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惯性左右着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受到惯性的影响,比如在汽车上,如果汽车加速,那么人们的身体会向后仰;如果汽车减速,人们的身体就会随着惯性向前倾。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在交际和交往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跟着惯性思维走,而懒得再去思考和重新认知。这样子能够帮助我们有意识地避免一些东西,比如悬崖危险,不会太靠近;不要长时间地盯着一样东西,否则会出现眩晕等。此外,当我们需要进行重复操作的工作或者任务时,这种惯性思维也是有益处的,“熟能生巧”,我们能够凭借熟悉的动作和思维来更好地完成相关的工作。

别让惯性左右着你

但是,惯性思维带来的思维定势也会严重阻碍我们的思考和创新,因为这种惯性思维带来了一种不费力的讨巧方式,很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惰性。而且,一旦不再思考,就会形成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思维习惯。当出现新的问题时,墨守成规的思维惯性无法及时进行变换,使人们陷入经验的怪圈,导致不能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难以涌出新思维,作出新决策。

清朝时的“闭关锁国”就是让“天朝上国”的思维惯性麻痹了自己,以为国家一直是最强大的,无所不有,不肯接受外国的新事物、新技术,导致了被侵略者炮轰国门,被迫开始改革和革命。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固步自封显然是不可取的。事物一直在变化发展之中,我们不应该让惯性思维左右自己,不要以自己的老经验去处理新情况,而是应该转变思维观念,勇于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活到老,学到老”。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发现中老年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勇于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不仅会使用手机打电话、发信息,还会上网查看新闻,甚至发微信和朋友圈,他们对于可以随时随地地用手机和电脑跟亲朋好友联系而欢喜不已,他们没有因为自己老了就不再学习新知识,他们敢于接受时刻变化的世界,并为接触它们而乐此不疲。

另外一种则是拒绝这些新奇的东西,他们一直待在自己的王国里,从不接触网络、电脑这些东西,打电话时宁愿使用固定电话也不用更加方便的手机,他们认为自己与当今的世界格格不入,也不可能学会这些看似很难的事物,他们总是陷于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所以接受不了这个充满新鲜事物的新世界。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遇到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对此我们不应该存有畏难的情绪,因为自己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打破惯性思维的意识,学会换个角度思考,不要让惯性思维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