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裝備僅俄羅斯擁有,只需一發即可擊沉一艘航母,美曾研製未成功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名言,在現階段中國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範圍內,依然擁有鮮活的時代生命力。

眾所周知,科技在推動人類文明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對新形勢下的國防安全意義重大。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武器裝備基本進入到信息化時代,傳統的作戰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因此,大力推進國防科技現代化,積極發展國防軍事工業,是當今複雜國際局勢下的大勢所趨。

此裝備僅俄羅斯擁有,只需一發即可擊沉一艘航母,美曾研製未成功

俄羅斯作為老牌軍事強國,目前軍事實力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在繼承了“前蘇聯”所遺留下來的部分國防工業的基礎上,一直是不遺餘力的建設本國國防軍事工業。隨著一系列經濟、政策、外交等方面的措施相繼頒佈,直接為俄羅斯國防科技的創新和研發,造就了良好的客觀環境,使得今天的俄羅斯,無論是軍事工業規模,還是軍工科技水平,一直都處在世界領先地位。

據俄羅斯“軍工信使”3月26日報道,俄羅斯掌握了一項世界獨有的魚雷研發專利技術,憑藉此項技術生產的65-76A“鯨魚”重型遠程魚雷,俄羅斯軍事工業水平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也是世界範圍內已知威力最大的非核魚雷。在實戰操作中,一顆“鯨魚”魚雷通過攜帶大量高能烈性炸藥,依靠強大的運行速度,可以在海洋戰場上對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軍事力量,迅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此裝備僅俄羅斯擁有,只需一發即可擊沉一艘航母,美曾研製未成功

面對“鯨魚”魚雷如此高效的破壞力度,對周邊國家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對鄰國海洋權益的威脅,不言而喻。目前其他國家也沒有能夠與之相抗衡的同類型產品,面對如此嚴峻的國際新形勢,研發一款同類型的大威力魚雷,刻不容緩。據資料顯示,中美雙方作為擁有大量可管轄海洋國土的世界大國,曾提出了相關的研發計劃,並一度投入了大量科研攻關力量,旨在最大限度消除俄羅斯“鯨魚”魚雷潛在的安全隱患於無形。

但是事與願違,由於這種大威力魚雷普遍存在燃料可靠性不佳的問題,如何將此類不穩定因素,成功控制在安全範圍內,一度成了中美兩國科研人員無法攻克的難題。最後不得不放棄這一計劃,另闢蹊徑。

此裝備僅俄羅斯擁有,只需一發即可擊沉一艘航母,美曾研製未成功

雖然“鯨魚”魚雷核心技術目前為俄羅斯一國獨有,海洋安全威脅依然存在,但我們有理由相信,祖國永遠是我們最堅實後盾,這一世界性難題遲早會被我們攻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