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各个旗县名字的来源,你知道多少?

内蒙古三胖蛋


我初学蒙古语的时候,老师教的第一个地名是呼和浩特,它是蒙语kökeqota的音译,这个单词分别由蒙语的köke(青色)+qota(城市)组成,连起来的意思就是“青色之城”。根据蒙古史料《俺答汗传》(Erdeni tunumal neretü sudur)的记载:

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在水公猴年(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召集举世无双的巧匠,模仿失去的大都,于哈喇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

这是呼和浩特之名第一次出现的场合。由于城池以青砖建成,远观宛如青色屏障,故而该城由此得名。

除此以外,再谈谈问题说到的“巴彦淖尔”,它是蒙语bayannaγur的音译,这个单词则由蒙语的bayan(富饶)+naγur(湖泊),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富饶的湖泊”,因其境内拥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以及众多的湖泊而得名。

还有,再说一下“锡林郭勒”,它是蒙语sili-yin γool的音译,这个单词由三部分sili(山丘、丘陵)+yin(的)+γool(川流)组成,意思就是“丘陵地带的河流”,因锡林郭勒河而得名,这条河流及其流域的大草原广泛分布于高原、丘陵地带,所以自蒙古时代以来,人们就管这片土地称作“锡林郭勒”。

最后,再讲一下“乌珠穆沁”旗,它是蒙语üǰümüčin的音译。与前面相比,这个词语的来历要特殊一点。乌珠穆沁这个名字应该是来自于阿拉伯、波斯语的“星”的复数نجوم(nujūm),再加上蒙语表示职业的后缀čin,意思也就是“星者”。所谓的乌珠穆沁是指蒙元时期帝国朝廷中的占星者或天文学者,汉文通常称其作“努主木臣”。

等到元朝灭亡后,努主木臣自称一部,成为继承蒙古汗统的察哈尔万户的一个鄂托克。随着时间日久,乌珠穆沁原本的含义被众人遗忘了,开始将这个词作为一般的蒙古语来理解:蒙语中的“葡萄”一词正是üǰüm,于是乌珠穆沁也就被理解成与葡萄有关的词语。


HuiNanHistory


在内蒙古自治区,有四个县的名字都是七个字,其中有五个字都相同,从北向南有序排列。


这四个县分别是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

你会说这是旗啊,和县有什么关系?这就需要讲一讲内蒙古特殊的行政区划了。

内蒙古的旗,其实就是县级单位,和其他省的县(县级市)平级。内蒙古的三级行政区划分别是:省级(自治区)、地级市(盟)、县(县级市、旗)。

清朝在征服了北元(或称蒙古、鞑靼)后,为控制蒙古各部,设立蒙古八旗。每旗旗长称为扎萨克,漠南蒙古共有49个扎萨克(或称札萨克),为区别漠北蒙古(外蒙古),漠南蒙古也称内扎萨克蒙古,就是内蒙古的前身。

“旗”好理解了,那盟又是怎么回事呢。

清朝要求漠南各扎萨克每隔3年要进行一次会盟,检查各旗的民政军事,清朝要派大员监督。内扎萨克蒙古面积太大,所有旗都在一起会盟不现实,那就分片。内扎萨克蒙古共分为6个会盟处,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内蒙古赤峰市,以前就叫昭乌达盟。伊克昭盟,就是现在著名的鄂尔多斯,还有卓索图盟、哲里木盟、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后来又增加了几个盟。

到了新时代,盟旗制度早不复存在,但盟和旗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科尔沁右翼前旗和科尔沁右翼中旗,隶属于兴安盟。兴安盟以大兴安岭而得名。科尔沁右翼前旗在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北边,因字实在太多,一般简称为科右前旗、科右中旗。

科右前旗面积2.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和天津的总和,人口很少,34万。

科右中旗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更少,25万。但科右中旗是整个兴安盟最具畜牧业特色的旗,有一眼望不到头的牧场,漫山遍野的大绵羊。

科尔沁右旗有两个旗,左翼也有两个旗,就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左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左后旗)。这两个旗都隶属于通辽市,就是以前的哲里木盟。科左中旗位于通辽市区的北边,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53万。科左中旗有一项纪录,就是旗内人口中,蒙古族所占比例是最高的,达到73%。科左后旗正好在通辽市区的南边,和辽宁省接壤。科左后旗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40万。

如果是刚接触这几个旗名的朋友,可能要晕一会,不太容易记清。但只要记住规律就不会记错了,从南到北,分别是科右前、科右中、科左中、科左后。

为啥这四个旗叫科尔沁呢?

