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是個什麼概念?

樊採三


前面一個回答講的是區塊鏈的概念,這次講講挖礦,雖然區塊鏈是外國人發明的(沒人知道中本聰是誰,所以暫定為外國人),但是“交易既挖礦”是純粹中國人提出的。FCoin 是來自中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以令人目瞪口呆的方式重塑全球幣幣交易所的生態,發佈新言論:“挖礦既交易”。所以這就是挖礦的由來,

挖礦便有礦池、礦工等等。那什麼是礦池、礦工和挖礦?下面我解答一下。

其實這裡的“挖礦”跟現實中的開採礦石有點相似,只是區塊鏈中的“挖礦”是在挖數字貨幣。而目前區塊鏈礦圈影響最大最廣的莫過於比特幣。

那麼,區塊鏈中如何才能挖到價值連城的比特幣呢?

假設有一個叫“區塊鏈”的班級,班級的每位同學都有一本記錄班級事情的賬本,大家記錄的東西都一樣。

有一天小孫想要借小紅1元錢的時候:

① 小孫大吼一聲:大家注意啦,我借了小紅1元錢。

② 這個時候班級裡的同學都聽到了小孫的聲音,並且檢查了小孫確實借了小紅1元錢。

③ 檢查通過後,小孫的同桌小明率先在自己的賬本上記錄了一條:4月20日,小孫借了小紅1元錢。

④ 班裡其他同學都默默記下:4月20日,小孫借了小紅1元錢。一傳十,十傳百,直到所有人都知道這筆轉賬,以此保證所有同學賬本的一致性。

聰明的你一定發現了,如果在步驟② 如果小孫吼了一聲,附近的同學們假裝沒聽到,都不去核實記賬,那麼這個系統不就停止工作了嗎?

為解決這個問題,班裡商討後決定,誰第一個能夠正確記錄事件的就能獲得50元獎勵金。於是大家都豎起耳朵,時刻監聽村裡的每一個動靜,只為能在第一時間記下一條新的記錄。

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想到了一個名詞“比特幣挖礦”,對,比特幣就是這樣產生的。


而聽到並記錄的區塊鏈參與者都是整個礦池的礦工;

礦池就是這個區塊鏈班級中發生並記錄的每一件事情。

在區塊鏈世界裡,都是基於一個全新的機制,共識機制。通過工作量證明的共識機制來決定,每一筆事件的記賬權。

通俗來講,一個事件的記錄工作量都是一樣的,誰先記錄誰的工作量就大,誰就獲得了事件第一個記賬權,第一個記賬人就可以獲得一定量的數字貨幣獎勵。


而工作量大小是通過計算符合某一個標準的區塊頭的哈希散列值來體現的。

區塊頭通常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散列值、Merkle根、時間戳、難度目標、以及一個填充的隨機值。

試圖爭奪記賬權的節點稱為挖礦節點,挖礦過程就是求出一個能夠填充本區塊頭的隨機值,讓區塊頭的哈希散列值符合某一個標準。

咱們接著故事講,聰明的小明憑藉高超的計算能力,成功第一個匹配了小孫的聲波數據,然後他笑嘻嘻地向全班人廣播自己破解成功。班級同學驗證後,小明如願拿到了50元獎勵金,小紅也成功收到了小孫的轉賬。

小明拿到這50元后就想:一個人的計算能力有限,我下次也非常可能不是第一個計算出來。若我改進算法,製造專門匹配這種聲波數據的機器,然後賣機器豈不是能大賺一筆?於是就哼哧哼哧的專研去了,並在不久後面世。(專業礦機)

班上另外一個同學小田(礦場)買了一臺專業機器,覺得不錯。於是大量採購,並找到一個電費低廉的場地,也請了專人人員來維護。於是,蠟筆小明便每天便看著一筆筆的50元獎勵金進賬。(礦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