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江北一体发展区”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中共松北区第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获悉,哈尔滨新区将积极抢抓战略叠加机遇,努力放大政策集成效应,坚持走在发展前列、勇当改革尖兵,推动“江北一体发展区”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为全省全市振兴发展发挥新区作用、作出新区贡献。

打造一批改革品牌,为省市改革创新提供经验和示范

创新是新区的灵魂,改革是新区的根本,新区的生命力在于改革、新区的创造力在于改革、新区的发展动力在于改革。要全面落实改革任务。松北区对于年初确定的104项改革任务将努力保质保量完成。对于松北区域已经进行的全局性改革,如“区街一体化”、跨地域跨领域综合执法、功能区改革等,利民开发区也将快速跟进,全面实施。

推出一批改革创新成果。松北区将创新体制机制,在全面落实上级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的同时,力争在开发建设管理、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改革品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

用好用活事权,早日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区、居民办事不出街”

围绕“企业办事不出区”,松北区将通过对业务事项的综合梳理、审批环节的精简优化、流程控制的闭环管理、网上运行的全区通办、数据信息的高质共享,形成统一的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企业涉及的审批事项,从商事登记到建设项目,无论是准入资质还是经营许可,原来需省市区逐级审批或分级审批的,今后在新区都能一体办理,尽快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区”。

围绕“居民办事不出街”,将深化“区街一体化”改革,按照“能放即放、宜放皆放”的原则,把区级层面未下放的事权和省市下放的事权中涉及居民的事权,最大限度地放权给所有街道,形成街道层面完整的为民服务事权体系,居民生活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在街道都能办理,早日实现“居民办事不出街”。

围绕三级事权运行,将坚持“三个一批”,即集中一批,将企业审批涉及事权集中到行政审批局,实现“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下放一批,将居民办事涉及事权下放给街道,实现“不出街、更便捷”;整合一批,将三级同类事权归并整合、流程再造,实现“1+1+1

围绕政务服务协同,将尽早在利民设行政服务分中心,通过派驻人员“现场办”、网络传输“线上办”等多种方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强化区域统筹,推动一体管理一体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新局面

哈尔滨新区托管交接利民开发区,不仅带来了城区框架的深度调整,而且将有效激活新区发展的动力之源。下一步,新区将规划建设“一张图”,强化“一体”概念。坚持两区规划统筹设计,基础设施通盘考虑,公共设施均衡布局,做到区域共建、资源共享;运行管理“一盘棋”。坚持人员队伍一体管理,企业政策同等对待,街镇管理、社会治理实行一套管理体制,公共服务、机构运转实行一个运行机制;园区服务“一把尺”。在横向上,新成立若干个区域性功能区,为功能区内的企业提供不出园区的优质服务,相关部门要及时跟进,明确税收任务、招商任务等各项指标。在纵向上,组建全区性的人才、金融等专业服务公司,为新区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服务;全区发展“一条心”。松北和利民将坚持两个区域形成一体发展、两股力量汇成一股力量,在产业协作联动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旅游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共治、社会治理联动等方面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出1+1>2的放大效应、叠加效应,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新局面。

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大“五个力度”

加大规划引领力度。松北区将立足江北一体化发展大局,对标雄安标准和雄安质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构建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加快修编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明确功能分区,突出产业发展导向,有针对性制定配套政策,积极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产业集聚,推动产城融合。

加大项目推进力度。进一步完善联络员、区级领导包保责任等工作机制,分类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形成推进合力,确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强化项目储备,加快项目库建设,提前开展前期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围绕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通过靶向招商、点对点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实落靠招商任务。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持续抓好对俄合作,继续谋划申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强化新区与省内口岸城市合作,推动新区与临空经济区、综保区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联动发展。持续抓好深哈合作,加快辟建深哈合作产业园。

加大创新创业力度。创新双创模式,加强与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对接争取,举办好“创响中国·哈尔滨站”“双创周”等活动。

高度重视民生,切实增强新区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哈尔滨新区将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启动新区教育“英才计划”,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引进优质医疗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提升区域群众健康水平;搭建各类创业平台和就业载体,积极做好就业保障工作。

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落实最严厉的环保监管责任,坚决彻底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坚定不移治理生态环境;合力打造“平安放心工程”,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化解信访难题,不遗余力维护社会稳定。

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着力让民众享有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让新区群众更加富足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