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存钱就越穷?

网络喷子真tm多


凡是喜欢把钱存在银行的,一般是没有安全感的,都喜欢通过吃银行利息来获得收益。

20年前,这样干倒是可以,当时银行利息还可以,但是到了今天这么做多少有点不合适了。

现在银行利息基本在2、3个点,一年一万块钱也就2、3百元,通胀比率是将近6个百分点了,显然银行利息跑不赢通胀,也就是变相的货币贬值。

很多人没有学会投资,或者根本没有投资的渠道,你看富人经常花钱,实际上花钱也是个技术活,不是说买东西就是简单的腥味,要把钱花到能增值的地方,怎么花的多赚的多,货币贬值率也就被覆盖了。

我一个亲戚在1980年存了400块钱,到今天估计取出来也就千来块钱,当时400块在县城可以建一栋房子,如果当时花钱建了一栋房子,现在遇见拆迁,那也是好百来万了吧。


斑马消费


  这要看存钱中的“存”是什么概念。如果只是存银行的存,那么相对其他理财产品,或投资实业,这种存钱方式就是越存越穷。而如果是存钱和花钱的意思,那么就没有越存钱越穷的说法了,只有不存钱成为月光族才会更穷。

  如今可以说已经是负利率时代,央行存款基准利率一直下调,如下图。自2015年以后,央行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调至1.5%,而最近几年的CPI一直在2%上下。

  也就是说,如果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假设存款利率为央行基准的1.5%,因为每个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有所差异),那么每年相对于物价上涨来说就要亏损0.5%(2%-1.5%)。

  即今年100元能买的商品(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不包括住房和奢侈品等,下同)你没有选择购买,而是将钱存进银行一年定期,那么到明年的同样时间取出银行定期本金和利息总共101.5元。然而,当你去看同一商品时,它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02元,也就是说,你再想买它的时候还得多掏五毛钱。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然而,CPI只是表面的通货膨胀,实际的通货膨胀包括货币超发,即M2增速-GDP增速。比如去年通货膨胀率为7.5%,2016年为8.5%。

  举个例子:假如货币总量为100元,而你2017年年头拥有资产为1元,那么你的资产在货币总量中占比1%。如果你选择存入银行一年定期,那么到2018年年头你的资产将会是1.015元。然而通货膨胀为7.5%,货币总量将会是107.5元,那么你的资产在货币总量中占比只剩下0.944%(1.015/107.5)了,相比之前的占比1%,

资产占比是在减少,会被很多的人甩在后面,因为别人资产增值较大。

  也就是说,在高通胀的情况下,依靠银行存钱获得的财富增长速度,是远远比不上社会财富增长速度。那么相对而言,在人群中就会出现越存越穷的现象,越来越被他人超越。

  但是总比不存钱好,不存连占比都没有,在社会财富中就是穷光蛋。

  不过高通胀只是近两年的事儿,前几年还好啦!但我国近30年来的平均通货膨胀高达4.6%,即如果你近30年来的投资收益达不到4.6%,资金是在你手中不断贬值,在人群中的财富地位就会越来越往后靠,也可以说越来越穷吧!即使表面看上去资金越来越多,但那仅是表面罢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存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有4%左右的收益,物价上涨才2%左右,知足了。

  如果仅是相对于如今物价上涨的话,那么目前存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资金是可以获得增值。但相对近30年来4.6%的通胀,你越往里面存,在总体人群中的财富越是往后靠。

  所以,如果想要财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增值,或者说实现财务自由,那么其必须要学会投资理财,实现资产年收益率高于4.6%。

  然而,收益与风险基本成正比,你要获得较高的收益必须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呃……我国人民可能由于历史遗留因素,都比较厌恶风险,基本都把钱存进银行。而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银行基本没有多少个人存款,人们更热衷于投资基金,因为其收益率较高。或许这就是他们股市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吧,社会财富不断的往里面堆,比如美国股票持续走牛了八九年,还一直在破新高。


