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录取被内定?”统招生该何去何从

近年来,在考研圈内,“录取被内定”的情况越来越多。有这样一群人,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就能获得在国内知名高校读研的机会,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保研生。

什么是保研?

保研(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被保送者不经过笔试等初试一些程序,通过一个考评形式鉴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直接由学校保送读研究生。

身为考研党,相信推免生越来越多的传闻大家早已有所耳闻,有人不禁会问,推免生越来越多,会不会占用统招名额?统招考试会不会越来越难?

“我是统招考研党,我现在慌得一批”

“研究生录取被内定?”统招生该何去何从

教育部官方文件告诉你:

规则1:高校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

规则2: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保研比例一般为应届毕业生数的15%;在未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中,“211工程”高校保研比例为5%左右,非“211工程”高校为2%左右。

但是,经过计算,由于目前研究生招生还没有跟上本科生毕业的增长速度。(以2018考研为例,2018考研招生规模预计60余万,参考人数238W,毕业人数820w)于是,近年来高校接收推免生数量,部分名校推免生招收比例已经接近或超过教育部规定的50%。根据青塔公布的《2018年部分双一流高校保研率统计》得知,我国高校的带头大哥北大,预估保研率已经达到了53.40%。

你以为只有北大超过50%吗?其实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8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推免生数量达到1650人,占比50%,西安交通大学

2018年接收推免生数量达2100人,占比52.50%。纷纷突破了半数推免的大关。

“研究生录取被内定?”统招生该何去何从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这种笼统的大数据,并不能说明什么。那如果山西中公考研小编告诉你,某些专业已经关闭了对统考生的大门,你会怎么想?

比如2018年北京大学工学院、体院教研部、分子医学研究所、燕京学堂等院系100%招收推免生。而南京大学的数学系似乎“还嫌75%的推免率不够高”,根据南京大学官网数据,应用统计学专业开始100%招收推免生。

别急,还有一个更残酷的事实:越来越多的院校将获得推免名额。

2017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17年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予以备案的通知》文件。山西中公考研小编给你们总结了一下:在2017年共有新增54所高校获得了研究生推免的资格,全国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已有366所。万一在今年8月份,教育部又发布一批新增的推免院校资格...不要说不可能,就目前现在研究生扩招的趋势来看,完全有可能!

“研究生录取被内定?”统招生该何去何从

为什么高校偏爱推免生?

研究生研究生,顾名思义,重在研究二字。尽管专业硕士已逐渐占据半壁江山,然而学术能力依旧是院方和老师能看到最直观的效果,也是对学生最可靠的评价和期许之一。

我们都知道,相当一部分的统考生并不是为了学术而考研,而是为就业镀金,以备将来找个更好的工作或是延迟就业。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起一项关于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比例超过了70%。而这一点,导师们再清楚不过。

再看保研生,要么就是本科已经接触了四年知根知底是否适合做学术的学生,要么就是准入门槛更高的夏令营+推免程序。这下你明白,校方导师为什么更偏爱推免生了吧。

那么,推免名额增多了,考研的难度是否会飙升?

如果你不幸查到你的目标专业突然比往年少了几十个统考名额,那么恭喜你,你的考研难度增加了。但是,对于整体的考研环境来说,推免生的增加实际上只是对院校的热门专业及强势专业的考取难度有提升,而在整个考研环境总体上,并没有过多的统考难度提升。

有人会想,为什么我们这么辛苦的准备考研甚至二战三战,而和我们相差无几的推免生却不费多少力气就可以去名校读研?

保研不是当下努力就行,它是对前三年学习生活成果的总结。那些可以成功保研的人,本身就为此付出了更多于你的努力。太多人把当下当成了默认的起点,忽略了现在领先的人在此之前就已经努力奔跑了很久。

所以,无论是选择保研还是参加统考,努力都是达成目标的一个必经之路,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加油!考研儿!相信你们都是最棒的!

“研究生录取被内定?”统招生该何去何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