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鬧蝗災的時候人們不食用蝗蟲以度災年?

leecen163


理論上吃蝗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裡的根本原因還是投入產出的問題,跟之前那個為啥不捉魚捉野兔的題一樣。



之前有答友說,吃蝗蟲吃不飽肚子是因為蛋白質還是碳水化合物的差別,這倒真不是區別的事情,人家因紐特人只吃肉不也是過的好好的。所以,蛋白質一樣可以吃飽肚子,這毫無疑問啊,但是前提得有足夠的蛋白吃。


在自然界蝗蟲吃草,大魚吃小魚,老虎吃野豬,每一個營養級的轉化都是有限度的,簡單說就是,人吃了飯也不是都變成肉了,我們保持體溫需要能量,運動需要能量,甚至啥也不幹的時候大腦和內臟也要消耗能量。那蝗蟲吃了草也不是都變成蝗蟲肉了。這就是生物鏈裡面所謂能量流動的損失。


總的算下來,大概只有10%到20%的能量會流入下一級。就算我們把田裡的蝗蟲都捉回來吃了,還是不敵它們啃掉的莊稼多。饑荒還是一定會發生的。一山不容二虎其實也是這個道理,別看林子大草多果子多,但是能到老虎嘴裡的飯並不多。


再加上蝗蟲的活動性也是很強悍的,它們都是會飛的,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吃完一個地方就老老實實地等著你來捉,還沒怎麼反應過來呢,就到另外的地裡禍害去了。


當然,如果是迫不得已,我們人類還是會吃昆蟲的。這裡有個好玩的事情。我們都喜歡脆脆的口感,炸薯片,炸咯吱,炸油條,這種喜歡脆的口感並不是平白無故出現的,在《腸子,腦子,廚子》這本書裡有過一個理論很有趣。那就是這種偏好其實是為了幫助大家吃下更多的昆蟲,因為昆蟲的殼是脆的。OMG!是不是很顛覆。


當然了,今天來看,昆蟲還是很好的產生蛋白質的工具,比家禽家畜都高,祝大家未來吃蟲子愉快!


植物人史軍


也就是古代才會考慮這個問題,現代人吃蝗蟲吃的蝗蟲都不敢結對出現了!

聽網友說,去年山東濰坊鬧蝗災,蝗蟲還沒飛出濰坊地界就被抓光了!抓蝗蟲的人烏央烏央的,簡直比蝗蟲都多!


不少人在蝗災時還能賺大錢,因為蝗災的蝗蟲都是純野生的,絕對能賣100一斤的,漫天遍地的蝗蟲,那不是蝗蟲,那是人民幣啊!

在山東等地,蝗蟲養殖已經是超級賺錢的新興農業模式了。從4月初到11月中下旬,能養3~4茬螞蚱,一畝地一年淨賺3萬~5萬。一畝地三五萬,養十畝蝗蟲,比白領掙得多多了!

現在蝗蟲的價格,少說也要20塊錢一斤,有時候能賣到50塊錢一斤。有的蝗蟲養殖戶,年產量達18萬斤,這就是500萬的收入啊!這哪裡是蝗蟲,明明就是黃金啊!

我們老家農村沒有出現過蝗蟲災害,但是經常出現豆青蟲成災。去年夏天,豆青蟲收購價20一斤,全村人都去捉蟲子,當年大豆產量並未出現減產。

到飯桌上一看,你發現蝗蟲身價一點不輸給小龍蝦。飯館裡,一盤炸蝗蟲30多,放在電商平臺,一斤炸蝗蟲最貴賣到350元以上。


古代如果吃蝗蟲,可不可以起到防災減災的作用?

答案可能很讓人失望,效果很有限。

捉來的蝗蟲,大部分會被扔掉,少部分炸一下烤一下當零食吃,不頂飽,還得再吃飯。

我給學生上課時講過這個笑話,

小明愛吃魚,爸爸大明摳門不給買,於是小明又一次故意讓大明撿到一條魚,回去父子倆好好吃了一頓。小明故技重施,大明撿到魚直接扔掉“這麼一條魚,害我一頓飯多吃了一斤大米!”

