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傻,弄啥十问?清白之年,究竟是谁在奢谈灵魂?


谁都不傻,弄啥十问?清白之年,究竟是谁在奢谈灵魂?

《是公道人心?还是落井下石?》

1、

黄克功时年26岁,江西省南康县人。

少年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井冈山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身经百战立过功,1937年10月5日傍晚在延河岸边用勃朗宁手抢威逼刘茜公开宣布结婚,遭到拒绝以后竟对刘茜开枪,刘茜右肋受伤倒地后哭喊“救命”,黄克功又对她头部开了第二枪,造成刘茜当场死亡。

案发以后,黄克功即被开除党籍。但是,要不要对他判处死刑,在延安的党内军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共产党人也不能例外;另一部分人认为,抗日战争正是用人之际,黄克功身为红军军官、革命功臣,为了一个平民女子而被枪决未免太可惜了,可以让他戴罪抗日、将功赎罪。

黄克功本人对罪行供认不讳,但是希望自己能够死在抗日杀敌的战场上,不要死在延安的法场上。

他上书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和毛泽东:“念我十年艰苦奋斗,一贯忠于党的路线,恕我犯罪一时,留我一条生命,以便将来为党尽最后一点忠。”

2、

毛泽东既百感交集,在信中写道:“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得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戒。”

3、

眼下缝裤子《十问》和流感《随想》沸沸扬扬。

不蹭热度,不黑不喷,我的态度是——

①喜欢冯小刚的电影,接地气。

②不喜欢冯小刚怼天怼地老子第一的那副嘴脸。

③我支持崔永元。

苍天到底饶过谁?

浊者自浊,清者自清,阴阳合同、偷税漏税交给法律。

4、

汉文帝刘恒得了痈病,里面全是金灿灿的脓液。邓通却一点不介意,二话不说,就趴在刘恒腿上,像喝玉米粥似的,咕噜咕噜,三下五除二,把那些脓汁吮吸得干干净净。

这是邓通吸脓的典故。

武则天时候有个大臣叫郭霸,领导病了,他抠了领导的一块屎尝了尝,说,

“大夫粪味甘,或不瘳。今味苦,当即愈矣。”

意思是说,粪便尝着有点苦味,说明没什么大碍,很快就会痊愈,如果是甜味,就不容乐观。

这是郭霸吃屎的典故。

5、

导演叶京回忆,初识缝裤子时,他天天叶老师长叶老师短。 拍由王朔小说改编的《甲方乙方》时,怕无法过审,他给王朔打电话,诚惶诚恐,问能不能不署他的名字,还送去了5万块钱。

后来再想用王朔的小说拍《一声叹息》,但对方不接电话,他哭着去找叶京帮忙。

饭局上,当着王中军、王中磊,冯小刚哭着问王朔,朔爷为什么不给我面子啊?

6、

宗臣《报刘一丈书》里的一个情节,亲们定会会心一笑——

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 又不敢不来。

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 :“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 ,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後命吏纳之。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无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 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

7、

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一个人弄出了个《十问》,另一个紧跟着弄出个《随想》,够义气,够朋友。

但有一天裤子落难,恐怕他是第一个跳出来落井下石的吧!


谁都不傻,弄啥十问?清白之年,究竟是谁在奢谈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