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出身的他,是如何創業成功,當上的皇帝?

創業初期有三件大事:找人、找錢、找方向。

從古到今的創業者,皆繞不開。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奴隸出身的皇帝石勒,從奴隸到將軍,再從將軍到皇帝,一路走來,儼然一部霸氣創業史。

奴隸出身的他,是如何創業成功,當上的皇帝?

作為羯人,石勒出身卑微,他和族人常被當做奴隸販賣。只不過他比較幸運,買主見他相貌不俗,恢復了他的自由身。隨後石勒入山為寇,混跡江湖。最後投到了前趙皇帝劉淵的麾下,憑藉著紮實的戰績,在前趙贏得一席之地。到劉淵稱帝第二年,石勒的兵力已經增加到了十多萬人。

由打家劫舍而攻城略地,由投靠他人而佔山為王,石勒完成了從奴隸到將軍的身份轉化。而他的創業,也由此漸漸起步。

奴隸出身的他,是如何創業成功,當上的皇帝?

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身處公元四世紀的石勒也很明白這個道理。

309年,出身草莽的石勒,在軍中為漢族知識分子專門設立了一個部門叫“君子營”,還將漢人張賓奉為謀主。

張賓的父親張瑤是中山太守。自幼好學,心懷大志。他自比張良,只是苦於沒有遇到自己的劉邦。直到石勒出現。張賓說,“我一生閱人無數,只有這個石勒將軍能夠共成大事。”隨後,張賓提劍叫門,投到了石勒帳下。

一開始,石勒也並沒有重用他。但在張賓的預測和謀略屢試不爽之後,石勒開始對這個算無遺策的謀士言聽計從。在日後許多關鍵的時間截點,張賓也都為石勒指明瞭正確的方向。無疑,張賓的到來,讓石勒如虎添翼!

石勒是將軍,將軍得有兵。

311年,他的兩個動作,瞬間讓自己成為了前趙帝國的軍事巨頭,大大地擴充了團隊力量。

當時,奄奄一息的西晉還在做最後的掙扎,尚有十萬大軍可以抵禦外敵。三月,西晉東海王司馬越死於軍中,眾人推舉太尉王衍為主帥。可是,王衍是個清談家,不會打仗。結果就是,王衍帶領的十萬大軍,在石勒的軍隊面前,直接變成了刀俎上的魚肉,不是被殺,就是被俘。石勒大獲全勝,也藉此收編了西晉的殘軍。

也是在這一年,石勒又從自己的同僚王彌手裡,狠狠撈了一筆。

當時漢趙帝國的最高統帥王彌與石勒,表面上合作無間,但內心互懷猜忌。王彌曾密謀殺掉石勒,不料信使在途中被石勒的部下截獲,陰謀敗露。正巧,此時王彌的一些部下脫離他而去,使得王彌兵力霎時衰退。

實力大減的王彌,只好暫時裝孫子,寫信給石勒示好,然而過於謙卑的態度,反倒讓石勒更加懷疑。

當時王彌正在與變民首領劉瑞激烈纏鬥,兵力不支,求助於石勒。石勒原本打算拒絕,但在謀臣張賓的建議下,還是率軍赴援。為此,王彌大喜,並且認為自己與石勒之間的嫌隙已就此消除。

可是,王彌太天真了。

冬季,石勒設宴,請王彌歡聚。酒過三巡,石勒親自動手,揮刀突擊,直接斬殺了王彌,隨後吞併了他的全部軍隊。事後上書前趙皇帝劉聰,指控王彌叛逆。

幹完這一票,石勒瞬間成了前趙最強大的一支武裝力量。皇帝劉聰縱然憤怒,但也奈何不了他。最後,不僅沒有問罪於石勒,反倒給他加官進爵,以作安撫。

奴隸出身的他,是如何創業成功,當上的皇帝?

有了一支龐大的軍隊,隨之而來的,也有一些問題:軍糧匱乏、難以為繼。

此時的石勒,迫切地需要一塊自己的根據地。

312年,智囊張賓為石勒分析了一下當時大勢,並制定了階段性戰略目標。他說,“閣下雖然已經擁有了一支龐大的武裝部隊,但一直在遊擊作戰,根基不穩、軍心難安。現在應當選擇一個恰當的地方作為根據地,屯糧養兵。”而且張賓還給出了幾個選項——西方的平陽,北方的幽州、幷州,以及邯鄲和襄國。總之,這幾個地方,領導您得挑一個。

石勒表示完全贊成,隨後發兵,佔領了襄國,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

有了根據地的石勒,不再是一支人數眾多的游擊隊,而是一支可以自我供養的地方割據武裝力量了。

一年之後,石勒又與張賓通力合作,一口氣吞掉了盤踞在幽州的王浚。至此,石勒的實力,已經非前趙所能控制。

一隻獨角獸,誕生了。

用當代人的視角看石勒的創業過程,依舊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

奴隸出身的他,是如何創業成功,當上的皇帝?

阿里前CEO衛哲在一次活動中談及“找人、找錢、找方向”這三件大事時,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關於找錢。他認為,不同階段的創業公司需要有三個有限關注點——時間優先、金額優先、比例優先。

所謂時間優先,就是估值不重要,你要做的就是快速拿到錢活下來。所謂金額優先就是,如果沒有兩千萬這件事就做不成,那麼就一定要拿到兩千萬,此時不要考慮估值。比例優先是說,你只願意稀釋一定百分比的股權,在比例確定的情況下,這時候多五百萬,少一千萬,都應該對你沒有什麼影響。

反觀石勒,當時接受張賓建議佔據襄國作為自己的根據地,就是“時間優先”與“金額優先”原則——拿下根據地,然後活下去!

關於人才,衛哲說“找人的時候,不能只會做‘純種’,要學會‘雜交’。” 比如,很多從阿里出來的人創業,清一色都找阿里的人合夥。從第一步來說,這沒問題的。他們可以是你最信賴的人,比如阿里的“十八羅漢”絕對是馬雲最信任的人。但關鍵在於尋找第二批人的時候,不能再禁錮於熟人邏輯,應該考慮系統升級。

石勒是胡人,在胡漢對立的當時,他能打破界限,設“君子營”、啟用漢人張賓,不也正是一次團隊的系統升級嗎?

人、錢、方向,都已具備的石勒,只需要一個理由,就可以自立門戶了。

318年,前趙皇帝劉聰去世,劉曜繼位。劉曜殺掉了石勒的親信,二人徹底反目,於是石勒霸氣地說了一段話,“趙王也好,趙帝也罷,孤自己愛當什麼就當什麼!難道還要歸他管?”

一年之後,石勒自稱為趙王,於襄國建立了後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