這個笑話告訴學生,魚和大米是互補品,配合起來才好吃!

蝗蟲也一樣。吃蝗蟲,可能消耗更多糧食。

更重要的是,收穫不到糧食,收到了蝗蟲,蝗蟲是活物,無法長期保存。過一段時間,蝗蟲都放壞了,糧食也沒有了,那麼我們只能餓肚子了!

類似的事情還經常發生在遊牧民族身上,他們養到位牛羊,遇上雪災風災等災害,大片死去,你以為能吃肉嗎?不能!因為那個時代沒有冰箱儲存,也沒有大量的鹽做臘肉,基本全扔掉了!


歷史知事


蝗災過後的災年人們為什麼不吃蝗蟲度過饑荒,這個問題看似問得有水平,其實缺少思考在邏輯上經不起推敲。蝗災發生時有如龍捲風,來時迅猛破壞力強,停留時間短。再說蝗蟲經過只吃葉子,一切綠色作物的葉子被吃精光。

知道了蝗災的特點不難發現,蝗災引起的饑荒不在蝗蟲經過的時間段,而是蝗蟲過後糧食作物長不出來沒有收成的下半年。蝗蟲經過時一般家家都有上年的儲備糧,待陳糧吃完蝗蟲早飛走了。

蝗蟲來得快走得快,由於數量大密度大,破壞力極強。人們急於想辦法滅蝗,抓蝗蟲吃還真不是當務之急,除非餓得實在沒有任何東西吃了,才會用蝗蟲臨時充飢。背定也有人吃過,問題是蝗蟲經過的時間很短,想吃也吃不了幾天是吧?

等到蝗災過後幾個月真正收不來糧食出現大饑荒的時候,蝗蟲早沒影蹤了,到哪裡去吃?有句諺語叫“久旱之後必有蝗災”,試想一下久旱之後能供蝗蟲吃的綠葉也不多啊,是不是蝗蟲很快吃完就走了?

另外蝗災吃蝗的問題,與水災吃魚度饑荒的荒諺邏輯一樣,沒有經歷過的人站著說話不腰疼。54年我們老家發洪水倒堤,房屋農田被淹人們臨時住在江堤上。聽母親說魚自己跳上岸跳上船不用抓,開始吃兩天還覺得新鮮,但接著再吃就腥得人翻江倒海地往外吐。

54年吃魚吃病了很多人。誰都知道魚是不能當飯吃的,想必蝗蟲不當飯吃再很好理解了吧?現代人之所以用油炸蝗蟲當美味,那時因為現在的日子太好了,山珍海味吃膩了換個口味吃吃。

新手分享答題紅包的請私信我聯繫。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千萬只蝗蟲不知從何而來,伴隨著雷鳴般的嗡嗡聲,鋪天蓋地的襲來。蝗蟲食性很雜,其所到之處猶如龍捲風掠過,赤地千里,寸草不留,糧食顆粒無收。

“飛蝗蔽空日無色,野老田中淚垂血.”,形象的描繪出了百姓面對蝗災時的無能為力,只能垂淚帶血暗自嘆息。蝗災過後,餓殍遍野,嚴重時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景象,令人不忍直視。

也許有人會說,油炸蝗蟲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尤其是天津人的油炸蝗蟲是當地有名的風味小吃,開了變廢為寶的先河。那麼百姓遇到蝗災,為什麼不吃蝗蟲度災年呢?

