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應該做減法還是繼續做加法?

邵嘉楠


目前微信在做加法,接下來微信會大概率的繼續做加法,主觀推測哈~

原因一:

微信是即時通訊產品(IM)、強社交關係鏈的社交產品,產品從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到軟件實現再到單元測試、集成測試、之後再進行內測,然後產品成功上線,上線後要維護,所謂維護就是產品在有用戶使用後,要及時收集反饋,挖掘新的需求,進行需求的優先級排序,確定版本迭代機會,確定下一版本要增加哪些新的功能點以滿足這些需求,從而提升用戶體驗,產品都要進行迭代優化的,(迭代就是產品生命週期的一部分)

所以微信這款社交產品也是這樣,會不斷迭代,更新,迭代優化的過程中會上線新的功能以滿足新增的用戶需求;

微信1.0版本(Android)2011/01/24

微信6.0版本 2014/10/14

微信6.3.22版本 2016/6/29

微信6.6.6版本 2018/4/10

(微信Android版本已發佈69個版本,2—3個月就要更新一版)最初發布的版本也只有“收發信息、拍照分享”的功能,也就是說,最初只是滿足最基本的通訊使用,隨著對用戶需求的挖掘,開始增加新的功能點,例如:可發送語音,視頻,可以單聊及群聊,“附近的人”2013年是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微信用戶數突破3億人,功能點也增加了,有了掃一掃,二維碼這樣的工具;如今,微信的用戶數突破10億,開始添加更多“插件”,微信小遊戲的爆火,如今微信移動支付的便捷,微信讀書等;

原因二:

微信突破10億用戶大關後,微信已成為“超級APP”,“國民級必備應用”,隨著用戶數增長趨於平穩,微信要做的必然是深挖用戶價值,會上線更多“有趣”的東西,去做更多的嘗試;

智聯校園 支明學生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拋出觀點,加法和減法將同時執行,並且微信產品確實也是這麼在執行。


  • 我們可以回看一下微信的發展史,很明顯的會發現初代的微信和現在的微信定位已經發生非常大的變化。最初代的微信定位非常簡單,就是

    更好的即時通迅解決方案。通俗的說,他就是實現了不要花錢的短信,也可以說是輕量級的qq。雖然說微信有自己的特點,但是那時候這樣的特點並不足以讓大眾放棄原有的通訊習慣,該發短信還是發短信,該玩qq還是玩qq,而微信只是一個附屬品。

  • 微信徹底佔領市場我個人覺得主要在兩個節點,一個是附近的人,新型的交友方式是其重要爆發點;一個是朋友圈,熟人間的社交圈,更注重隱私的設計,吸引了非常多用戶。這兩次迭代的出發點,依然只是豐富產品,目的為吸引更多用戶。

  • 從公眾號的出現,微信的戰略已經開始轉移,微信變得更加生活化和多元化,小程序,購物,遊戲,微信支付等等,可以確認的是,只要有一臺手機,手機有安裝微信,即可滿足大部分生活上的需求。其目的也顯而易見,巨大的用戶流量下的變現,以及維護好這些流量資源。從歷史來看,可以說微信的每一步都走的非常正確。

2.減法。

  • 我覺得這裡的減法,應該用改變一詞會更為恰當,也可以說是變相的加法。一款產品設計的初衷,與現實產生矛盾的時候,這時候就要做出改變,否則就會被淘汰。所以在不同時期,產品都會對現有功能進行復盤,調整和迭代,儘可能保證產品與現實需求保持一致。我就舉兩個微信功能比較典型的例子。

  • 比如附近的人功能,它設計的初衷就是可以支持附近的人相互交友,增加之間的交流,拿起手機去認識身邊的人,而不是鄰居多年,卻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而它慢慢地卻成為約約約的重要工具,當然也夾雜的各種微商,簡單地說就是目的不在是單純的交友,已經和設計初衷違背。現在會在開附近的應該寥寥無幾,這就要做出改變。

  • 還有比較典型的朋友圈功能,初衷就是熟人間的社交圈,朋友之間分享新鮮事,由於更注重私密性,讓它一舉打敗微博。而由於微信的普及以及個人圈子不斷變化,會讓自己的微信好友越來越多。很多人發朋友圈變得更加慎重,更加側重展示自己,形成自的標籤,當然也有人直接關閉朋友圈。對此,微信方已經開始了相應的的改變:三天可見、半年可見,以及分組可見。