科尔沁是内蒙古东北的大草原,北边是呼伦贝尔草原,西边是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在蒙古语中是弓箭手的意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立一支弓弩手队伍,由弟弟哈布图哈萨尔指挥,保卫大汗。哈布图哈萨尔率领的这支“科尔沁”后来就成为蒙古部落的名字。

蒙古科尔沁部有两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个就是自称我孝庄的大玉儿,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她就来自科尔沁部。另一个就是咸丰、同治年间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有名的僧格林沁,他和大玉儿一样,都是来自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僧格林沁因功被清廷封为科尔沁郡王,而他就来自哲里木盟(通辽)的科左后旗,后在与捻军作战中被杀。


地图帝


奈曼——据说在蒙语中是第八的意思,奈曼旗即哲盟第八旗之意。在通辽市。奈曼旗源于奈曼部,最早称“乃蛮”。“奈曼”意为“八”。最初由八鄂拓克或和硕形成。奈曼旗住民,大约在秦汉时期就有,元朝,已经形成部落。据《清史稿》记载:“奈曼部辖一旗:扎萨克驻章武台,在喜峰口东北七百里。西南距京师一千一百十里。古,鲜卑地。隋,契丹地。唐属营州都督府。辽、金为兴中府北境。明为喀尔喀所据,分与亲弟,号曰奈曼。” 《清史》又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车臣汗(达延汗),游牧瀚海北杭爱山,称其部曰喀尔喀。其长子图鲁博罗特,于明代由杭爱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图鲁博罗特之次子纳密克,纳密克之子贝玛土谢图生子二,长子岱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次子额森伟徵诺颜,以奈曼为部号。额森伟徵其子衮楚克(又称衮出斯),称巴图鲁台吉,服属于当时势力最强的察哈尔部(该部当时在辽西)。察哈尔部酋长林丹汗侵略科尔沁部,所行无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满。皇太极天聪元年(1627年),衮楚克率全部人民归附后金,受到皇太极的嘉奖。赐之牧地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东界科尔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汉,北界翁牛特。广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北极高四十三度十五分。京师偏东五度。”天聪八年,又明确划定奈曼部界。崇德元年(1636年),依据衮楚克多年的功勋,皇帝赐授之扎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的爵位,世袭罔替。从此共经十六任郡王,统治奈曼三百余年。再看看通辽科尔沁——蒙古语,带弓箭之意。科尔沁有4旗分布在兴安盟、通辽市两地。

哲里木盟——“哲里木”是蒙古语音译,意思是“马鞍肚带”,成吉思汗时期这里专门生产和供应马鞍肚带,故得名。通辽市撤盟设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阿拉善盟——有多种意解,一说阿拉善意为野骏马,也有说是由“阿拉喜”谐音而来,蒙古语“阿拉喜”是屠宰的意思,还有说是汉语贺兰山的音转。

走走内蒙古各地————

乌兰浩特---蒙语意为红色的城,故有红城之称,得名于其第一任首府之地位。1945年,中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成立了,因其是红色革命政权,故将王爷庙更名为乌兰浩特,即红城。

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城市。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起此名。

包头——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即“有鹿的地方。位于内蒙古中部,是新兴的钢铁工业名城,有“草原钢城”之称。“包头”一称始于清乾隆初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水草丰美,鹿鸣呦呦,成群出没嬉戏。由此包头又有鹿城美誉。

呼伦贝尔盟——“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湖又称呼伦池或达赉湖。“呼伦”为突厥语“湖”之意,“达赉”则是蒙古语“海”的意思。(现已更市)

