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父亲

当年的父亲

当年的父亲


在我刚刚吃饭听歌的时候,同样跟我一块吃饭的父亲倒是拿出来他在什么软件上的K歌让我去听,说,你听听我唱的怎么样。言外之意恐怕是他唱的比我听的歌要好听得多,而我听的歌却是当年周杰伦的分裂和一路向北。分裂这歌的歌词写的勉强还行,曲调却是很耐听的,它反反复复在其中酝酿着一种心情,就是大周当年一直高考考不上大学无比失落的那种心情。至于听我爸唱的一首半的老歌,倒是充满了一个有点表现欲的老男人非要坚持着把一首老歌唱完的心情。听完我爸唱的一首歌我只想评价说,爸你竟然没多少错音的把一首老歌唱完了,真是老骥伏枥,历久弥坚,而且此心可感。当然,最主要的是我爸到了这种年龄和这种音色,还是不要唱走过咖啡屋和记事本这种情意绵绵的女声歌曲比较好。不过,他毕竟是时不时的在唱了。

而且他也很有表现欲的把他唱的歌曲拿给我听了。像这种爱表现的事儿,我爸算是一直在做。他年轻时候爱在人堆里说历史、说地理人情、说狂话侃大山啊,爱在人堆里发一些有点偏激的评论啊,高声说一些怪异的、或者自以为有学问的话让不认识、至少没那么熟识的人们去关注他啊,这很多事,他都在做。或许是因为一直活的不如意的缘故,或许是因为一直没太多可以好好表现自己、或者发泄自己的机会,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人总是要秀一秀自己的存在感的。而我父亲有些时候刻意追求的存在感,倒是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感叹、反感、甚至伤心。比如我妹妹在没结婚之前,就曾对我父亲的某次演戏式的自称自赞觉得非常可怜。因为,她觉得她看到了演戏背后的人内心的悲酸。

而说起来,当年的父亲或许也是个有追求的人的。他有自己喜欢的女人,我似乎也见过他之前写的一些情诗,但最终他所能娶到的,只是一直让他觉得不合心意的我妈妈,然后去年他们也终于离婚了。而我父亲当年在家里没钱没粮食继续上学之后,也就辍学做一些让年轻人烦厌的工作。后来他一直自学英语,但学的效果似乎没有那么好,虽然他后来千八百里的跑到外省去找过他的所谓的老师。他也学歌曲,他有不少的音乐杂志,前几年一直还留着,但或许去年一股脑的被我妈妈当废纸卖掉了。他的学音乐和学英语并没有带给他意外的成功,只是让他成为了一个农村的民办教师。他在教师这个职位上做的还不错,托托关系后来就能够转正了,但他结婚后家里还是一直没钱,于是也就放弃转正、甚至放弃教学这条路了。至于后来,他就慢慢的去做货车司机,这几年趁着一些西风东风也算是有些时来运转,只是,这几年的他,慢慢又喜欢来点找刺激的折腾了。

我小时候对父亲这个名词是有点淡漠的,因为他出去了好几年都没有回来。至于后来,因为父亲对我学业的一直关注,我倒是对小时候自己觉得学识丰富的父亲感觉如此崇拜和畏惧的。因敬生畏,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孩童对于父亲的心情。不过这敬畏的心情随着自己的越长越大、然后心思逐渐混沌无为,就越来越不将父亲和父亲的话放在心上了。他对于我,应该有很多的挫败感。于是这两年他的追求自己的快慰甚至放纵式的解放,或许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年的父亲,或许是坐困愁城的。因为真的没有更多的才干,也没有太多的能力,于是很多时候都没有什么出头之路。他在开货车这件事上不停的折腾,终于也从四轮车后来折腾成能开自己买的半挂车,他在如今,至少在村子里,还算是一个能挣钱的中老年人了。当然这挣钱的时间有可能持续不了太久,所以如今的他对于他自己也有一些规划。想一想,我倒是没有在太多方面能够怎么帮助他。而且,我自己的日子过得也的确有些紧巴巴的呢。

当年的父亲,给我的印象是,他是一个有一定学问有一定见地的人,喜欢搜集一些大众化的知识,有些古板,人还算挺细心精明。对于生活有一些抱怨,不过对家里人他也算是任劳任怨了。当然后来这些印象慢慢的,有些轰毁,有些变化,有些他身上的缺点被发现,他的一些错失和不太好的隐私被我知觉。于是,我如今就没有小时候那么尊敬畏惧他了。父亲从之前到现在给我的印象,竟然会因为太熟悉而逐渐模糊了,不过没那么尊重的感觉却是慢慢的在持续。而自己也忽然想到,就像现在的我对现在的父亲慢慢的没那么因敬生畏一样,我的小儿子想想会不会在长大后也会变得跟现在的我一样,对他的父亲的感觉从敬畏慢慢的也转变为觉得自己父亲并不怎么样。因为我身上的毛病,似乎要比自己父亲要多的多。而且,我的小孩子似乎还在重复着当年我走的对父亲感知感受的那条老路的。因为这小子,我也已经有两三个月没有好好联系、看到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