我認為,古代早有蝗災過後食蝗蟲的記錄,只是蝗蟲亦是杯水車薪,無力滿足災民的生存需求。

下面我就來聊聊有關蝗災的歷史吧。

一,古代關於蝗災過後,百姓食蝗蟲的記錄。

“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蝗災是中國三大自然災害之一,一直陪伴著中國歷史的發展。中國自古就頻發蝗災,甚至元朝爆發的頻率為每1.6年一次,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古時認為蝗災是天意,百姓尊蝗蟲為蝗神不敢食之,只有祈禱上天寬宥保其度過難關。中國第一個敢吃螃蟹之人是唐太宗,相傳貞觀年間,蝗災嚴重,唐太宗視察災情後大為痛心。他猛地抓住幾隻蝗蟲生而食之,並大聲疾呼“​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百姓聽聞李世民生食蝗蟲,也紛紛效仿食蝗蟲充飢,從而開了災年食蝗蟲的先河。

史書也曾記載,唐朝德宗年間,東自海,西盡河隴,蝗災過後顆粒無收,百姓捕食蝗蟲為食。他們將蝗蟲蒸熟後,曬乾去其翅而食之。所以說,蝗災過後食蝗蟲古已有之。

二,食蝗蟲並不能滿足災民的生存需求。

形成蝗災的蝗蟲是飛蝗,並非是我們幼時捉來烤著吃的草蝗。它們飛行速度極快,過境只需幾天時間,就會赤地千里席捲而去。

蝗災爆發時,百姓大多急著滅蝗,減少損失,無暇顧及捕蝗。等到想起時,蝗蟲早已極速遠去了。如果真想以蝗蟲為食,也許要開車緊隨蝗蟲的步伐了。

即使百姓捕捉到了大量的蝗蟲,也只能用鹽醃製食用。如果醃製的鹹了,只能當做鹹菜食用,如果醃製的淡了,蝗蟲就無法長期存放。古時雖有民間冰窖,災民連飽腹都成問題了,哪有能力購冰冷藏蝗蟲呢?這真的是天方夜譚了,也只有皇家才有大型的冰窖能保鮮食品吧。

蝗災剛過時,還不是災民最難熬的日子。災民手中還有些存糧,他們還是以糧食為主食,蝗蟲吃多了也會體弱反胃的。畢竟人體最需要的是糧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而不是蝗蟲富含的蛋白質,蝗蟲不能提供人體必需的營養。就像我們現在油炸蝗蟲確實美味,我們也是偶爾品嚐一下,可以當做零食,誰也不會長期食用。

等過幾個月,災民手中的糧食吃完了,才到了災民真正難熬的日子。這時蝗蟲已經捉不到了,即使災民儲存了蝗蟲,不是已經消耗殆盡就是已經腐爛變質了。災民餓極了,啃食樹根,吞食觀音土,甚至有易子而食的殘劇發生,其慘烈的場面真的不忍贅述。我認為,即使蝗災過後災民食用蝗蟲,也無力保證災民度過難關。

三,我國與蝗災抗爭的歷史。

蝗字從皇,皇亦王也,所以蝗蟲是害蟲之王。我國最早的蝗災記錄,始於春秋時期的公元前707年。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應該也早就有蝗災出現了,因為在殷墓中曾出土過玉蝗蟲的掛件,可見蝗災應該和我國的農業歷史並行,只是缺失了記錄而已。

古人認為蝗災是天意,是上天對君主失政的懲罰,所以不能控制,也無需治理,蝗蟲就是蝗神。只要君主修性養德,感動上天,蝗災就可過去。直到唐太宗生食蝗蟲後,人們才開始捕食蝗蟲。唐開元年間,宰相姚崇大力主張滅蝗,唐朝開始了捕食蝗蟲度災年的歷史。

到了宋神宗年間,為了防止災民暴亂,更有捕捉蝗蟲到官府換取銀錢的政策。我國與蝗蟲鬥智鬥勇的歷史直到現代,才日漸稀少。

現代,我國使用農藥或是生物製劑消滅蝗蟲,其次從根本上改變蝗蟲的生存環境。根據蝗蟲的屬性,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很少發生蝗災,我國就大力改變蝗災頻發區的生態環境,遏制蝗蟲的卵化,減少蝗災的爆發頻率。

