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篆書還有這麼多類別?漲知識啦……(墨客書院)

乾貨|篆書還有這麼多類別?漲知識啦……(墨客書院)

​什麼是篆書?其實篆書有兩種說法:第一指“籀文”,就是我們所能見到最早的一部有字的書《史籀篇》裡面的文字,此書約成書於春秋戰國之交替時期;第二指“隸書”,清代學者們多數都這麼認為。

所謂“寫篆容易識篆難”,我們今天不談篆書的字義,要識篆,先把篆書的分類先理順清楚。

乾貨|篆書還有這麼多類別?漲知識啦……(墨客書院)

一、何為大篆?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文”。“籀文”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今其文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甲骨文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墨書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滿硃砂,其字體與今不同,因此難以辨認。現已發現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個。經過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們分析、判斷,能夠辨認的已近兩千。這些甲骨文字,多為從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象形文字,許多字的筆畫繁複,近似於圖畫,而且異體字較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

  

乾貨|篆書還有這麼多類別?漲知識啦……(墨客書院)

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聲、假借的文字,從而說明文字的使用已經有了相當長久的歷史。

古籀

“古文”、“籀文”的合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今敘篆文,合以古籀” 。

金文

殷、周青銅器上銘文的統稱,舊稱“鐘鼎文”、“吉金文”、“款識文”。屬大篆系統,包括了小篆以前的大部分篆書形體,是研究古代書法的重要實物資料。近人容庚撰有《金文篇》,較為完備,收可識知金文一千八百九十四字,另附錄約一千二百餘字。

乾貨|篆書還有這麼多類別?漲知識啦……(墨客書院)

鐘鼎文

即“金文”。上古青銅器一般可分為禮器和樂器兩大類,禮器以鼎為尊,樂器以鍾為多,故以“鐘鼎”為青銅器之代稱。“鍾”,經典多作“鍾”。青銅器上的銘文,統稱為“鐘鼎文”。《文選》卷五十五《劉孝標廣絕交論》:“書玉牒而刻鐘鼎。”李善注引《墨子》:“琢之盤盂,銘於鐘鼎,傳於後世。 ”

款識文

即“金文”。“款識”者,青銅器上所銘之文字也。《漢書》卷二十五上《郊祀志》:“鼎大異於眾鼎,文縷,無款識。”注:“韋昭曰:‘款,刻也。音式志反。’師古曰:‘識,記也。音式志反。’《通雅》引《卮言》謂:“款”為陰文,凹入;“識”為陽文,凸出。《博古錄》謂:“款,在外;識,在內。”凡石、磚、瓦、金等上所刻文字皆可泛稱為款識,而狹義專指青銅器上的銘文。又元·吾邱衍《學古編》八《字源七辯》以之為六國古文:“七曰款識。款識文者,諸侯本國之文也。古者諸侯書不同文,故形體各異,秦有小篆,始一其法。”

古篆

有兩義:(1)泛指“古代篆書”如清桂馥《續三十五舉》:“宋人間用古篆作印,元人尤多變態。”(2)指上古文字,如明趙宦光《寒山帚談》捲上《權輿一》論“九體書”:“二曰古篆,三代之書,目見(左目右見)於金石款識。”

乾貨|篆書還有這麼多類別?漲知識啦……(墨客書院)

古文(古文篆)

有三義:(1)廣義,從文字學的角度說,泛指甲骨文、鐘鼎文、石鼓文、古陶文、古泉文和小篆,是為“古文”系統,與秦、漢後以隸、楷為主的“今文”系統相對稱。(2)指殷、周或更前的上古文字。(3)專指晚周、六國所用文字。

二、何為小篆?

篆書之一,與“大篆”對稱。亦稱“秦篆”,意指秦始皇統一天下文字而命李斯所制也。小篆筆劃圓轉流暢,較大篆整齊。秦時刻石如《泰山》、《嶧山》、《琅琊臺》等,傳為李斯所書,為小篆之代表作品。唐李陽冰、五代徐鍇與清代的鄧石如均是小篆大家。

玉筋篆

筆劃豐腴如玉筋的篆書,指“小篆”。筋,一作“著”,即筷子。“玉筋篆”的代表書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陽冰。

乾貨|篆書還有這麼多類別?漲知識啦……(墨客書院)

秦 李斯 《嶧山碑》

鐵線篆

筆劃纖細如線而剛勁如鐵的小篆,如唐·李陽冰《謙卦碑》。“鐵線”之名,一說取象於“鐵線草”。其葉柄細長而黑,有光澤,似鐵為之。

乾貨|篆書還有這麼多類別?漲知識啦……(墨客書院)

唐 李陽冰《三墳記》

三、大篆與小篆的區別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文”。“籀文”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今其文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乾貨|篆書還有這麼多類別?漲知識啦……(墨客書院)

石鼓文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加之,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於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佔有重要地位。準確地說,小篆的出現,才是書法真正的開始。

乾貨|篆書還有這麼多類別?漲知識啦……(墨客書院)

秦 泰山石刻

四、按文字發展演變,據朝代來劃分:

夏篆

傳說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稱也。從考古實物來看,尚未發現確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則必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會夏篆之說,凡此種種,皆依託之偽說。

周篆

周代的篆書,指鐘鼎文、石鼓文等大篆系統文字。因小篆又稱'秦篆',故大篆對稱'周篆'。

乾貨|篆書還有這麼多類別?漲知識啦……(墨客書院)

周朝 鐘鼎文(金文)

秦篆

即“小篆”。唐·張懷瓘《書斷》捲上“小篆”:“案,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皆同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清·劉熙載《藝概》卷五《書概》:“秦篆簡直,如《嶧山》、《琅琊臺》等碑是也? 以李斯所書為代表。”

漢篆

漢代的篆書。多為小篆,而體格近方,筆法近隸。一般在莊重的場合和金器上使用。

乾貨|篆書還有這麼多類別?漲知識啦……(墨客書院)

東漢 《袁安碑》

唐篆

唐代書家所寫之篆書。有大、小篆多種,以李陽冰為代表。

清篆

清代碑學之風大盛,取法秦漢,一改唐代以後篆書因為以楷入篆而衰微的局勢和風氣,鄧石如、吳讓之、楊沂孫、趙之謙等人皆是篆書高手。

*圖文整理自網絡

墨客傾情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