战自己,那么这个阴影就不再存在,你也就没什么阻碍,反而每当前进一步就获得一份欣喜,这足以激励你继续前行,时间长了领域多了自信多了,也就能小有所成。

四、拟订人生职业发展规划

从调查数据看,有62.89%的IT人只是大概知道一些自己的大致发展方向,但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有17.14%的IT人对于未来没有任何想法,走一步算一步,而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很清楚的业内人士仅仅只有19.97%。这个数字不免让人十分担忧。其实有困难并不可怕,但是没有目标才是最最可怕的事情。职业专家认为,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都会历经三个阶段:做什么,如何做,做得最好。其中“做什么”就是给自己的定的一个目标,它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

初看起来,因为行业变数太多,选择走一步算一步的朋友是可以理解的。我们都有不知所措迷茫的时候,不知道做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更不会去争取做最好。于是人云亦云,别人抱怨IT难做,你也就抱怨,别人讲现在IT没发展前途,然后就想要转行。于是在人生的舞台上你永远只能是观众,观看别人的成功。

其实IT人35岁的调查包含的不仅仅是35岁以后做什么?而是提醒IT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做IT是很辛苦,但反过来想,难道做其他工作就不辛苦了?压力就不大了?这个世界没有不辛苦的工作。

不要像坐在井底的青蛙,抱怨世界就这么小。这口井,束缚了我们思想观念,而观念决定我们的发展格局。一个观念的转变,可以改变我们的一生。对于IT人来说,技术是安身立命之本,但往更高层次发展的决定因素,往往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你本身有没有目标和你达成这个目标的能力。

有想过去做大学老师,也计划混个博士,但终究在现实面前不再想着去读博。

1、本来可以在一个事业单位(主要是做软件的),但现在那些同事好象还是买不起这昂贵的房子

2、有好多认识在大学做老师的,普通老师的薪资还不如事业单位

3、IT业里的年龄其实是老板想节约成本的借词。很多时候老板通过这个来希望给出较少薪资,但通常都是老板让步。因为大路货街上一抓一把,但真正从事IT业的人知道,如果你做到顶端,基本没人能和你竞争,你走到哪里都比较强硬。

4、做管理的风险更大,如果没有掌握真正的知识,每天跟着所谓的技术转,不说精通,能都搞明白也不是一辈子能完成的,这也是很多人认为的20来岁的年轻人更物美价廉。比如,IT业里这语言那语言,从学语言的角度去学语言,能学出什么名堂呢?但如果真正掌握了语言的原理,学一个语言就半个月,1个月后可以写程序了。做管理的另一个缺陷是如果没有真正的知识,老说外行话,手下的人根本不服你。其实最后也是做不下去的

5、举个例子,ANDREW MORTON快50了,前段时间被GOOGLE招去了,GOOGLE的平均年薪好象是40多万美金把。

程序员超过35岁,在外面基本上就是找不到工作了。

所以我准备抽空去学习会计,到时或者转行做会计,如果会计做不了,俺就去做出纳。

再不行,就去创业,到时还可以少雇一个会计的。

比如说,教师,一个平庸大教师,只要是不犯大的错误, 依然可以一生都在这个行业里混.

我19岁误入大学的计算机系,一误我青春十年,我为之痛苦,彷徨, 仍然在IT行业挣扎并残喘.

28岁当机立断去学外贸,从此摆脱了IT业,事业出现转机. 现在我在深圳做个自由的外贸soho,不亦乐乎.

比如说医生,一个不出色的医生,只要不出大错, 也可以在这个行业混到退休.

但是IT不一样. 要么你是天才,要么你是你同学一百人里那个特别出色的一个, 你数学好,逻辑好, 对数字符号敏感,不厌烦. 那么恭喜你, 你适合在IT行业发展.

如果你在数学与逻辑方面很无感觉,平庸的一个人, 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进入了IT业, 那么,也恭喜你, 你以后会死得很难看.

IT业绝不是庸人能狗混碗饭吃的行业, 它的特点就是将一小部人推上浪尖, 但是将淹死大部分人的.

我是02年从IT行业转行出来的, 现在终于有了在外贸方面的自己的一个小小天地.

我今年34岁, 假设我02年还没从IT业转出来, 那可以预计, 现在的我, 将是一个多么绝望与无助的一个可怜人.

上帝保佑那些入错行而进入IT行业但却没有如我一样及时求变的人们.

别说你35岁以后,自创一家软件公司, 或转行出来开餐馆. 这都是不大现实的.

所以,你在25-28岁左右, 必须对你自己一生的职业生涯有个明确的设计, 不适合IT业就早日退出另求发展.

30岁以后再来考虑这个问题, 那你是在等死跟找死!

可能我的话太极端了哈! 仅供参考! 这不仅是IT业的门槛,好多行业的技术工种都有这个门槛。这个门槛奇怪而又正常,奇怪是35岁,恰恰是技术最炉火纯青又能干的岁数,正常是因为年轻人便宜,愿意加班。好管。

 "业内专家认为,一方面,从人的生理条件看,一个30多岁的程序员和一个20出头的年轻程序员在一起编程,从工作心情上、反应速度上、作业效率上都存在一定差距"

35岁之后的互联网人,你们在做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