呼伦贝尔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的时候,草原上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蒙古族部落。部落中有一对情倡,女的叫呼伦,能歌善舞,才貌出众;男的叫贝尔,力大无比,能骑善射。他们和乡亲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块水草丰美的草原上。一天,妖魔莽古斯带领狐兵狼将杀向草原,施展弥天的妖术抢走了呼伦姑娘,吸干了草原的流水,牧草枯黄,牲畜倒毙,草原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贝尔,草原上的英雄,为了挽救草原,救出情倡呼伦姑娘,他飞马驰骋,寻找妖魔莽古斯。日以继夜的长途跋涉,使贝尔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呼伦姑娘因不屈服妖魔莽古斯的淫威,被莽古斯施展妖术变成了一朵沙日楞花,在风沙下受煎熬。贝尔醒后,将壶中自己舍不得喝的水浇灌了花枝,使呼伦姑娘恢复了人形,二人相见,盟誓永不分离。莽古斯不肯罢休,又抢回了呼伦姑娘。为了挽救草原,呼伦姑娘设计智取了莽古斯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烟波浩渺的湖水淹没了众小妖。这时,贝尔也杀死了莽古斯。贝尔在湖边找不到呼伦姑娘,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湖中,顿时,山崩地裂,形成两个湖泊,一个是今天的呼伦湖,一个是贝尔湖,乌尔逊河犹如一束银色的彩带将呼伦湖和贝尔湖连在一起。湖水滋润了草原,草原又充满了生机,羊群像片片白云在蓝天上飘荡;牛、马像颗颗珍珠撒满了绿色的草原。人们为了感念他们,就把这个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呼伦贝尔盟的名称,就是由这对情侣的名字结合而成的。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是蒙古语“哈溜”的音转,意为“水獭”; “贝尔”意为“雄水獭”,因古代这两个大湖盛产水獭,居住在湖畔的蒙古族牧民便以其古老的以动物名称命名湖泊名称的习惯,为两个湖泊命名。

兴安盟——兴安是满语,意思为小山(丘陵),在蒙语里是“大石”的意思,因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由雅克山、岳尔济山、雉鸡场山、吉里格山等群山构成。昭乌达盟——“昭”当“百”讲,“乌达”这里是“柳树”的意思。“昭乌达”就是“百柳草原”的意思。赤峰市撤盟设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乌兰察布盟——“乌兰”为蒙古语“红色”的意思;“察布”这里当“崖口”讲,乌兰察布就是“红色崖口”的意思。(现已更市)

锡林郭勒盟——“锡林”蒙古语译为“高原上的平野”,“郭勒”是河流的意思。锡林郭勒意思就是“高原上的河流”。

伊克昭盟——“伊克”蒙语,是“大”的意思;“昭”是“庙”的意思。合译为大庙。因有成吉思汗陵而闻名。鄂尔多斯市撤盟设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巴彦淖尔盟——“巴彦”是蒙古语译音,为富饶的意思,“淖尔”是湖泊的意思,合译为富饶的湖泊。(现已更市)

赤峰——蒙古语为乌兰哈达,是红峰的意思。宜有红山文化发源地之意。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乌兰哈达镇也为此意。

甘旗卡——19世纪末甘旗卡一带还是人烟稀少,地势宽阔,水草丰美的地方。当时为宾图王旗跟博王旗交界处,地带空旷,野生动物出没其间是以天然猎场,两旗猎人常到此地围猎,以猎无不获,满系猎物于鞍鞘(马鞍子上系的皮绳,蒙古语成甘珠嘎)出名,是甘旗卡名字的由来。

乌海——不是蒙语,是汉语缩名,乌海由乌达、海渤湾和海南三区组成,取字头缩拼即成。因乌海盛产煤,故又有“乌金之海”之美誉。

库仑——意思是家园或占地领域。库仑旗位于通辽市。

扎赉特——蒙古语,是蒙古族部落名称。扎赉特旗位于兴安盟。

根河——蒙古语译为“葛根高乐”,含意为清澈见底之河。根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

额尔古纳——蒙古语,意思为弯弯曲曲的河流,又意额尔古纳是蒙古语,意为“呈递”、“奉献”。额尔古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

