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爲何不傳位給太平公主?

用戶65268749


這個問題要從當時的時代環境,思想侷限性,武則天對太平的感情,以及太平自身的能力幾個方面來說。


就算太平公主掌握滔天權勢,操縱天子廢立,也當不了皇位繼承人。


1.當不得皇位繼承人的公主

太平公主一般被人認為是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原因何在?

因為很多人都認為武則天為了權勢不惜殺死了一個親生女兒和兩個親生兒子,剩下兩個兒子也活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只有太平公主活的最滋潤。

沒有死亡的恐懼,武則天甚至把在當時一個女人能得到的世上所有的榮華富貴都給予了她,包括太平初嫁時候那個完美的夫婿薛紹。

武則天晚年,為了繼承人的問題十分苦惱。但是,選擇對象只限於兒子李顯和侄子武三思之間。武三思是武則天當時還活著的唯一一個親侄子。

其實武則天改朝換代之後,李顯、李旦、太平公主這些人,早已被賜姓武,只是史書中沒有這樣稱呼他們而已。

就算已經改姓,但是封建宗法思想也深入骨髓,武則天感覺自己的兒子們還是李家人,心向著李家,等她百年歸老之後,江山依舊還給李家,不免對自己折騰一輩子的成果無法傳遞下去而心有遺憾。所以十分猶豫。

看到這種情況,不少現代人會說,如果傳位給太平公主,不是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嗎?太平公主賜姓武,帝位從母親處獲得,是絕然不會恢復李唐正統的。

歐洲從古至今有難以計數的公主身份的女王,日本有八個女天皇,朝鮮古國新羅有三個女王。太平公主怎麼就當不得女皇了?

但是以中國的歷史情況,就算太平公主權傾朝野,擁有操縱天子廢立的能量,讓一代霸主李隆基在年輕時甚至都不敢讓小妾生孩子來韜光養晦,她本身也很想當女皇,但是她卻絕不可能成為女皇。

這就要從武則天的思想侷限,當時的歷史環境,武則天對太平公主的感情,太平公主自身的能力等多方面來說。

2.武則天寵愛太平公主嗎?

太平公主一生生有四子四女,其中二子二女是和第一任丈夫薛紹所生。歷史上,太平和薛紹的感情應該是不錯的。因為二人門當戶對,各方面都十分登對。

薛紹因為是太平的丈夫而出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外孫。其母親城陽公主也是相當受李世民李治父子寵愛的。

因為巫蠱之禍,漢武帝殺死了女兒孫子孫女,逼死了兒子妻子。各朝各代,巫蠱都被視為很嚴重的罪行。不過城陽公主巫蠱被發現,沒受到任何懲罰。

給太平公主訂下薛紹這門親事的時候,唐高宗李治尚且在世,實權在握。武則天在當時的條件下,對這門親事應該也感到滿意。只是在婚禮規格上拼命提升。到底是武后的女兒,什麼都應該有最好的。

兩年後,唐高宗去世。又五年,武則天大權在握,時機成熟,準備自立為帝。薛氏兄弟雖然只是李唐皇室的外甥,但在這種時刻成為了李唐皇族一派的人。薛紹的大哥涉嫌謀反,薛紹雖然毫無關係,但是武則天卻處死了他。當時,太平的幼子才剛滿月,太平才25歲。

太平曾去獄中探望薛紹,薛紹已經口不能言,只是用手勢比劃讓太平照顧年幼的孩子們。

未有史書記載太平是否去求過母親。若有,史書選擇性的失憶不去記錄這樣的事情。也許,此等母女私事,在某次對話中就已解決,入不得史官之眼。又或者,太平知道勢不可違,求也無用,只能接受。

身為皇室公主,夫婿是父母給選定的,自然也能被父母剝奪。外人無法得知這件事情對太平的心理有何等的影響。若是武則天真的寵女兒,完全可以為女兒留下女婿的性命。

狠辣如呂后,卻讓人看到她對女兒魯元公主的真心愛護。

在劉邦時代,為了不讓女兒和親,呂后不知道找劉邦哭訴了多少次。魯元公主的丈夫張敖被人誣陷,劉邦要殺之,呂后也是說盡好話。呂后當政之後,破例封魯元的親子為王,還擔心魯元之子年幼,將他同父異母的兩個兄弟也封了侯,來扶植保護魯元之子。

