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掃 何以掃天下

近日,我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少工委聯合出臺了《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用3年左右時間,統籌資源,構建模式,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實踐教育體系,形成普遍重視勞動實踐教育的氛圍。

《意見》主要是針對當前中小學生勞動實踐機會減少、勞動實踐意識缺乏,出現了一些學生勞動觀念偏差、輕視勞動實踐、不會勞動實踐、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明確提出要加強這方面的實踐教育。

安排適量的家務作業

目前,很多臺州孩子的自理能力亟需加強,有些學生家裡的衛生是保姆打掃的,衣服是奶奶洗的,紅領巾是媽媽幫忙系的,連鉛筆也是長輩一下子削了10支輪著用……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很多孩子都知道,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中的很多人在家裡從小到大都沒有碰過掃把。

《意見》明確指出目前的勞動實踐教育有待改進,認為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還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和問題,勞動實踐教育在思想上沒有真重視,在學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軟化,在社會中被淡化。在中小學的教學實際中,片面重視書本知識學習和結論的記憶,忽視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以及在現實生活應用的現象仍普遍存在。

所以,以後必須要強化課程實踐中的勞動實踐教育,要開足開好勞動與技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化學科教學的實踐應用環節,探索STEAM(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跨學科學習活動,推進學科創新實驗室建設。

另外,還要開發實踐類選修課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充分結合當地資源,開發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普通高中學校應結合當地產業和學生需求,開發豐富的職業技能類選修課程。

為了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意見》認為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內勞動,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開闢專門區域種植花草樹木或農作物;開展與勞動實踐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俱樂部活動;進行手工製作、木工製作、電器維修、班務整理、室內裝飾、勤工儉學等實踐活動等。

今後學生的家庭作業中,學校還得安排適量的勞動作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佈置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

在家裡多學點勞動技能

我省出臺的這項加強中小學勞動實踐的教育意見,馬上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有很多家長也在第一時間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終於開始重視中小學生的勞動實踐教育了,可喜可賀。”

我市多位小學校長也表態,勞動教育如果光靠學校來完成,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勞動教育包括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這應該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鋪相成的,學校教育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應該要重視勞動教育,但不能把本該家庭完成的勞動技能、生活技能變成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沒有這麼大的功能。一個小孩成長過程中必須的生活技能,主要應該在家庭中完成。”椒江一位小學校長在記者採訪時說。

“孩子的成長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比如勞動方面,學生要做值日,還要大掃除,班主任平時也會偶爾佈置一些勞動的家庭作業,特別是在假期裡,應該說做得已經挺不錯了。”他說。

台州市不少小學已有勞動課程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我市有不少小學早就行動起來,開設了不同的校本課程鍛鍊。不同階段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家幫助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每個年齡段的學生需要學什麼,課程裡都有安排。

比如台州市學院路小學,剛入學的一年級第一個學期,學生就有一個入學課程,需要學會幾個項目,包括打掃衛生、文明列隊、自己穿衣服整理書包、學削鉛筆等。每個項目又有具體要求,比如清掃地面,要學會使用掃帚打掃,會清掃角落垃圾;會將垃圾掃入畚箕,並傾倒到垃圾桶;及時倒垃圾,看到紙屑主動撿起。市學院路小學副校長李敏珍告訴記者:“我們一年級小孩子進入校園後,我們會給他們看一個學校自己拍攝的入學視頻,教孩子們勞動的具體方法。”

李敏珍說,學校還會有一些綜合實踐課,包含了勞動與技術、信息技術等課程,裡面就有很多與學生勞動技能有關的內容。“我們有手工與工藝製作課,製作風箏、模型船、模型房子、飛機等;老師還會佈置一些家庭實踐類作業,比如讓學生回家學燒一道菜,幫助家長洗衣服、然後回校後在班級內交流;學校還有一塊‘耕讀園’空中農園,孩子們在這塊土地裡自己種菜、收穫農作物,享受勞動的快樂。”

一屋不掃 何以掃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