經過我們多年的努力,我國蝗災的爆發頻率已經日漸稀疏了,即使偶有小規模的蝗災爆發,我們亦不用食蝗蟲度災年,國家儲備的糧食足夠我們食用,國家就是我們堅強的後盾。

我們期待,隨著科技的進步,蝗蟲只是我們餐桌上的美味,而再無蝗災爆發。




歲月靜好一世晴天


誰說鬧蝗災時大家不吃蝗蟲?壹周君查過資料,在中國有記錄的幾次大饑荒中,大家都在吃蝗蟲。只是,人在餓的時候,最需要的應該是碳水化合物,是糧食,而不是蛋白質,這樣只會越吃越餓😁

還有,蝗蟲所到之處,只會寸草不生,你想隨時隨地吃到蝗蟲,就要跟上它們遷徙的速度。否則等到莊稼被啃光了,蝗蟲也飛別處去了,你只能吃觀音土,啃樹皮。

至於題主問到的,為什麼現代人不吃蝗蟲?這個就是偽命題啦。首先,沒有人為了蝗蟲富含蛋白質就要吃它,其它更健康、更正常的食材多得去了,而且蝗蟲吃多了也不是好事,容易吐綠水👌

至於鄉間野味飯館都有蝗蟲這道菜,還有專業的蝗蟲飼養戶,這個倒是實話。因為當不了主食,作為個零嘴,蝗蟲也還是有存在意義滴!

蝗蟲,也叫螞蚱,中國人吃蝗蟲的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就生吃過蝗蟲,為百姓除害做表率,他的舉動也讓老百姓依葫蘆畫瓢,將害蟲變成了盤中餐。

在北京、天津兩地,老一輩的人非常愛吃蝗蟲,天津衛還流行著一句歇後語,"烙餅卷油炸螞蚱——夾(家)著吃去吧”。而在泰國,“油炸飛蝦”這道菜人盡皆知,東亞飛蝗更是被列為“21世紀安全綠色食品”。

好啦,是時候秀出大家吃蝗蟲的決心啦!

最出名的——雲南十八怪,三個螞蚱一盤菜!

蝗蟲(螞蚱)用熱水燙一燙,去翅,然後在油鍋裡慢慢煎黃,加香油、花椒煸炒即可。咬上一口,清脆中還有一股青草的芬芳😁

而在北方一些城市的燒烤攤上,“烤螞蚱”的受歡迎程度絕對不遜於小龍蝦。炒上一盤,喝上幾杯小酒,爽!

最後,想要嚐鮮的童鞋,壹周君推薦萬能的某寶,有幾百家店鋪售賣各種蝗蟲的美食產品。一般是每斤50元—100元之間,最貴的進口蝗蟲買到了每公斤300元以上。

果然是吃害蟲的成本比較高😁


武漢壹周


蝗蟲是肯定會被災民拿來吃的,食不果腹的災民在絕望下,無論草根、樹皮、觀音土,甚至人肉都會去吃,更何況是隨手可得的蝗蟲了。


蝗災是一個歷史性、世界性的農業災害難題,我國古代史書對蝗災的記錄多得數不勝數,並且總結出了“久旱必有蝗”的經驗。除了我國,以色列、北美等地的農業主產區也飽受蝗災侵襲。不同於田鼠、麻雀、野豬等動物,它們只吃部分農作物果實,頂多只會造成減產。可一旦發生蝗災,密密麻麻的蝗蟲遮天蔽日,所過之處不僅是莊稼絕收,連草杆、鮮花、樹葉都吃得乾乾淨淨、一概不剩。



