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兴村吃上生态饭——眉县首善街道北兴村的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端午节期间,位于眉县首善街道北兴村的平阳湖公园,凭借首届龙舟大赛,吸引了县内及周边县区3万余名群众前来观看。北兴村,这个昔日闭塞的地方,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视线。

以水兴村吃上生态饭——眉县首善街道北兴村的绿色发展之路

以水兴村吃上生态饭——眉县首善街道北兴村的绿色发展之路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滩,种啥都没效益。现在,平阳湖1400亩的湖面上游船穿梭,绿化亮化全面配套,七桥八亭、银杏大道、亲水平台、环湖步行道点缀其中,眉县‘地标性’建筑平阳阁赫然矗立,近百套安置小洋楼整齐划一,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周边商业发展喜人……村子变美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更宽了!”谈到平阳湖公园带动村上的发展变化时,北兴村党支部书记王元兴感慨万千。

以水兴村吃上生态饭——眉县首善街道北兴村的绿色发展之路

据了解,平阳湖公园占地2108亩,是眉县依托渭河综合治理成果,投资3.2亿元,依村就势、依地造形、借势造景,在“百里画廊”眉县段成功打造的集水土涵养、生态体验、休闲娱乐、人文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如何有效利用其生态旅游资源

带动村民增收,助力贫困人口脱贫?

北兴村早就有了发“水财”的想法

↓↓↓

去年以来,北兴村积极抢抓时机,精心谋划,成立眉县滨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党支部+公司+贫困户”模式,按照“公司接工程、贫困户就业、壮大集体经济”的思路,承接滨河新区及县内部分建设工程,吸纳了2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1400亩的湖面形成后,北兴村又以村集体和沿湖各组土地为资本入股,成立眉县平阳湖旅游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先后购买各类游船游艇40余艘,实施水上旅游项目,围绕平阳湖公园管护,提供保洁、巡防、绿化、服务等公益性岗位50多个,让40多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达1500元左右,初步形成了“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正在运营的两家公司,已成为北兴村打造“生态旅游+扶贫”模式的“双引擎”。

家住北兴村三组的脱贫户董银芳,就是借助“生态旅游+扶贫”成功脱贫的典型。董银芳家共6口人,两个孩子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公婆年迈,其丈夫2015年意外受伤后在家休养,家里所有开销仅靠董银芳一人打零工维持。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董银芳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艰难日子啥时候能熬到头呀?”两年前,董银芳很无奈。没想到,平阳湖公园项目启动后,村上对村民进行了集中安置,董银芳家老房子按一比一置换成了三层小洋楼,每人还领到5万元的村集体分红。去年,董银芳家的一层、三层房屋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优先出租,一年的租金就达两万元,董银芳也被村上安排到公益岗位,其丈夫身体康复后在附近打零工。生活有了起色,去年,董银芳家成功摘掉了“穷帽子”。

如今

逐步做旺的生态旅游

为北兴村提供逾300个就业岗位

全村现有146名贫困人口中

近一半有了稳定收入

“今年,县上又为我们村成功引进了巴蜀小镇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村民每年还能多领一笔分红。到时,集体土地入股盈利部分,我们计划为村上60岁以上老人和贫困户购买养老保险,并适当增加一些福利待遇。”提到村上今后的发展前景,王元兴信心十足。

(宝鸡日报 王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