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百科:駝鹿

駝鹿,偶蹄目鹿科空齒鹿亞科駝鹿屬,是世界上體形最大和身高最高的鹿科動物(長頸鹿不屬於鹿科),共有2個物種8個亞種。駝鹿的名稱取意於其肩高於臀,與駱駝相似。以雄性的掌形鹿角為特徵。為典型的亞寒帶針葉林食草動物,單獨或小群生活,多在早晚活動。分佈於歐亞大陸的北部和北美洲的北部,不同亞種的毛色有所不同。

物種百科:駝鹿

一般體長為200-260釐米,肩高160-240釐米,比大多數犀牛都高,產於北美地區的體長可達300釐米,大多數體重可達700千克,最高記錄為1000千克左右,堪稱鹿類中的龐然大物。高大的身軀很像駱駝,四條長腿也與駱駝相似。肩部特別高聳,像駱駝背部的駝峰,因此得名。全身毛色棕褐,夏季毛的顏色比冬季深,每年換一次毛,一般在4月初至5月份脫落冬毛。

物種百科:駝鹿

頭部很大,眼睛較小。臉部特別長,頸部卻很短。鼻子肥大並且有些下垂,上嘴唇膨大而延長,比下嘴唇長5-6釐米。沒有上犬齒,這一點與其它鹿科動物不同。雄性和雌性的喉部下面都生有一個肉柱,上面長有很多下垂的毛,稱為頷囊,但雄性的更為發達。軀體短而粗,看上去與4條細長的腿不成比例。尾巴很短,只有7-10釐米長。

物種百科:駝鹿

僅雄性的頭上有角,也是鹿類中最大的。而且角的形狀特殊,與其它鹿類不同,不是枝叉形,而是呈扁平的鏟子狀。角面粗糙,從角基向左右兩側各伸出一小段後分出眉枝和主幹,呈水平方向伸展,中間寬闊,很像仙人掌。在前方的三分之一處生出許多尖叉,最多可達30-40個。每個角的長度超過100釐米,最長的可達180釐米,寬度為40釐米左右。兩隻角橫伸的幅度為230-160釐米,角重量可達30-40千克。

物種百科:駝鹿

駝鹿角的叉數與年齡相關,6-8月齡時生出新角。初生的角為單枝,稱為錐角;第三年分出2個叉,並在基部出現角盤;第四年分出3叉;第五年分出4-5叉;第六年以後則不再呈現規律。角的長度和重量隨著叉數的增加而遞增,掌狀角面積的增加尤為顯著。角每年脫換一次,2月中旬至3月底脫落舊角,大約一個以月後即長出新角。7-8月間角從基部開始骨化,至9月前後完全骨化,茸皮隨即脫落。

物種百科:駝鹿

駝鹿的食量很大,每天要吃掉20多公斤的植物,和牛一樣進食後須反芻,還有舔食鹽鹼的習性。為了適應嚴酷的寒帶環境,駝鹿進化出了許多高超的生存本領。除了眼睛近視外,駝鹿的聽覺和嗅覺都很靈敏。行動輕快敏捷,能夠在積雪60釐米深的地上自由活動,亦可以55公里的時速連續奔跑幾小時。還是一種會跳躍的鹿,能夠拖動千斤重的身軀躍起取食高處的樹枝樹葉。此外,駝鹿還會游泳、潛水,可潛到5-6米深的水下覓食水草。

物種百科:駝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