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利促進大民生——雷家河水庫工程建設紀實

小水利促進大民生

——雷家河水庫工程建設紀實

小水利促進大民生——雷家河水庫工程建設紀實

圖為施工現場

項目名片

雷家河水庫工程位於嘉陵江一級支流南河的左岸支流雷家河中游河段,屬利州區大石鎮綠化村與龍潭鄉建設村交界處,是一座以農業灌溉、鄉村人畜供水為主,兼有生態功能的中型水利工程,同時也是市城區重要的應急備用水源。總庫容為1400萬立方米,由樞紐和灌區兩大部分組成。項目總投資約5.6億元,預計2019年底建成並投入使用。

項目建成後,不僅可為8個鄉鎮(街道)、33個村共計5.02萬畝耕地提供灌溉用水和3.21萬居民提供生活用水,而且每年可向市主城區提供應急供水144萬立方米。此外,還能發展城郊生態康養旅遊產業,帶動周邊區域群眾脫貧奔康,實現“依庫帶鄉融城、依庫增收致富”的綜合效益。

形象進度

雷家河水庫樞紐工程主體為“三洞一壩”,於2016年12月2日開工。截至目前,放空(導流)隧洞509米全線貫通,取水隧洞掘進425米(共計878米),溢洪隧洞開挖250米(共計320米)。大壩開挖土石方20.5萬方,齒槽開挖完成,開挖基礎245米,澆築、灌漿完成118米,灌漿平洞襯砌澆築完成,邊坡支護6500平方米。臨永圍堰填築完畢(填築至578高程,共填築土石方7.7萬方)。抗滑樁施工完畢。龍爪子壓腳回填6.8萬方。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6647萬元(含移民投資),佔樞紐工程投資的46.6%。

現場特寫

眾志成城 夜以繼日築大壩

19日下午,記者隨同利州區湖泊管理局工作人員,翻越綿綿群山,沿著崎嶇的山路來到了雷家河水庫建設施工現場。

河道內臨時、永久結合的圍堰拔地而起,高程578米。大壩上數十名工人忙忙碌碌,現場機械施工聲音轟轟隆隆,運輸車輛來來往往,汽車喇叭聲、施工機械聲、鋼鐵碰撞聲、工作人員的喊聲……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彙集出一首美妙的交響樂,驅散了細雨帶來的涼意,現場呈現出熱火朝天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們現場正在進行注漿防滲施工作業,主要是為了防滲。”項目管理公司現場負責人王磊告訴記者,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各項工程建設進展順利,目前已完成總進度的50%。接下來,他們將繼續按時按質進行施工,確保今年9月下旬前完成大壩578高程以下基礎砼澆築、固結和注漿防滲,開始大壩填築,12月底大壩回填至570高程。

在施工現場,記者採訪了利州區湖泊管理局副局長李政權:“作為業主單位,你們是如何確保工程按質按量順利推進?”

李政權雖略顯疲憊,但仍然激動地說,汛期已至,為了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建成雷家河水庫。他們倒排工期,實行“三班倒”工作法,不分週六、週日,不分晝夜連續施工。現場有管理單位現場指揮、監理單位監督質量、施工方組織施工,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未來將繼續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吃苦耐勞的務實精神繼續做好水庫建設工作,確保工程建設順利完成。“我們時時督促參建各方牢牢鎖定工程建設的關鍵節點,倒排工期、順排工序,科學施工,確保嚴格按照工程質量要求有序推進。”李政權說。

他還告訴記者,當天還是心牆基礎澆築驗收的日子。

據瞭解,瀝青混凝土心牆是整個大壩工程的關鍵和核心部分,直接關係到大壩的蓄水和運行安全。現場驗收的通過,將標誌著雷家河水庫大壩施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通過現場查看,心牆齒槽整體質量滿足設計與規範要求,符合驗收條件。”利州區水務局質監站站長趙陽說,接下來他們將繼續加強監管,確保工程質量達標。

推進措施

按質按量順利推進

雷家河水庫工程建設管理體系健全,從行業主管部門、質監站、跟蹤審計等部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保證該工程質量、進度和安全。

作為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少敏掛聯的省重點項目,他多次到項目施工現場實地調研,現場辦公,研究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他強調,市、區相關部門要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工程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密切配合,精心組織,加大支持力度,切實為項目建設搞好服務,積極主動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全力確保工程建設安全、質量、進度和資金。

為此,利州區全區上下眾志成城,堅持以項目“大比武”為抓手,狠抓項目建設不放鬆,加快項目建設進度。進一步健全落實項目組織管理制度機制,壓緊壓實參建各方責任,全面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各級各部門嚴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設的規程規範要求,健全落實工程質量、進度、安全、資金管理體系,督促參建各方按投標文件承諾與合同約定,力促工程建設順利、高效、安全推進。

眾所周知,移民搬遷工作是一項極具特殊性和政策性的工作。水庫建設關鍵在移民,難點在移民,水庫移民安置工作牽涉面廣,影響大,政策性強,任務艱鉅。據瞭解,作為項目建設總負責人的利州區湖泊管理局局長範子紅,為強化落實協調服務,率領全局上下千方百計統籌協調工程屬地鄉鎮、街道,快速推進徵地移民拆遷工作。完成永久徵地1101.38畝、臨時徵地104.41畝,搬遷安置移民7戶29人,保障了工程建設用地。完成移民投資5234.27萬元。

記者手記

民有所呼 政有所應

《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築土壩,保固堤根,頻歲安瀾,已著成效。”

小水利促進大民生。從古至今,治水都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

過去,雷家河急漲急旱,它的任性和無情給流域人民帶來了太多的生活不便和生命威脅。今天,沿河民眾期盼已久的“人水和諧”的安瀾之夢,在現場施工人員的手中一點點編織成現實。

而像雷家河流域人民一樣,“靠天吃飯”的鄉村過去在廣元比比皆是,不僅飲水困難,莊稼、種養產業等更是毫無保障。

近年來,全市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抓住國家實施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機遇,立項爭取了樂園、雙峽湖、曲河、大寨、雷家河、魚洞河等6座中型和梅嶺關、楊家河、劍門、二郎關、東陽溝等5座小型水庫新建工程。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全面建成並投產運行,灌區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武引二期灌區項目正加快建設,東河流域罐子壩大型水庫項目投資協議成功簽訂。

一大批的水利工程立項上馬,開工建設,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也讓老百姓真正得到了水利項目帶來的實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