三人聚众


本文为“聪明的投资者”投资理财征集活动参赛文章;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门宁:

这个问题其实描述的不准确,钱越存肯定会越多,但是无论怎么存钱,都变不成富人,而且依靠存钱财富增长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社会财富增长的速度,因此显得越来越穷。

那么,为什么越存钱会“越穷”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1、货币具有时间价值,钱存起来本身就会贬值。

健康的经济下,会保持温和的通货膨胀,因此物价始终会保持上涨,这就造成了我们货币的贬值。钱存在银行里,得到的利息一般情况下比CPI还要低,而CPI是不包含房租和房价的物价指数。钱存在银行里,虽然数额变大了,能买的消费品都越来越少,更不要说买房了。钱存在银行里,最终只能全款变首付,首付变车库。

2、增加财富需要开源节流,爱存钱的人更重视节流。

想要积累财富,有两条路,一是增加收入,二是减少支出。爱存钱的人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减少支出上,而忽略了增加收入。举个例子,小区门口有一个超市,可以购买蔬菜,小区2公里处有个菜市场,蔬菜价格比超市便宜20%。

勤俭节约的人,一般会选择去远一点的菜市场买菜,毕竟便宜一些,但是往往一趟只能剩下一二十块钱,却要多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而这半个小时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果用来学习,坚持一年可以考取很多与职业相关的证;如果用来加班,坚持一年业务能力绝对会有大幅提升;哪怕用来锻炼身体,身体素质都会有大大提高。

身体、学识、能力,哪一样不是升职加薪需要的,然而因为一些小事上节约,丢掉了机会。

更不要说现在是人情社会,很多节俭的人不喜欢参与社交活动,社会关系很简单。这样在需要人帮助的时候,路子窄,能给予帮助的仅有几个老铁。

赚的钱不增加,再怎么存也是杯水车薪。

3、爱存钱的人往往过分厌恶风险。

爱存钱,说明了一个人对财富十分珍惜,不愿意把钱投入到有风险的领域。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富起来的人,大多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发家的。先是冒险做“投机倒把”的,然后是放弃铁饭碗下海经商的,再就是往死借银行钱炒房的,前一阵是疯狂炒比特币的。

现在看起来这些人富了,但是他们财富积累的过程,哪个不是惊心动魄。

最早的时候投机倒把是要判刑的,然而有人看到了机会,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做了;士农工商是中国传统的职业排名,公务员现在都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职业,然而在20多年前,就有人放弃公务员的身份下海经商;中国住房改革以后,这20多年大家没有一天觉着房子便宜,总担心要跌,然而有人借了银行的钱疯狂买;更不要说比特币了,这个在我看来一文不值的代码,都被疯狂的人们炒到十几万一枚。

爱存钱的人看到别人投资失败,总会庆幸自己的钱保存的很好,把各种投资都看做洪水猛兽。投资确实有风险,然而投资成功一次,或许就能实现阶级跃升;但存钱要存多久,才能完成进阶富人的资本积累呢?

不存钱肯定不会成为富人,但一味地存钱,只会越来越穷。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学识、能力、经验、担当、人脉才是我们最应该积累的财富,有了这些,物质财富自然会追随而来。


首席投资官


凡事过犹不及,有一个度很重要,存钱也是这样,适度存钱叫量入为出,保值增值,而只知道存钱则变成了守财奴,甚至会越存钱越穷。

主要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钱跑不赢通货膨胀。银行存款利率经常跑不赢通货膨胀,长期处于负利率情况,不管是存银行还是余额宝,很对时候那点利息都只能算是心理安慰。

2、不会理财。如何理财是一门大学问,很多人不愿意下功夫钻研,干脆全存起来,当然也就失去了使财富增值的可能。

3、不会投资,如今投资方式日渐丰富,很多人的理财意识也开始觉醒,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P2P、私募基金、股市等,固步自封是行不通的。