面對蝗災,唐玄宗李隆基就曾經以皇帝的身份,率先帶領災民吞食蝗蟲度過災年。當然,古代的時候食材、調味料不像我們現在這樣豐富,可能也就簡單的把蝗蟲放火上烤一下,或者乾脆直接活蹦亂跳的就生吃了下去,畢竟對災民來說重要的是填保肚子活下去,味道方面誰也不會太去在意。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在無所不能的中國廚師面前,全世界都氾濫成災的小龍蝦,在我國愣是被吃成了要靠水產養殖供應,更別提小小的蝗蟲了。尤其是近些年綠色野味型的食品導向,加上醫學專家對蝗蟲醫營養價值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廚師們煎炒烹炸、油燜串烤的十八般廚藝下,蝗蟲終於完成了“蟲”生蛻變,登上了酒席餐桌的大雅之堂。哈哈!!!不說了,小編也要去買點嚐嚐😄😄😄


竹山清溪澗


在我國的歷史中,蝗災一直是一種很可怕的災難,在農耕年代裡,人們的生存手段單薄到了極點,絕大多數人是靠種田為生的,對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如果種的莊稼出現了問題,那將會直接威脅到他們的生存。

這個時候,蝗災就成為了一種人們避之不及的災難,當糧食都被蝗蟲吃掉後,死亡的危機將會籠罩在許多人的心頭,這個時候可能大家就會感到疑惑了,既然莊稼都被蝗蟲吃掉了,那有著那麼多的蝗蟲,為什麼人們不以蝗蟲填飽肚子,好度過生命危機呢?

在現代一直有一道美食令人垂涎欲滴,這道美食就是炸蝗蟲,在油的煎炸下以及加入各種配料之後,以往令人避之不及的蝗蟲就會變成一道可口的美味,這也因此帶動了一個產業鏈,促就了很多專門捕食蝗蟲為業的人。

古代吃蝗蟲的案例,以及因為食用方法使人們不想吃蝗蟲的原因

如果從我們現代的角度來看,有著這麼多蝗蟲的存在,古人應該是感受不到餓死危機的,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蝗災確實成為了很多人頭痛不已的大問題。

首先我們有必要說一下,古代是有吃蝗蟲案例的,在李世民在位年間,某些地區就遭遇了巨大的蝗災,在這個危急存亡的關頭,李世民為了讓百姓們渡過難關,他就對著百姓們親自吃下了蝗蟲,在他的帶動下,百姓們才開始食用起了蝗蟲,才度過了一次巨大的難關。

但是在那個年代來說,吃蝗蟲卻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不要說是古代了,就算在現代,吃蝗蟲也是很多人都受不了的。

不過那個年代和現在不一樣,如果真正遭遇到蝗災、面臨生存危機的時候,人們是不會在意這些細枝末節的,而真正使人們不願意食用蝗蟲的原因,最主要還是口味的問題。

在古代,其實就已經出現油炸食品了,不過那個時候人們是沒有想到要把蝗蟲放在油裡炸的,即便有人想到了這個方法,他們也沒有條件這樣去操作,當糧食的日常食用都出現問題的時候,誰又能拿出這些油來炸蝗蟲呢?這首先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在蝗蟲這道食材上,最重要的就是油炸方法,只有使用油炸方法才能使它完成一個完美的蛻變,才能成為人們桌上的一道食用珍品,如果不使用油炸的話,能真正吃得下蝗蟲的人,基本上是沒有多少人的。

古人飢不擇食下,沒有吃蝗蟲的原因

不過真正餓到了極點的人,他們可不會在乎這個問題,在危急的關頭,他們土和樹皮都是吃得下的,更何況是一個蝗蟲,而他們之所以沒有吃蝗蟲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沒來得及吃蝗蟲就已經不見了,當蝗蟲剛降臨的時候,其實很多沒吃過蝗蟲的人,都礙於心理問題,不會第一時間抓蝗蟲食用。而當他們的糧食都已經出現問題,他們想抓蝗蟲吃的時候,龐大的蝗災早已經轉移陣地,前往了莊稼豐美的地方,這個時候他們想抓,實際上已經遲了。