母愛之心拳拳。

而武則天則只是增加了太平的食封來彌補女兒失去丈夫的損失。

之後,太平公主幫武則天處理了麻煩的男寵薛懷義,又進獻了男寵張氏兄弟。這些行為,就算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也只有討好的意味,而無母女深情在內。

武則天登基之後,一直想要使武家獲得永久的榮光,長盛不衰。一如呂后臨死還在為呂家考慮一般。想要一個家族長享富貴,封建王朝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聯姻。於是武李二家大規模的聯姻,這在武則天的第三代中非常常見。

就算是聯姻,想讓李武二家親密無間的目的還是不容易達成。武則天最寵愛的張氏兄弟用血腥的手段意外的幫她達成了這個心願。

因為張氏兄弟的緣故,武則天殺死了李重潤,永泰公主和武延基。這三人分別是李顯的嫡長子、女兒和女婿,武延基則是武承嗣長子,也就是武家的長房長孫。

張氏兄弟這一行為,讓李武兩家人都感到恐懼和憤懣,從而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因此,武則天退位後,武家人還盛行了不少時間,直到李隆基掌握實權。

在這種情況下,太平自身也有危機意識,因此和李家人緊密的站在一起。如果武則天真的寵愛這個女兒,太平會是這樣的表現嗎?

所以,武則天對太平的所謂寵愛,也只是給她物質上的所求而已。任何一個能夠掌握實權的帝王,他(她)首先是一個皇帝,其次才是一個父親(母親)。親情是皇族之人最奢侈的東西。想擁有親情,那還是先把權力拱手讓人,然後再任人宰割吧!

武則天真正殺死的子女,其實只有李賢一人。武則天的長子長女的死亡,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和武則天有關,只不過是後人以訛傳訛,強加於她身上。

武則天對兒子殘忍,對太平“寵愛”,只不過是兒子們和她有權力之爭,而太平並不具備這種性別“優勢”。終太平一生,也從未敢違抗母親的意思,就算武則天殺死她的夫婿。

3.為什麼武則天從未考慮太平作為皇位繼承人?

雖然武則天后期相當強勢,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自己登基當女皇,但是那不過是時勢到了的自然結果。

最近看到人評論宋徽宗的鄭皇后。鄭皇后喜歡讀書提高自己,最終從一介宮女成為好色不已的宋徽宗的皇后。這是她個人努力所達成的。但是,誰能想到,忽然一日外敵入侵,靖康之難,整個皇族一鍋端,都到北地受苦寒。她自己也飽受屈辱和磨難死在北方。這便是時運了。

努力和時運,在人的一生中,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一千三百年前的武則天的思維依舊有其侷限性,根本無法達到當今一個普通婦孺的高度。所以,她不可能傳位給太平。這個事情她應該連想都沒想過。

歐洲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女王的出現?因為在歐洲,女兒也是有繼承權的,只是排在男性之後。外孫同樣有繼承權,當然,也是排在孫子之後。

而在中國古代,女兒是毫無繼承權的。有些人家沒有兒子,寧可從兄弟族人中過繼一個兒子,甚至撿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作為養子,繼承自己的家業,也不能給女兒女婿外孫。

就好像後周太祖郭威,兒子都被殺光了。雖然有女兒女婿,但是傳位,反而傳給了跟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養子柴榮。

而日本古代的八個女天皇,還有著名的埃及豔后,無一例外的全部既是公主又是皇后的身份。能讓她們成為天皇的,是那皇后的身份。

可能有人會不明白,反正都是女人當皇帝,管她是女兒還是媳婦。其實這裡面大有區別。這關乎到父權和夫權的制度和思想沿革。

例如太子繼承皇位,這是從父親處繼承到的權力。也包括普通人家的兒子繼承家業。這是父權。

但是,女兒如果不能從父親處繼承權力,又無法通過建功立業來換取功名,就相當於被剝奪了立身之本。女性只能從夫家繼承權力,這就是夫權。聽起來沒區別,但是在實際上,這是造成女性地位低下,各種痛苦的最根源的原因。

所以,女兒是否能有繼承的權力,就算排在男性繼承人之後,也是女性地位的一個很重要的體現。

就算在今日之中國的很多地方,人們口裡說著如何喜歡女兒,寵女兒,但是家族財產分配不會給女兒一丁點。對女兒最大的愛,就是為她備好豐厚嫁妝,找個好人家,讓她到夫家去爭取權力。