4、很多人根本不懂资产增值,财产贬值的道理。无论你是存银行还是买货币基金,都是一种收益水平不高的状态,但货币的购买力却在不断地下降,此消彼长之下我们的财富却在实际的缩水当中。

5、没有见识,钱都存起来了,就是舍不得花。有益的社交、学习技能等等,都是需要花钱的,是对自己人生的投资。

人是社群动物,积累人脉非常重要,有益的社交会给每个人的生活和事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进步,这是比账面上的数字更重要的财富。学习也是一个成本很高的事情,从最简单的花钱买书,到参加各类的培训,考取各种的证书,都少不了花钱,连自己的舍不得投资,怎么可能进步拥有更大的赚钱平台?

明白这几点,你还相信存钱是在积累财富吗?


我是农民工“懂事长”李合伟(抖音号:hws666888),20多年创业经验,非著名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更多有关创业的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合伟说,与我一起聊聊创业那些事!


合伟说


越存钱越穷,这是个看似存在逻辑矛盾,却又现实存在的问题,下面我举一些例子,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看很多人都把这个问题归结于通货膨胀,货币超发等等这些因素,但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外在的影响,最大的原因还是由于缺乏远见且厌恶风险。

观察我的父辈,他们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最先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一批人,很多人虽然进城了,但是思想还停留在农村的状态中。他们身上有中国人最传统的两个特征,一是勤劳,二是朴实。他们背井离乡,在城市中任劳任怨,小心翼翼的工作,辛辛苦苦挣钱,最后拿到工资时,我们其实很难想象这个钱对他们有多珍贵。因此把这些宝贵的收入,存到银行,甚至放到瓶瓶罐罐里藏在床底下。

由于太珍惜来之不易的收入,因此他们不愿意承担风险,不敢把钱投入到理财、股市、房市中,或者只愿意买一些保本的产品,虽然看似风险较低,但这样也不会得到高回报。大钱靠守,小钱靠搏,缺少承担风险的勇气,即使机会摆在面前,很多人同样抓不住。

另外很多人只顾眼前,只考虑看的见得成本,时间精力都投在没什么价值的事情上。举个例子,假如我是一名销售员,需要出去跑客户,但公司不提供交通工具,不给交通补贴,交通费用需要我自己承担。这时候我有走路、骑车、公交、地铁、开车、打车几种选择。我们假设地面不堵车,最快的方式就是打车或者开车,乘坐公交或者地铁消耗时间次之,骑车最慢,步行就直接不考虑了。由于费用完全自己承担,有人就会从成本角度考虑选择出行方式。但实际上我们的工作是销售,决定我们收入的是销售业绩。因此,提高客户转化率、提高客户数量是我们提升收入的首要任务,而降低出行费用应该排在后面,甚至不该考虑。但是我们很多人会为了眼前的小利益,忽视了背后的大机会。

因此,不是越存钱越穷,是他们身上缺乏远见,且不愿承担风险的性格导致越来越穷。


猎手柠檬


谢邀,钱存着,不利于社会货币的流通,不单是个人家庭穷,整个社会的经济状态都会失衡,那么不存钱可以吗,当今社会变化太快,在暂时的情况下,普通家庭手里需要有一些余钱的,比如说生病,如果单指家庭收入,小病可以应付,但遇到大病的时候,普通家庭的收入是不够维持大病的费用。关于题主的问题,坤鹏论分析如下:

一、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储蓄是勤俭持家的美德,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实际检验,却发现一直在存钱的人却越来越穷,主要原因还是近几十年,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例如,在1997年三线城市的普通公务人员工资为300元每月,每月存100元钱,占工资额度的三分之一。到2017年的时候,新入职公务人员工资3000元,20年翻了10倍,也拿出三分之一存起来,每月储蓄额就是1000元钱。那么1997年存10个月的钱才顶现在存1个月的钱。再比如,1997年的三线城市房价为每平800元,购置60平住房为48000元,首付交了18000元,贷款30000元,每月还房贷钱200多元。到了2017年每平房价涨到5000元,60平住房的价值达到30万元。20年间房子差价达到6倍。当年如果不贷款买房,靠存钱的方式去攒买房钱,每月存200元,可能一辈子也买不起一个房子。这就是所谓的货币贬值,为什么有的人贷款却有钱,而有的人拼命存钱却越来越穷的原因。