敖汉——蒙古语,为长子、老大之意。敖汉旗位于赤峰市。

阿巴嘎——蒙古语“叔叔”之意。阿巴嘎旗位于锡林郭勒盟。

莫力达瓦——达斡尔语,意思是只有骑马才能翻越的山岭。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

巴林——蒙古语,军寨之意。巴林2旗位于赤峰市。(左旗 。。嘎嘎)

乌珠穆沁——蒙古语,意为葡萄山之人。乌珠穆沁2旗位于锡林郭勒盟。

鄂温克——鄂温克语,住在大山里的人们之意。鄂温克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

巴彦浩特——蒙古语,意思是富饶的的城。巴彦浩特镇为阿拉善盟公署驻地。

鄂伦春——鄂伦春语,山岭上的人们或使用驯鹿的人们之意。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

乌梁素海——蒙古语为“杨树之海”。位于巴彦淖尔市。

多伦——为蒙古语多伦诺尔的简称,意思为七个水包子,又称七星潭、多伦泊。位于锡林郭勒盟。

托克托——蒙古语脱脱转化而来,脱脱为明时西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的义子名。位于呼和浩特市

二连——蒙古语“额仁”的异译,意为幻景、斑斓之意。后也被汉语解释为连接中蒙两地的口岸。位于锡林郭勒盟。

翁牛特——蒙古语,神圣之意。翁牛特旗位于赤峰市。 小小。。嘎嘎

海拉尔——蒙语的大概意思是野韭菜。位于呼伦贝尔市。

鄂尔多斯——一说是蒙古语斡尔朵(宫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即宫殿群;二说,鄂尔多斯高原位于黄河南边,由乌日多斯演变而来。

满洲里——地名出现于1901年。在此以前满洲里一带地方被称为“布鲁给雅宝拉格”,汉语意为“喷泉”。满洲里考其词义是满族自称的译音,意思是从这里开始就是清王朝统治的领土了,即满洲以里。位于呼伦贝尔市。

阿鲁科尔沁——蒙古语阿鲁是山北之意,科尔沁的意思为弓箭手。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市。

喀喇沁——蒙古语,为守卫者之意。喀喇沁旗位于赤峰市。

克什克腾——蒙古语,是成吉思汗时所创设的近卫军的称号,简称克旗。克什克腾旗位于赤峰市。

和林格尔——蒙语即二十七家子。位于呼和浩特。

阿拉坦额莫勒——蒙古语“金鞍子”的意思。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驻地。

西拉木伦河——译为汉语为“黄色的河”之意。位于通辽市。

牙克石——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意为“要塞”。位于呼伦贝尔市。原名喜贵图旗,意为“森林”。

扎兰屯——是满语"扎兰\

云南元阳梯田自助游


蒙语地名的话比较容易,会蒙语的人基本都知道。不过有的地名并不是蒙语,就需要有学者专门研究。譬如额济纳、阿拉善、杭锦。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最西端,原本是额济纳土尔扈特旗。这个名字就颇有历史渊源。

额济纳在元代叫亦集乃。这个词写作aisin-a,读作idzine,是西夏语,意思是黑水。亦集乃城当时也汉译为黑水城,这里曾经是西夏的军事重镇,蒙古军队攻灭西夏就是黑水城北进入的。

清代,朝廷把额济纳划给土尔扈特部驻牧,因此设立了额济纳土尔扈特旗。

土尔扈特是torgag的复数,torgag在元代译为秃鲁花,意思是站岗的人,指担任皇帝宿卫亲军的质子军,这个是蒙语了。

阿拉善也有人在其他答案里提到,是贺兰山。但是贺兰山是什么意思呢。贺兰山是突厥语和汉语的复合词汇。贺兰是突厥语的ala,意思是斑驳,山是汉语。把alashan按照民间传说解释成屠宰,学者并不同意。

