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摧毁的不是中年人

能被摧毁的不是中年人

有这样一个人。人到中年时,因为嫌弃他没出息,妻子主动提出了离婚。随后,他遭遇了这样一些事情:35岁时,官当的好好的,公司乱了,老大跑了,只好跑路。36岁时,新公司的CEO阻止他升迁,老大妒贤起了杀心,再跑。随后,他到了A公司受谄言之害跑路去B公司,B公司CEO讨厌他再次跑路到C公司,在C公司遭受白眼后去往D公司,不受重用又返回C公司。路上遭遇围困差点去见了同咖位的如来佛祖还好得到E公司帮助,但所有员工禁止E公司重用他,无奈之下只好返回A公司。数年后,68岁的他重回故里,虽受尊敬但再未获重用。

遭遇了这么多中年危机还是没有被击溃的人,后世称“孔子”。

能被摧毁的不是中年人

有这样一个人,二十岁时,李白还不曾走出过剑门关,而他,却已经名动京师了。

那年高考,主考官和阅卷官在批到一张题目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试卷时,看到了试卷上有一句关于尧帝和皋陶对话的引用——“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阐述了为君者宽仁笃厚的一面。可是这两位学者却一直想不起这句话的出处。发榜时,他们问起试卷的答题者,答题者这样说“是我杜撰的。尧帝有圣德,能说出这样的话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主考官当时惊呆了,只好对他说:“我看好你哦!”后来,主考官评价道“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翻译一下的话大概是:以后江湖是他的了,我见到他也会退后一步拱手称呼一句:大哥。

能被摧毁的不是中年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中第后先后遭遇母亲、第一任妻子、父亲的先后病逝。守完孝后,回京遭遇持不同意见的改革派贬谪,随后官至密州、徐州、湖州以及“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遭遇诬陷、锒铛入狱、濒临杀头、降职被贬、食不果腹,这一桩桩一件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在一个中年人身上,可这个中年人做了什么?他在密州救灾,在徐州抗洪,在杭州筑堤,在儋州教书,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提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种人叫做“古仁人”。

这位遭遇中年落魄而没有夺志的人,名叫苏轼。

能被摧毁的不是中年人

有这样一个人,二十八岁就高中进士及第。可他却在三十五岁时,因得罪当时权奸宦官被关到牢里,随后被贬到贵州龙场,路上还被人暗杀,仗着身体素质挺好加上运气不错再加上技能点点的比较全,投江跳崖活了下来。这位中年人来到荒僻的1506年的贵州龙场,住在纯天然空调一居室,当地没吃没喝,生产资料落后,人均工资收入低,居民教育水平差。在这样一个足以击溃任何一个中年人的经历中,这个人跑到一个山洞里领悟了这么一句话:“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随后他开书院,打盗寇,一度被当地人民封神。后来,终于度过中年水逆后还顺手抓了个捣乱的王爷。

能被摧毁的不是中年人

这位中年陷入人生黑暗却一直寻找光明的人,名叫王守仁。

能被摧毁的不是中年人

有这样一位作家,25岁成为杂志主编,30岁辞职专心写作,无奈罹患肺结核静养三年,同时遭遇职业重大变故,病况一度恶化到本人也准备好后事的程度。可他仍旧在47岁时创作出《本阵杀人事件》,开启了日本推理文学和欧美推理文学争雄的序幕。

这位作家,叫横沟正史。

人生并不如戏。

我们的人生并不如网文小说里那般狗血,并不会出现绝地反击、困境逆袭的人生励志情景。

不带BGM的我们,自然没有主角光环,也就不存在奔涌不息的激情和磅礴旺盛的希望。所以,每一天你会发现生活仍是原样,你依旧变不成那个光芒四射的超人。

能被摧毁的不是中年人

用俗了的帕列托法则告诉我们,哪怕你读遍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成功学,你仍旧不是那百分之二十的幸运者。

故事永远只是故事,在成人的世界里,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或能暖你一夜的心,或能鼓你一夜的劲儿,或能给你一夜的憧憬,却暖不了此生际遇。

能被摧毁的不是中年人

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普通,承认自己的平凡,承认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人生总有不如意。

但那些同样遭遇坎坷却没有倒下的中年人告诉我们,你的人生可能无法逆袭,但你仍旧可以保持自己的坚定,保持自我不变形。

能被摧毁的不是中年人

孔子曾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作为普通人,与那些不知真假的人生逆袭和华丽转身相比,我们的守拙和保持自我,才是属于我们的最不平凡的励志。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因为我们的不变形而收获几分珍贵。

既然是中年人,哪有那么容易被摧毁。倒下了,趴下睡一会,睡醒了继续前进吧。

能被摧毁的不是中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