二、过度存钱却不会理财

理财并不是单纯指存钱,而是将收入进行合理分配成几块,每一块都有其用途,比如说投学习、投资人脉、投资理财等,每一块在人这一生中都非常重要。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有些人步入职场之后就固步自封,放弃学习。现在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观念随着社会的潮流不断的变化,如果你的知识面过窄,不与时俱进,只能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应该经常投资学习,比如买书、参加培训、考各种证件等等。如果你为了存下更多的钱,而将学习的费用节省下来,那么,即使有赚钱的机会,你也没有能力去抓住它;关于投资人脉,中国有句老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生活的朋友越多意味着机会和资源越多,在社会中生存,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与协同。想结交朋友离不开社交场合,比如吃饭、喝茶等等。但喜欢存钱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越存钱就抠门,一旦你把投资人脉的开销给存起来了,就等于失去了人脉,而你失去人脉就等于失去钱脉。当你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仍将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永远抵不住通货膨胀为货币带来的贬值。现在有许多理财产品虽然有一定的风险,如果勤加学习,慢慢积累理财投资经验,获取的收益远远大于银行的利息,目前理财产品种类较多,比如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基金、p2p网贷理财等等。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已经有很多人愿意把钱存入p2p理财平台,比如蚂蚁金服旗下的一站式理财平台蚂蚁财富,实现余额宝、存金宝、基金等各类理财产品的交易。门槛低、操作简单,同时用户还可以获得财经资讯、市场行情、社区交流、智能理财顾问等服务。所以说,目前能实现财富增值的理财方式要数p2p网贷行业。如果你把存起来的钱,用于理财,将实现资金最大化增值。这就是同样两个人群,平时收入都差不多,但几十年后经济却出现两个极端。一部分人群越理财越富,一部分人群越存钱越穷。


坤鹏论


越存钱钱越穷,并不是真的说存的越多就越穷,富人也会存钱,它的意思是可以从存钱这个行为中反映出存钱的人是属于哪一类。一般来说,穷人存钱,富人投资。

为什么富人不喜欢存钱,因为把钱存银行,是在坐等贬值。最近几年还好,中国的M2(广义货币)增速与GDP增速之间的差距缩小了不少,货币贬值速度慢下来了。M2增速可以理解为印钞票的速度,GDP增速可以理解为创造财富的速度,而所谓的货币贬值速度=印钞票的速度(M2增速)-创造财富的速度(GDP增速)。

如果你喜欢查看数据,不妨自己去网上查一下,看看几十年来,M2增速与GDP增速的差值,你会发现我们的货币一直在贬值,购买力一直在下降。以前10块钱可以用好久,现在100块钱,去趟超市就没了。

把钱存银行,银行的利率大多数时候都跑不赢货币贬值速度,所以富人存在银行的钱比例一定会不太高,更多比例的钱是拿出去投资,买基金、债券、黄金、股票、投资房产,不会把资产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放在银行不但不会钱生钱,还会亏损。而穷人,以为把钱存在银行就能日积月累成富翁。

这就是富人与穷人思维的不同。这种思维产生的结果是,富人越来越富有,穷人越来越穷,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穷人可能要比富人努力一百倍工作、挣钱,但差距还是被逐渐拉大,关键在与思维。


天天说钱


中国的老百姓从老祖宗那里一辈辈传下来的存款惯例,只要有钱就存,放手里怕丢,搁家里怕偷,只有银行最可靠,还能生利息。目前国内的现状就是越是偏远地区,就越流行存钱,老百姓卖了水果蔬菜,卖了地卖了粮食就赶紧上当地农信存成定期,以备孩子上学或者以后结婚用的。


为何存钱越存越穷了呢?