杭锦也是突厥语,qangli。是一个突厥部落的名字,在元代译为康里,原意是“有车的”。康里这个词在元代也写成qanglin或者qanggin,在《元朝秘史》记做康邻,在《元史》中记做杭斤,就变成了今天的杭锦。

这三个词的来源都是蒙古史学家亦邻真老师的研究成果。原本文章是用蒙文写的,由陈晓伟译为中文发表在《元史论丛》上。真是太好了。晓伟你倒是多译几篇呀……


pku小动物


我知道其中一个旗县的名字是怎么个来源。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阿鲁科尔沁旗是蒙古语,翻译过来就是:阿鲁,是山的北面,也是山的阴面;科尔沁翻译成汉语就是弓箭手,要是用简称的话,就是阿旗。

阿鲁科尔沁旗处于山区,从大的方面说,是大兴安岭的一部分,它这所以命名为山阴面的弓箭手,这里古时候是游牧民族的放牧场所,放牧的人都会打猎,古代的打猎最先进的武器就是弓箭,游牧的民族都是弓箭手。现在的阿鲁科尔沁旗的所在地是天山镇,天山镇北面有一座山,叫查布杆山,翻译成汉语就是枣山,早先年山上长满山枣树,因此而名,阿鲁科尔沁旗最初建旗,是在查布杆山北面的昆都,也就是现在的昆都镇。阿鲁科尔沁旗的南边还有一座山,叫天山,天山镇由些得名。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赤峰市东北阿鲁科尔沁旗部。东邻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南与哲里木盟开鲁县和赤峰市翁牛特旗交界,西与赤峰市巴林右旗、巴林左旗毗邻,北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接壤。面积14277平方公里。阿旗属于大兴安岭南端支脉,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阿鲁科尔沁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和文物佐证的就有5000余年,生活在这一热土的各代人民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春秋战国至秦时期,为东胡活动地域。汉至晋时期,是乌恒发祥地。隋唐时期,为契丹游牧地。辽代为上京道乌州。金代,为泰州属北京路。元朝,为辽王封地。明代,初为潢水兀良哈地泰宁卫领辖,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游牧于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呼伦贝尔湖一带的阿鲁科尔沁部昆都伦岱青率部迁居,始名阿鲁科尔沁,意即北方弓箭手。明嘉靖四十三年至崇祯三年(1546~~~1630年),隶属于“北元”察哈尔部。于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归顺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阿鲁科尔沁部设前后两旗,崇德元年并为一旗,称阿鲁科尔沁旗。崇德四年(1639年),隶属于昭乌达盟,由热河都统节制。民国前期,隶属热河省。民国22年(1933年)7月,阿鲁科尔沁旗沦陷,划归伪满兴安西省。1942年,隶属伪满兴安总省。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战败投降,8月16日,阿鲁科尔沁旗得到解放,结束了长达12年之久的日本侵略者残酷统治。1945年10月,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成立,隶属热河省。1946年6月10日,中共阿


吕洞宾


因为是内蒙古人,多数还是知道的,四王子旗,四子王旗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胞弟哈卜图.哈萨尔的第十五代系孙诺延泰,其有四子分牧而居,故称四子部落。四子王旗称谓由此而来。准格尔旗:


诚276086916


克什克腾旗翻译汉语是亲兵卫队的意思,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岳父家,赐弘吉剌部,设应昌路,元最后的皇帝元惠宗被明军击败,移都在达里湖畔的鲁王城,修龙舟,喜歌舞,最后舒舒服服的死在这片广袤的草原。


雪乡印象78309043


阿巴嘎旗汉语是叔叔的意思,据说是全国唯一一个用称谓命名的旗县。是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弟弟别力古台的后裔领地。地处锡林郭勒盟中西部,面积2.75万平方公里,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75公里。神秘的乌冉克部落繁衍生息在这里,草原类型成多样性,风光秀丽,地域广袤,民风淳朴。盛产多种畜产品,阿巴嘎乌冉克羊、僧僧黑马等非常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