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丨福建首例!微信群转发这种视频被判刑!

注意丨福建首例!微信群转发这种视频被判刑!

7月24日,三明中院审理全省首例宣扬恐怖主义犯罪案,并当庭宣判。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黄某昆明知是含有恐怖主义内容的视频,仍通过微信群转发视频12段,时长共计20分20秒,其行为构成宣扬恐怖主义罪。

注意丨福建首例!微信群转发这种视频被判刑!

庭审中,检辩双方围绕争议焦点,推进法庭调查、庭审举证、质证等诉讼程序,庭审全程重点突出、规范有序。

注意丨福建首例!微信群转发这种视频被判刑!

“被告人黄某昆犯宣扬恐怖主义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期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注意丨福建首例!微信群转发这种视频被判刑!
注意丨福建首例!微信群转发这种视频被判刑!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黄某昆故意传播恐怖主义视频资料,危害了公共安全,其行为构成宣扬恐怖主义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黄某昆经公安机关电话传唤到案,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构成自首,可以从轻处罚,综合考虑被告人黄某昆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遂作出如上判决。

注意丨福建首例!微信群转发这种视频被判刑!
注意丨福建首例!微信群转发这种视频被判刑!

被告人亲友,三明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干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人民陪审员等共计60余人旁听庭审。

注意丨福建首例!微信群转发这种视频被判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庭审由三明中院院长姚丽青担任审判长,三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时贵出庭支持公诉。院长、检察长回归法官、检察官身份出庭履行职务,是进一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落实院领导带头办案的重要举措。

注意丨福建首例!微信群转发这种视频被判刑!

检察官普法

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罪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罪名:“以制作、散发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图书、音频视频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或者通过讲授、发布信息等方式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随着微信普及运用,微信群成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传播的重要途径。检察官在此提醒大家,网络和社交平台不是法律“真空”,不是法外“乐土”,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暴恐信息、极端思想,共同营造文明清朗的网络环境与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延伸

阅读

互联网群组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密切了精神文化交流。但同时,一些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落实管理主体责任不力,部分群组管理者职责缺失,造成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谣言诈骗、传销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通过群组传播扩散,一些不法分子还通过群组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已有多名群主由于疏于对群的管理以及群内不当言论被处理。

注意丨福建首例!微信群转发这种视频被判刑!

案例1:微信群发布不当政治言论被拘留

去年7月,平塘县公安局接到黔南州公安局指令称:平塘县境内一网名为“某某”的网民,在微信群中发布一条带有诽谤、侮辱性质的不当政治言论。收到指令后,平塘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立即明确网安大队全力调查此案,严惩谣言发布者,还网民一个良好、正气的网络环境。

经大量工作,平塘县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克服网络案件调查难点,细致梳理线索,最终锁定了刘某(男,现年43岁,贵州省平塘县通州镇人)有重大嫌疑。去年8月10日,办案民警依法传唤刘某至平塘县公安局接受调查。

刘某已被平塘县公安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处罚,为自己发布诽谤、侮辱性质的不当政治言论付出了代价。

案例2:微信群发布不当侮辱言论群主被拘

安徽阜阳界首市男子杨某因不满交警夜晚查酒驾,在一自己建立的微信群中发布“他们傻X吗,下雨还查?一群傻X穷这个样”等侮辱性言语,在微信朋友圈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被当地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行政拘留五日。界首警方称,群主杨某向不特定众多人发送侮辱性信息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依法可以给予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的处罚。

2016年6月27日上午,潜江市部分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非法采取利用微信群传播请愿书,擅自上街游行,聚集请愿等方式,要求政府停止引进奥古斯特项目,扰乱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此事件中被给予党政纪处分9人,诫勉谈话5人,批评教育40人。其中微信群群主彭某系潜江市房地产管理监察大队工作人员,作为微信群群主,彭云对群员转发请愿书、发表不当言论的行为没有制止,对其妻发布游行视频、评论的行为没有制止和正面引导,还回复煽动性言论,构成违反政治纪律错误,受到诫勉谈话处理。

其实,现实中另一种情况是,有的人为了行业或兴趣交流组建微信群,而微信群中却是鱼龙混杂,经常有人发布不当政治言论,或者是抹黑党和国家形象的视频等内容,对此群主若总放任不管,如果群主是党员或者公职人员,出现影响就很有可能会受到党政纪处分。

沈阳青年吴某用微信建了一个100余人的微信群。群员马某在群中每天都发布“有大片看”信息,向群员收取数十元会费,每天向交钱的人发送淫秽视频。群主吴某因视而不理,涉嫌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被警方依法予以刑事拘留。

法官表示依据两高的司法解释,“利用互联网建立主要用于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群组,成员达30人以上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建立者、管理者和主要传播者,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

群主作为群的管理者,应履行监管职责,及时审查群相关内容,阻止成员发布淫秽视频或直接将其剔除,甚至解散微信群。如果其未履行群主义务,放任群员传播淫秽视频,其行为已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这样的例子网上屡屡不鲜。

案例5:利用微信群“抢红包”赌博群主“抽水”被判刑

2015年6月至8月,家住阜新市海州区的董某以网名“阿联酋”的身份在手机微信客户端里建立了微信群,先后命名为“撸九子”“撸管子”“撸九VIP游戏”等,并组织40余人以制定规则以发红包的形式进行赌博活动,从中抽取红利。

法院经审理后,判处主犯董某,犯开设赌场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近年,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微信红包赌博被判决为犯罪行为的案例。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光广东法院2015年至今公开的就有约30份利用微信红包进行赌博犯罪的裁判文书。

为什么群主成了垫背的?

答案就在于就在于群主的监管职责。微信群主与群员权利的核心区别

1

群主可以删减微信群中的所有群员,而群员则不能删减微信群中的其他群员。

2

微信群主与群员权利的核心区别,决定了群主与群员的不同职责。群主作为群的管理者和权力的拥有者,当然负有监管职责。群主应规范群聊行为,维护群聊内容的非违法性。对于群员发布的违法内容,群主应予警告,直至将该群员踢出群聊。

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和公民个人权益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群内的违法行为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如果群主不履行监管职责,则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3

群主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群主如及时制止群员发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则不会因存在过错而与发布不当内容的群员承担民事责任。否则,就有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治安处罚对群员发布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内容,群主如果不履行监管职责,则有可能面临共同的治安处罚。

刑事责任对群员涉嫌犯罪的行为,如果不行使监管职责,放任群员违法犯罪,在主观上,有可能构成间接故意,从而与涉罪群员构成共同犯罪。所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来源 | 福州晚报

编辑 |《法制日报》福建记者站新媒体中心

关注福建法治建设进程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