第二個原因也非常簡單,當鋪天蓋地的蝗蟲消失,人們想抓蝗蟲的時候,實際上人們的體力活動是跟不上他們的消耗的,那時候可能會剩下一些蝗蟲沒遷移,但根本不可能那麼容易抓獲,人們與其花費著大量時間、消耗的大量體力地去抓獲那麼幾隻蝗蟲,其實還不如啃樹皮來得消耗少,能填滿飢餓。

所以說這就是古代饑荒年間人們沒有選擇通過吃蝗蟲解決問題的原因,首先古代的蝗蟲食用技術並沒有現在這麼美味,然後是蝗災時期人們錯過了完美抓獲蝗蟲的時機,最後是蝗蟲大規模離去時人們失去了食物補充和體力抓獲蝗蟲,如果不是這兩個原因,在生死存亡關頭下,誰又有資格挑食?古代大災荒時期,人們啃樹皮、吃觀音土、易子而食可不是說著玩的。


孤客生


在中國人的食譜上,天上飛的,地下跑的,但凡能叫出名字的,幾乎沒有不能吃的,這蝗蟲,在當下就由於和蜂蛹一樣同屬高蛋白之列,受到了一批人的青睞!(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但是現在的人們面對蝗蟲,更多的是享受那一種在入口時產生的快感,當然吃的多了也會產生飽腹感;還有一些嚐鮮者可能會產生“難受感”,高蛋白不是誰都能駕馭的了得,搞不好臉腫得像個發麵球一樣,慘不忍睹。

古代的人們可就沒有那麼幸福了,基本上面對蝗蟲時,都是餓殍滿地,慘不忍睹,因為古代不叫“蝗美味”,而叫“蝗災”:蝗蟲過處,寸草不生。

在古代農業社會,連草都不生了,那就只剩下餓死的人了,人們都靠耕地生活,自然可以想見收成的不如意。

不僅就有人要問了:“既然肚子餓,為什麼不抓蝗蟲來吃?”人在餓急了的情況下,同伴都敢吃,難道還有人類不敢吃的小蟲子嗎?當然不是,其實人類一直有吃蝗蟲的習慣。

只是出於一些特定的原因,無法大規模持續推行罷了。


首先,由於科學水平的限制,古代的人不怕人,但怕神,他們認為蝗蟲就是老天爺派來懲罰他們的,因此,在吃蝗蟲這事上,心有餘悸,不敢捕之吃之。

其次,就是克服了心理障礙,吃蝗蟲面臨的難題也不小,古代的蝗災往往不是持續性的,蝗蟲對於莊稼的破壞性短促而激烈,一遍過一掃光,也就是說吃完就飛走了,基本不做長時間的停留,留給人們抓捕的時間很短,也就不可能保證一日三餐的供應。

第三,即使足量蝗蟲吃了不走,能夠抓到足量的蝗蟲,一日三餐的食用也是個大問題,先說高蛋白過敏的問題,嚴重的高蛋白過敏是要死人的,這會加劇人們對於蝗災是上天派來懲罰人類的認識。


再一個蝗蟲這玩意雖然高蛋白,但熱量的確不高,並不能產生應有的飽腹感,長期食用,身體肯定出問題,何況也不可能長期食用。

基於以上三個原因,鬧蝗災吃蝗蟲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歷史三日談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個偽命題。

首先,古代人是吃蝗蟲的,當人餓到一定程度,別說是蝗蟲了,什麼野菜、樹葉、樹皮,只要是能往嘴裡塞的,肯定都會吃,當然也包括蝗蟲。

古人食用蝗蟲的例子,史書中也有記載。

《舊唐書 五行志》有記載:

唐德宗興元元年(公元784年)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蒸曝,揚去足翅而食之。

《新唐書 五行志》同樣記載:

唐德宗貞元元年(公元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群飛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葉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殣枕道。民蒸蝗,曝,揚去翅足而食之。

而在災害嚴重的1942 年,《新華日報》也曾做過“蝗蟲好吃”的報道,鼓勵大家用蝗蟲來充飢。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問,蝗災時吃蝗蟲好了,為什麼還會出現饑荒呢?