第一,存钱的利息再高也敌不过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现在存款利率定期五年才4.3左右,而通货膨胀率2018年上半年大约在6.7%左右。老百姓再怎么存,赶不上物价涨的快。慢慢地存着存着,购买力大不如前,一笔五年定期存款到期后拿出来的本息说不定加起来都没五年前高了。

第二,千金散尽还复来。会花才会挣,光存银行里面,资金不流动,死板固定地放银行,指望几个利息钱永远也富不起来。一万块钱存一年才200多块钱,现在200块钱能干什么?一顿饭有时候都不够!连一顿饭都不止这些,还不如拿出钱来大伙儿一块吃个饭,讨论讨论商机,探讨探讨理财之道,研究研究下一步的生财计划。



第三,钱生钱的买卖不是靠存钱省出来的,是要学会怎么理财。存银行不如去做理财,开始尝试国债、货币基金、定投,从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做起,慢慢积累一定的理财经验可以向中等风险的理财产品发展,看准机会大胆点,不要犹豫。


现在银行在一线城市都在大力发展理财产品,只有八线城市的客户还在拼命存款,积极关注银行利率,为存哪家银行利息高而四处奔波。这样的话当然一辈子富不了。


创新公元


过去在经济高速增长,通胀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存钱会越存越穷,因为存钱利率低,通胀又高,存钱等于是让钱不断的在贬值。而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如果你投资更加激进一些,比如贷款买房,或者投资像茅台酒这样的股票,都能够资上翻上几倍,抗通胀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存钱越多,手中货币购买力缩水越快,越是说明你投资理念方面需要改进。

但是如果是经济下行,资产泡沫处于高位,通胀率低于2%以下,而且其他投资品种不断发生危机,刚性兑付已经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存钱还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存钱也不是为了贪图点利息,而是让你等待,等待资产泡沫破裂后的投资机会,任何投资品都有起起落落,风险出尽就会是逢低买进的机会。

事实上,中国居民不存钱真的不行,每个月就几千元钱,怎么积攒起来呢?就是要靠一点点拼凑起来,这样你才能买房付首付,你才能购买汽车,所以如果存钱仅仅是为了拿点微薄利息是越存越穷,但是存钱为了把资金聚笼,用于更好的投资和消费,那就不是越存钱戟穷的问题了。适当存点钱是必须的,大规模把钱存在银行里,去生利息是欠妥的,但还要看目前的经济形势,如果经济形势不好,存钱可能要比激进的投资更安全一些呢。


不执著财经


这和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喜欢存钱的人,一般更为注重资金安全!

越存款越穷

我们都应该知道,银行存款给出的一年2、3个点的利率是远远赶不上货币贬值速率、通货膨胀率的。

举一个例子,年初100元可以购买100斤大米(1元/斤),你把钱存进银行,一年给3%的利率,年底本息有103元,而大米价格却上涨至1.05元/斤,你用103元就只能买到98.1斤。

资金的账面价值是升高了,而实际的购买力却明显降低了,这就是越存钱越穷的原因。

存钱图的是安全

既然越存越穷,那为何还有很多人选择银行存款呢!如果一个投资,预期年回报率为10%,但本金有可能会面临10%左右的亏损;而存银行,每年可以稳定获得3%的收益,安全无风险。你会怎么选择,那些注重资金安全的人会怎么选择!银行存款,安全系数很高,收益稳定,也一直会是保守型投资者的首选!

合理配置资产

理财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通常建议保守型投资者,把资产分成四份,40%左右的资金还是存在银行里(或购买国债),想怎么存怎么存;30%左右购买货币性基金(余额宝、理财通都可);20%购买定期理财产品;10%投资于P2P、股票等高收益资产。

越存钱越穷,需要改变的是理财思维,只有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才能确保我们保值的基础上,进行资产升值!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操盘手信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