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相声(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百艺之首(终章)

相声界常说两句话:演员的肚是杂货铺;无不知百行通。这两句话对于今天的相声演员来说,并不太适用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相声演员路儿太窄,不用说百行了,能会几行的都不多了。单拿使哪块活来说,老一辈演员因为会的多,台下都不用对词,拿来就能使,逗活的量活的都一样。

相声的四门功课,学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口技、戏曲、歌曲、曲艺甚至到武术架子等。学唱类术语叫作“柳活”,学唱加表演叫“腿子活”,相声在创作中对其它文艺形式的应用也使相声普及面扩大,老少咸宜。

我眼中的相声(第十二章)

郭德纲、于谦

相声中的其它文艺形式,有很多是以它们的错误来引出笑料的。

戏曲是相声反映最广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将不同朝代的两个戏曲人物拉在一起的笑话以《关公战秦琼》为代表,知名度也最高,与其相似的段子很多,《罗成戏貂蝉》、《王金龙与祝英台》、《刘巧儿与窦尔墩》等。

借一个剧目笑谈梨园趣话、名人轶闻的作品,如《文昭关》、《空城计》、《武松打虎》等。《武松打虎》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侯宝林版《武松打虎》以虎型演员醉酒闹笑话来主要包袱,而李金斗版《武松打虎》则借用戏曲形式针砭时弊。

我眼中的相声(第十二章)

马三立与马志明

通过学唱或歪唱某剧目来寻找笑料的段子也很多,学京剧《铡美案》、《全德报》(又名《窦公训女》)、《阳平关》、《捉放曹》、《黄鹤楼》、《滑油山》、《洪羊洞》、《乌龙院》、《赤桑镇》等;河北梆子风行京津时,学河北梆子的《汾河湾》也很红火;学评剧《人面桃花》、《刘巧儿》、《珍珠衫》。其它有学越剧等。相声中对于《铡美案》这个题材反映很多,其中很多段子提到陈世美与《铡美案》,如常宝霆白全福的《道德法庭》、刘洪沂李建华的《包公传奇》等。《包公传奇》是一个比较难的段子,刘洪沂在表演中学唱了京剧、曲剧、唐山皮影调等多种戏曲,体现了较高的学唱功夫与技巧。

介绍戏曲知识的有《戏剧杂谈》、《评剧杂谈》、《戏剧与方言》、《杂谈地方戏》,学某个剧种的有《学评戏》、《学梆子》、《学越剧》、《山东二黄》等。其它的还有表现爱戏成瘾的《戏迷》、《大戏魔》等,群口的有《卖马》等。

我眼中的相声(第十二章)

侯宝林、刘宝瑞之女、郭启儒、刘宝瑞

相声中的学唱有正唱与歪唱两种,学唱的基本上以名家、大家为主:老一辈的吉评三、华子元、陈子贞、张杰尧、杨少奎、孙少林、王树田、侯宝林、张永熙、常宝霆以及刘文亨、魏文亮、师胜杰、刘洪沂、王谦祥、郭德纲等。

相声中有一名段,不仅学唱了多种戏曲还学唱了多种曲艺,那就是《改行》。

《改行》源于《八大改行》, 传统相声《八大改行》由钟子良(陈涌泉先生外祖父)编写。经过相声演员们不断加工,作品中戏曲、曲艺艺人被迫改行和从事的行业很多。京剧花脸前辈金少山、何桂山、刘鸿声、孙菊仙、李吉瑞、瑞德宝、陈德霖、龚云甫、莲花落老艺人抓髻赵;河北梆子前辈演员小香水(女)、评剧前辈白玉霜(女)、京韵大鼓艺术家刘宝全、后入加入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李多奎、金少山、侯喜瑞等先生。

表演《八大改行》的名家有郭荣起李寿增等。而侯宝林把《八大改行》重新整理,删除了一些脱离生活实际,单纯逗笑、趣味不高的内容,突出揭示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艺人这一主题,提高了曲目的思想性,《改行》成为侯宝林、郭启儒合说的代表性曲目。

相声门中有很多曲艺门类的大家,甚至是创派人,这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提到过。单说快板书,李润杰、王凤山、高凤山三大派的创派人都在相声门中学过艺。学曲艺形式的相声段子有很多,像《数来宝》、《歪唱太平歌词》、《学大鼓》、《武坠子》等。曲艺形式中以鼓曲在相声中表现最多,学鼓曲好的大家有侯宝林、刘文亨、郭德纲等。而少马爷马志明,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能在曲艺汇演中演唱全段鼓曲。

我眼中的相声(第十二章)

李润杰弟子张志宽与儿子“元芳”

中国相声的历史是一部大百科全书,相声也将众多的传统艺术串联起来,有些濒临失传的曲目由于相声而得到了传统,无论从哪方面看,我个人认为,相声做为百艺之首,当之无愧!

全文完。初稿于2007年10月,次稿于2008年9月。后面逐渐有微小改动,感谢朋友们的关注支持。

附前文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