似乎這樣一來,男女也就平等,都可以得到屬於自己的東西。但是,作為男性,是從自己父親處得到,而作為女性,是從婆家和丈夫處得到。親疏難易,顯而易見。

太平毫無問鼎皇位繼承人的可能,就來源於這種根深蒂固而且已經寫入宗法之中的思想。

後來,唐中宗李顯的皇后韋氏不信邪,腦子不夠清醒,權力慾望極強,又有著皇帝的愛作為支撐,妄想自己做女皇。

她唯一的兒子李重潤被武則天殺了,這使她失去了在封建王朝中使用正規途徑獲得權力的機會,又有武則天女皇榜樣在前,所以她想立女兒安樂公主為皇太女。

李顯因為愛極韋皇后,又曾患難與共,也同意這個想法。但是跟臣子一商量,就發現阻礙重重,也就作罷。

但是李顯是皇帝,權力是他的,自然沒什麼不安全感。韋皇后的全部權力都來自於李顯,就如藤蘿依附喬木一般。她當然會覺得不滿足。

史書記載,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一起毒殺了李顯,想要自己專權,然後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起剿滅。

但是近年來有學者認為,李顯可能是因為身體疾病(心腦血管病)暴斃,李隆基作為最後的勝利者,為了證明自己政變的合法性,所以給韋皇后栽贓。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

4.如果武則天是因為保護女兒而不立太平

如果太平公主是個男子,以她的心智,當個太平皇帝毫無難處。歷史上好多政治手段不如她的男性,皇帝位子也坐的穩穩當當。可惜,太平身為女兒身。

女兒身讓她的人生少了不少痛苦和危難,但是,也為她問鼎皇權極頂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為什麼武則天行,太平不行?武則天起點那麼低,慢慢也爬上去了。太平出身高貴,難道這個不能作為她的踏腳石嗎?難道就因為太平無法成為李家的媳婦,所以永遠沒有問鼎女皇之位的希望嗎?

不過,就算沒有這個最大障礙,太平公主也難以坐上女皇的寶座。

恰恰是因為她出身高貴,從小少受磨難。相對於母親武則天,她實在太過金枝玉葉,基本沒吃過什麼苦。這是她心志很難堅強果敢的原因之一。

太平有一個相對比較強大,佔據身份優勢的侄兒李隆基,這便是她時運的問題了。

如果武則天一旦立太平為皇太女,太平就成為所有人的眾矢之的了。沒有兩把刷子當皇帝的人都死的快,何況還是個女人,那更是千夫所指千難萬難。

太平沒有足夠的磨練和依靠,如何能應對這樣的局面?就算被扶上龍椅也坐不長。

武則天晚年,如狄仁傑這樣的正直而不迂腐的臣子,其實在心中暗暗等待女皇自然死亡,而沒有反她的心思。因此,武則天是非常信任倚重狄仁傑的。狄仁傑的過世,讓武則天非常難過。

她的晚年,也逃不過所有帝王晚年的心理變化。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因為身體衰老而服用丹藥想要長生不老。武則天則希望年少而貌美的張氏兄弟陪伴在她身邊分擔她的寂寞。

九五之尊的人沒有親情,晚年在心理上是相當寂寞的。而人年老之後,感覺時日無多,功成名就,就不想再自律。對於死亡的恐懼,就算再自制的皇帝,也會變的奢侈而放縱起來。這一點在英武的唐太宗身上表現的非常明顯。

也就是說,武則天的晚年,臣子們看著她年事已高,想著她也活不了幾年了,而且她登基之前的恐怖血腥手段確實震懾了很多人,因此大家都蟄伏著等待著。

但如果再扶立一個年輕的女人上位,而且這種制度有可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那些皇親和臣子們絕對無法再忍受,一定會萬眾一心的反抗。

就算是武則天自己,最終也沒能在皇帝位置上壽終正寢。神龍元年,五個臣子擁護李顯發動政變,殺死張氏兄弟,逼迫武則天退位,並將之幽禁起來。次年,武則天孤寂的離開人世,身邊沒有一個親人。

在這段時間,如果武則天真的對太平很有母女之情,太平應該一盡孝道,經常去探望慰問老病纏身的母親。但是,事實上並沒有。

武則天自己都保不住皇位,還想把皇位傳遞給女性繼承人?顯然是不可能的。

有人要問,不是要等武則天自然死亡嗎?怎麼提前發動政變了?當時武則天都八十多歲了,身體狀況也不太好,很少管理政事,只是在後宮跟二張膩在一起。

但是要知道,武則天的母親可是活到九十多歲才過世的。她有著相當長壽的基因優勢。

不過,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寵愛的二張已經無法無天。敢於害死李武二家的第三代,得罪了李武兩家全部的人,甚至更想挾天子以令諸侯,自行謀反掌權,有嫪毐之風。