其實,蝗災真正的可怕之處,並不是蝗蟲經過之時,而是蝗災之後糧食作物長不出來的那一段時間。

發生蝗災的時候,其實大家還是有存糧可吃的,因為蝗蟲破壞的是莊稼,但並不是存下的糧食,而蝗災發生時,大家也只是保護莊稼,並不會去考慮食物的問題。

再說,蝗蟲經過的時間很短,想吃也吃不了幾天。當時又沒有冰箱之類的強力保存機器,就算真的未雨綢繆去大量抓蝗蟲,也不會保存太久,就不能吃了。

可能有人會說用鹽醃製保存,呃,古代的鹽其實並不便宜,很多人可能並買不起這一數量的鹽,因此也是不成立的。

蝗蟲來得快走得快,由於數量大密度大,破壞力極強,基本能把莊稼在內的植物一掃而光,而這一批莊稼被破壞,糧食也就出現了斷檔,當家中的糧食吃完後,也就出現了饑荒。


公共食談


是不是經常看被譽為“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爾的《荒野求生》?節目看多了才會有“不吃蝗蟲度災年”的疑問吧。

不是每個人都是貝爾,不是每個人都有做食物鏈頂端男人的勇氣。那些現代人對“吃”、“食材”的理解,已經遠超古代人,他們不以食用蝗蟲以度災年是有多方面原因掣肘的。

醫療技術不可同日而語

古代鬧蝗災時,古人並沒有第一次吃螃蟹的勇氣,雖然本來糧食就極度缺乏,鬧了蝗蟲災更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儼然食不果腹。但是,捱餓等死,總比“吃毒藥”立馬斃命好吧!

蝗蟲雖不及毒藥,但對於古人的見識來說,沒有人吃蝗蟲,誰也不願意第一個吃,即便有人吃了,不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承受吃蝗蟲、吐綠水的“後遺症”。

那時的醫療技術又不發達,一場小感冒都可能奪去數人的性命,吃了蝗蟲,保不齊會拉肚竄西,鬧肚子本無可厚非,但他們又沒有藥物及時治療,況且他們還要搶時勞作,身體扛不住了,拿什麼去拯救來年的豐收,耽誤了農時可是要命的事。

沒有五星級的製作手藝

美國曾一度亞洲鯉魚氾濫,世界上有的地方,甚至龍蝦、螃蟹氾濫成災,對我們來說,這很難理解。

雖然這些事與古時的蝗蟲災害的事情不太相同,但某種程度上講,性質十分相似。

現在的美國人不吃鯉魚也餓不死,只是時代變了、環境變了,食材的製作工藝變了,他們找到了更多好吃的東西,並烹為美食。

而古代的人們不吃蝗蟲可能會餓死,不是他們不想吃,是他們吃不到、吃不下去。蝗蟲鋪天蓋地而來,一場明目張膽的洗劫之後,猶如行軍蟻過境,慘不忍睹,上百萬、上千萬的蝗蟲襲來,人們躲還不及,怎麼會去抓,況且工具有限,並不好抓。

即便政府下令人們對蝗蟲實施大規模抓捕,但問題又來了,怎麼長期保險呢?糧食可以存一年不變質,蝗蟲能保存一年嗎?

退一步講,政府派兵剿滅蝗災,抓獲大量蝗蟲,那麼這些普通老百姓怎麼吃,沒有製作手藝,最主要的缺乏“炸著吃”的原材料,糧食都快吃不上了,哪裡來的非轉基因植物油!

所以說,古人在鬧蝗蟲災時不食用蝗蟲以度災年,有諸多方面的原因掣肘。“敬畏生命”掣肘他們不要隨便吃異物,“製作手藝”又掣肘他們對蝗蟲難以下嚥,而“保鮮問題”卻一直掣肘他們不可能以度災年。至於其他原因,總結來說,蝗蟲常有,而孜然不常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