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还不如建立好自己的知识体系

作者 | 庾里 | 来源:老板手记 laobanshouji

每天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还不如建立好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都在接收各种信息的轰炸,微信公众号上、微博上……我们好像知道了很多东西,但别人一问,却什么都分析不出来,最后什么知识技能都没有学会。那是因为我们接收的这些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每天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还不如建立好自己的知识体系

快餐式碎片阅读的弊端

01.容易遗忘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会选择快餐式的阅读,此类碎片化信息为了达到容易传播的目的,往往会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只告诉你表面的东西。

很多都是看完就过了,没有思考沉淀的过程,也没有做笔记,归纳整理,也就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02.难以转化

在参与讲座、交流会的时候,你可能会想,有些人在演说、互动的时候,为什么可以迅速地把想要的信息信手拈来?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知识网络,能够随时提取信息。

当我们在接受碎片信息的时候,其实只是在拓展我们的“点”,但却没有增加“联系”,到要用的时候,往往提取不出来。

单一的信息内容是个点,把点联系起来构成的网络,才能构建出我们所说的知识结构。

03.缺乏思考

你可能会在接收到新鲜内容的时候,会产生“我又知道新东西了”的喜悦,这也是我们难以抑制刷朋友圈的原因,只需要手指一点,就可以获得新信息,打发了无聊的时间,但事实上,你还是会继续感到无聊。

习惯快餐式的琐碎阅读后,你的思考能力并不会得到提升,你的知识机构还是松散的;习惯了用孤立的知识点去看待问题,就会导致片面,情绪容易被煽动。

每天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还不如建立好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立知识体系的作用和方式

建立知识体系,能够帮助我们记忆,知识之间只有建立了更多的关联、更紧密的关系,才更容易记住;便于我们面临问题和困惑时能够将知识及时拿出来应用

能够有效提高我们工作效率和职场竞争力。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借鉴以下几点:

01.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

作为上班族,平时属于自己的空余时间非常有限,主动学习一般是有两个原因:职业发展需要,兴趣爱好

成年学习者的学习往往带了一点“功利性”,希望从所学的知识中获取一些价值。

那么价值体现在哪里呢?

外在方面:资源、人脉、竞争力等等

内在方面:自信、修养、气质等等

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以及要学习什么,是有效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的第一步。

02.有计划地建立

知识获取:提倡有主题的阅读,比如某一阶段专注于文学类、金融类、心理类等等,由点及面,不断深入。

知识整理:知识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能够过目不忘的人没有几个,学会归纳和整理,把资料分门别类,不囤积对学习目标没用的资料,减少冗余,才能让知识的运用更高效。

知识分享:有研究调查表明,分享过的知识往往会记忆更深刻。通过分享和交流,还能够检验自己知识掌握水平。

知识利用:我们所学的最终还是要为我们所用才有价值,熟能生巧,知识要多用用,才能真正转化为自己的。

借鉴别人:初学者有局限,学习过来人的经验相对比较靠谱。

通过对知识有针对性的获取、整理、分享、利用,将新学的和原有的进行融汇贯通,才能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循环。

03.如何处理碎片化知识

我们每天拿着手机,难免会看一些碎片化信息,并不是说碎片内容没有用,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

如果你对某方面知识感兴趣,就以它为出发点顺藤摸瓜,发现它的背景、发展,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比如你对一部电影的介绍感兴趣,除了去观看这部电影,你还可以去了解它的导演、背景、拍摄手法、同类型影片等等。由此了解到很多电影知识,继续深入说不定还会变成一个专业影评者。

探索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你经过探索了解到的知识,才能纳入你的知识体系,成为你思维的一部分。

没有经过探索归纳的碎片化阅读终归还是浅薄的,于是有人说那我就读一整本的书吧。

一本书的内容不可能100%对你有用,其中肯定有你不感兴趣的东西,不用刻意追求“读完一本书”,而应该追求“从这本书中获得了什么东西”。

读书应该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让自己去迁就它。

每天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还不如建立好自己的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构建起知识体系的最好办法就是

明确自己要学习的方向,从一些碎片的内容中不断去摸索、建构,把相关的知识纳进来,在输出实践中发现需求和应该学习的内容最后真正理解和掌握,形成良好的循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