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熱映,引發的對仿製藥的思考

《我不是藥神》熱映,引發的對仿製藥的思考

《我不是藥神》海報

最近,電影《我不是藥神》在全國熱映,另觀眾感動之餘,也引發了民眾對於“仿製藥”的熱議。

影片取材於2015年轟動全國的“陸勇事件”,被病友稱為“藥俠”的陸勇,自2004年開始幫助慢粒白血病病友從印度大規模代購價格低廉的仿製藥,因而被起訴“銷售假藥罪”,因為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沒有經過註冊的藥物就是“假藥”,而病友們通過陸勇購買到的印度仿製藥就屬於這一類。陸勇被捕後,上千名病友聯名上書法院為其求情,最後以公檢部門撤銷起訴,陸勇被釋放而結束。

《我不是藥神》熱映,引發的對仿製藥的思考

“藥俠”陸勇

當年的陸勇事件,引發了社會上諸多對於高價“救命藥”與仿製藥的討論,而如今《我不是藥神》的上映,又重新將此提及。在此,首先向大家更正一個概念----仿製藥不是假藥,仿製藥是與原研藥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劑型、給藥途徑和治療作用的替代藥品。雖然原研藥與仿製藥,都有著差不多的效果,但後者卻經常因專利、安全性等諸多原因而被禁止。然而,原研藥也因其高昂的價格讓諸多患者望而卻步,有病不能醫,有藥不能買,患者生存的希望何在?很多民眾將怒火撒向原研藥的製藥公司,認為他們唯利是圖、漠視生命,如果他們肯同情患者、下調藥價,事情就不會這麼糟糕。

《我不是藥神》熱映,引發的對仿製藥的思考

左為瑞士產“格列衛”,右為印度仿製藥

然而,有這麼一句話一直在流傳:你吃到的藥雖然貴,但已經是“第二粒藥”的價格,而“第一粒藥”的價格,可能是數十億美元。舉個例子,拿電影中“神藥”的原型“格列衛”來說,從醫學界在1960年發現慢粒白血病的致病染色體,到人們終於找到針對這種染色體進行靶向打擊的可能,無數醫學研究者耗費了30多年的光景,再經過製藥公司的無數試驗,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格列衛最終被批准用於臨床時,已經是2001年。製藥公司不定高價,就收不回研發成本更不可能盈利,那還有誰願意研發新藥呢?說到這,大家能否能對原研藥的高昂的定價多幾分理解呢?

《我不是藥神》熱映,引發的對仿製藥的思考

所幸的是,如今隨著我國進口抗癌藥“零關稅”和國家醫保政策的落實等原因,包括格列衛在內的諸多"天價藥"的帽子被摘掉,從當初的幾萬元一個月到如今的千元左右,老百姓已然能吃的起原版的“救命藥”,這是患者們的福音。但是真正要解決民眾吃不起好藥的問題,一方面還需要國內藥企加緊對“仿製藥”的研製,讓百姓能夠吃上低價、安全、有效的國產仿製藥,另一方面則要自主研發真正適合我國市場的創新藥,真正打破國外壟斷,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患者“吃藥貴”的問題。

雖然目前我國的仿製藥想要像印度產的一樣“物美價廉”還需要一些時間。但相信,隨著國家層面的重視和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國的仿製藥以至於創新藥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