於是,懦弱的李顯在臣子的逼迫下進宮誅二張,逼母親退位,在這整個過程中,他是非常惶恐的。

事後,這五個臣子因為被韋皇后和武三思所厭惡,都死的很慘。

5.太平的結局

太平公主在武則天退位後的第八年,李隆基登基之後的第二年,被賜死家中。時年48歲。四個兒子有三個被殺,另一個與薛紹所生的小兒子薛崇簡,因為一直跟隨李隆基忤逆自己的母親,所以保住性命,被賜姓李。

薛崇簡是李世民女兒的孫子,李隆基是李世民的重孫,從現代基因學角度來看,二者的血緣關係和李世民是一樣遠近,都屬於四代直系血親。

李隆基在獲得權力前倚重薛崇簡,曾經對薛崇簡親如兄弟,曾經應允一旦擁有權力定會好好回報薛崇簡。

但是到李隆基一旦得勢,賜死太平公主薛崇簡恐怕還無話可說,但是誅殺自己無罪的親兄弟,薛崇簡想必始料未及,也會向李隆基求情。最終,他恐怕終身都會揹負著害死自己全家的負疚感。尤其是後來他被李隆基相當防範,這時候他可能才能清醒,所謂親情和正義在權力面前是多麼的靠不住。

曾有人評論,如果李隆基是武則天的長子,那就沒武則天什麼事了,這種看法是相當淺薄的。李隆基是紅妝時代的終結者,宮廷鬥爭的勝利者,自然會被認為是十分了得。

但是,要知道,他從幼年一直到蕩平太平公主勢力,曾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韜光養晦,才留下性命。

韋皇后、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都不是很強勢的對手,他都應付的如此吃力,在武則天面前,他更不可能有所作為。

史書記載,太平喜歡弄權。史書又記載,李顯死後,其懦弱無能的兒子李重茂即位,是太平逼迫李重茂退位,將皇位讓給李旦。然後太平想扶植李旦淡泊而沒什麼權力慾望的嫡長子李成器,而要壓制素有遠志的李隆基。

這段描述很顯然是李隆基掌權後,為了洗脫謀反篡位的惡名而美化自身的狡辯之詞。

太平喜歡弄權,喜歡扶立傀儡,李重茂已經是最好的人選了。我看不出有什麼必要捨近求遠,舍易求難,折騰半天,把皇位從李重茂那裡搞到李旦的身上。

李重茂繼承皇位更加名正言順,李重茂也更加容易控制。如果是太平的選擇,當然是選李重茂,而不是自找麻煩再找李成器,最後讓李隆基得到皇位。

所以,

真實的情況是,當時形勢所迫,太平不得不擁立李旦。而李隆基韜光養晦的非常好,讓太平放鬆警惕,最後才被李隆基一舉成擒,再無翻身之地。還連累三個兒子枉死。

6.題外的話

關於太平的歷史形象,那些以謳歌情情愛愛為主的片子的女主們是演不出真實太平的神髓的。倒是最近香港tvb拍攝的《深宮計》裡陳煒主演的太平公主演出了歷史人物的神髓。

而我們無論是看待歷史人物,還是幻想小說人物,最好都有一個真實樣板作為參考會比較容易想象。就像《甄嬛傳》的作者寫甄嬛,就是依照蔡少芬主演的電視劇《洛神》裡的甄宓形象來描繪的。

《深宮計》裡陳煒舉手投足都是權勢公主的霸氣外洩,甚至將太平年輕時的純真也演繹的無比動人。陳煒既演繹出了成熟女人的雍容華貴心機重重,又演繹出年輕女子的嬌俏可人情深一片。眼中霸氣秒殺劇中其他人,梨花帶雨的柔弱可憐也惹人同情。可以算是迄今為止熒幕形象中最貼切太平公主的一個了。

一般香港歷史劇主角都自帶光環,雖然這部《深宮計》的劇情實在讓人無法形容,但倒是把李隆基這個主角的陰險狡詐描繪的很真實,沒有為了主角光環而把一個歷史人物塑造成道德模範湯姆蘇。

這部主要講述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爭權奪利的劇集裡面的宮鬥簡直讓人好笑,想學《大長今》的陽光勵志但也不能超越時代太不現實,名為《深宮計》,但是其中計策跟《甄嬛傳》一比簡直算是用腳趾頭想的吧。

一部片子最大的失敗,就是觀眾只喜歡大反派一個人,只同情大反派一個人,只希望大反派一個人成功。而所謂的主角,不是被稱之為傻子就是心機算盡虛偽無情惹人憎惡的人!

