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子”孙晨晨——“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图文:黄远辉、王飞

定格你的面孔,展现你的风采。

凝聚“+”的力量,传递“家”的温暖。

“硬汉子”孙晨晨——“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面 孔

mian kong

人物小传:

孙晨晨,现任第72集团军某旅炮兵连班长,江苏徐州人,1991年3月出生,2011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中士军衔。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3次,优秀共产党员1次,硬骨头战士1次,“感动十旅双十佳标兵”1次,荣立三等功1次,获得邳州市“五四青年”光荣称号,2016年被评为“感动江苏十大人物”。

入伍以来,他始终能够恪守岗位,把平凡磨砺烙印在脑海里;他祖孙三代乐善好施,淳朴家风润泽乡邻;他始终能够传承好家风、无私奉献,是一名响当当的“硬汉子”。

“硬汉子”孙晨晨——“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硬汉子”孙晨晨——“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孙晨晨荣获“感动镇江十大人物”

硬汉子成就平凡,“硬”在小岗位亦有大作为。他始终立足本职岗位,练就过硬军事素质,入伍第二年就被评为“硬骨头战士”。

血性虎气。刚入伍时,一次20公里拉练,孙晨晨脚腕不慎扭伤,但他强忍疼痛,坚持走完全程。分到连队练专业,他白天苦练实装操作,晚上揣摩动作要领,手磨破了就带着手套练,很快就成为全营数一数二的“专业通”。

勤奋好学。2013年年底从单位分流至现单位,由于训练积极,当年被连队选改为驾驶员。面对新的专业,他勤练习,多请教,在三个月后的三界驻训等大项任务中,就能安全驾驶火炮上下平板。

精益求精。今年参加朱日和对抗演习,作为驾驶专业负责人,为确保装备不出问题,他敢吃苦、敢钻研,对照说明书逐字咬、逐句嚼,对每个器件,每个线路进行研究,总结梳理自己的一套经验笔记,确保了全连装备演习期间安全无故障。

“硬汉子”孙晨晨——“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硬汉子”孙晨晨——“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硬汉子”孙晨晨——“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孙晨晨在训练中

硬汉子铁骨铮铮,“硬”在为希望载航。孙晨晨作为一名基层战士,收入甚微,却用绵薄之力架起大爱桥梁。

帮贫助困。入伍以来,他先后向镇江慈善总会、徐州慈善总会、苏州儿童福利院、镇江大港银山社区敬老院等累计捐款5万余元,捐赠学习用品、衣物等物品3000余件,善良之心悄然温暖十余人。他所资助的百余名困难学生来自多个贫困地区,数十所学校。每逢休假,他都要花去一半的时间去看望那些学生,陪他们聊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近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矛盾困难。今年,孙晨晨第3次去邳州市新河文武学校,一名智障的孩子竟然奇迹般地为他唱了一首歌,孩子的爷爷当时就拉住他的手说:“你不是我的亲人,却是我最亲的人。”

情注战友。今年三界驻训,列兵王力发高烧,孙晨晨给他熬姜汤,用酒精帮他擦拭身体,整晚都没合眼,一直陪护到第二天退烧。在他的感召下,连队涌现出了更多的“孙晨晨”。连队战士管明优,将捡到的7000多元主动交还给失主,被评为 “感动十旅双十佳标兵”。

“硬汉子”孙晨晨——“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硬汉子”孙晨晨——“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硬汉子”孙晨晨——“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硬汉子”孙晨晨——“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孙晨晨帮助他人照片

硬汉子腰杆硬气,“硬”在淳朴家风上。他家祖孙三代六十余载爱心接力,用星星之火温暖了他人,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良好家风。爷爷汤士荣在抗战中负伤,落下终身残疾,但退伍后省吃俭用,把伤残补助拿来救济别人,至今仍为乡邻佳话。父亲汤泽念靠收破烂为生,35年救助残疾人不间断,是乐善好施的“破烂王”。孙晨晨从小就深受这种家风的影响,也从那时起,就定下了向父辈看齐的决心。

“硬汉子”孙晨晨——“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点滴善行。读书时,他就是镇江“0511爱心家园”志愿者,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累计数百小时。报名参军前,他正式加入了镇江助残志愿者协会,并把捡废品换来的1000元钱捐给镇江慈善总会。

内心坚守。入伍之前,他的事迹就受到当地多家媒体的报道,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爱心义举从不张扬,直至去年镇江市政府发函到部队邀请其参加“慈善十年爱满镇江”公益活动,其事迹才广为知晓。

孙晨晨,好样的!

| - - |

“硬汉子”孙晨晨——“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