影視劇再好看,也不過是綜合幾段歷史濃縮而成,真實的歷史包羅萬千卻又殘酷無情,卻是最真實的人性,遠非影視劇所能及。

歷史人物的侷限性,不完全在於其受時代的影響,更多的是天不假年壽命不夠長,信息缺乏獲取信息的渠道少,身心受限無法出門和遠行而閱歷少。

也許,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中,更願意安穩榮華的做一個貴婦和夫君共度一生。可是薛紹的死,讓她第一次真切的看到了皇室之中富貴繁華之下的血腥,讓她再沒有安全感,讓她從此改變,只為了不再失去。也許,和辯機相愛又痛失愛人的高陽公主也是如此。


實夢閣


太平公主本身的為人品行性格都不屬於上乘之類,在經濟上經常暴斂財物,生活上也算得上奢靡不堪,而且還養了一幫品行不正的手下,經常與百姓產生矛盾,並不得民心。

後來為了擴充自己的勢力,還花錢收買人心。而有了一群品行不端的手下後,這樣一群人並不以把國家治理好為首要任務,而是隻熱衷於權力,極力的維護太平公主的個人私利。

所以就從這方面來看,這一群人是遠遠不如李隆基和他的一幫臣子的,比如宋王景,姚崇這些人的。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大武則天自己稱帝之後,把當時的唐朝老大改為姓武之後,當時的整個朝野心裡其實對女人來干政是有一種發自內心本能的警惕的。

當時的社會大家心裡其實也都不願意女人去稱帝,

只是容忍了武則天先暫時佔這這個帝王的位子,並且將來只有把這個位置傳給兒子才是合理的,才能得到各種勢力的認可。

所以,在這種前提下,女人干政的企圖都將是註定不會成功的。韋后如此,安樂公主如此,那太平公主也逃脫不了這個法則!

今日頭條唯一平臺歷史號:谷樸說史 賦予歷史生命 傳承歷史記憶 歡迎點贊加關注!


谷樸說


武則天是中國有名的女皇帝,雖然她的政治手段凌厲,有點心狠手辣,但是就以她的政治能力,卻是很高的。

在武則天做皇帝時,確實給當時的百姓帶來了實惠的利益,給當時的天下帶來了安定,也同樣使當時的朝廷走向強盛。

武則天很寵愛她的女兒太平公主,但是在武則天晚年為什麼沒有把皇位傳給太平公主呢?

第一,武則天雖然寵愛太平公主,只是出於武則天的個人情感的喜愛,是因為她們都是女子,不會擔心太平公主會像她的兒子那樣,因為皇位而發生衝突矛盾。

同時武則天以女子做皇帝,也確實給國家帶來安定利益,那是因為她的能力,但是太平公主卻沒有以女子做上皇帝的能力,武則天可不想在她死後,天下就大亂起來!若是強行傳給太平公主,最後也會給太平公主帶來麻煩!不傳位於她,也是在保護她!

第二,武則天雖然從他兒子手中取得帝位,但是到了晚年,知道只有自己兒子做了皇帝,自己才能被供奉的。

同時武則天也覺得天下還是李家的天下,她只不會是代為掌管,最後還是要還給李家的兒子。不然不僅天下人不服,朝廷大臣也不服!

而武則天在位時,沒有反對,是因為武則天的個人魅力和能力,這些是太平公主所不能比的。

第三,當時的太平公主無論是從地位還是威望,都沒有做皇帝的資歷。太平公主權利最高的時候,是在李旦做皇帝的時候。


而這時的太平公主若只是以寵愛而被傳位,那武則天死後,朝廷多方的勢力肯定會有所行動,太平公主是不能掌控全局的。

第四,武則天晚年雖然已經立了李顯為太子,但是張柬之還是發動了政變,加快了李顯登基的時間。

所以,武則天雖然寵愛太平公主,但是卻沒有傳位於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