3.加法。

  • 加法最大的優勢在於,不會對原有的基數造成太大影響(除非作死),並且有機會產生新的突破點

  • 微信現在做了很多加法,舉個比較典型例子來說,比如小程序,小程序上線一段時間後,已經引來了部分人的抨擊,主要原由有:很封閉,微信端掌控生死大權;用完即走,容易流失等等。但是這些負面評價不會影響這些人對原有功能的正常使用,如果有用戶流失,基本上是對原有功能失去興趣。而另一面,小程序也有很多優點,這些優點可能帶來新的商機,也可能帶不來太多利潤。所以只要微信能不斷的做加法,就能保持微信的生命力,即使小程序這個點失敗,也會有機會再其他點獲得成功。


所以不管是做加法或者減法都是針對現實需求做出調整和探索。有人會問微信還能存活多久,我認為當調整和探索所帶來的增值持續小於原有流量帶來減值,那時候離淘汰就不遠了。


CODER曾小奇


微信必須要做生態這是商業模式發展的升級的核心要求:即微信從價值鏈-上升到社交平臺鏈-發展到以微信為核心的企業生態鏈平臺,這是必須的戰略發展,如果微信停止升級,只是停留在社交化平臺鏈或是做減法做回微信價值鏈,那就一定會被淘汰。



微信目前受到最大的影響就是一方面群體用戶在流失,另一方面是被社交化自媒體平臺衝擊,在這時一定要加強社交化生態鏈系統,現在抖音、西瓜視頻、小火山、今日頭條、悟空問題這5個平臺都是獨立的APP而且都相互打通了,人家的生態鏈已佈局完成,大平臺不是靠爆款打天下的,而是生態為王。


騰訊也開始在自媒體社交化平臺上發力了,微視、天天快報、企鵝號、騰訊新聞、QQ空間、公眾號,這些都是騰訊平臺之前孤立的老產品,但在今年的下半年將會正式打通和組合,思路就是有今日頭條的佈局是一樣的。




現在各騰訊和某新黑馬正在搶社交化稱王平臺的佈局,做的是社交化自媒體,做的是佈局,單一產品是沒有任何優勢的,騰訊是最大的網絡社交平臺,通過平臺影響改變網民的溝通方式和生活習慣,跟進嵌入各類增值服務獲取利潤,平臺商業模式的升級出現生態型企業,由個體、企業、群體和群落等生態共同組成,在統一生態環境中進行利益最大化成本最低化的交換,如果核心價值型公司值十億量級,平臺型公司值百億量級,那麼生態型公司就值千億量級,這才是騰訊的戰略方向。




互聯網創業投資不懂營銷怎麼辦?關注這裡,每天都有新內容、新方法:真實案例、邊學邊幹,更多原創回答,請關注。


孫洪鶴


我認為微信是應該做減法的時候了,尤其是應該大力改革朋友圈,不要讓那麼多的微商在上面,其實今天很多人已經把微信當做一個最基本的通訊工具,或者是一個支付工具吧,它附加的功能越多,帶來的信息干擾越多,用戶被綁架的程度越深,越招人反感。

再這樣發展下去以後,手機上什麼都不用裝了,就裝他一個微信,但是我想,老百姓實際上是不願意這樣做,因為壟斷天生就招人反感,我們也不願意把所有的信息都集中在一個地方,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裡,萬一有一天微信出問題了,老百姓是不是還得陪葬啊!

微信現在的發展肯定是到一個臨界點,這是行業的天花板,任何一個商品都有一個生命週期,微信現在已經市場擴張的後期,現在要實現高速擴張,已經沒有什麼可能,最多就是拼命維持而已,所以他們都在不斷的給微信附加功能,讓產品變得越來越複雜。

其實互聯網時代產品的思維,不是要讓產品越來越複雜,要讓產品越來越簡潔,越來越便宜,這就是周鴻偉說的,要麼方便要麼便宜,其實微信當年能夠大行其道,不是因為它比QQ更好用,而是因為它比qq更簡單,第一,它可以在手機上方便的操作,第二界面簡潔讓很多不會用qq的中老年人也用上了微信。

我自己已經很多年不怎麼用qq,但只是不用qq聊天而已,工作的時候傳輸文檔,甚至遠程協同,這些都是用qq來的,微信這樣的產品再這樣發展下去,我覺得是一個不好的事情,不僅對他們企業自身來說不好,對用戶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好的體驗,簡單的說,微信每天不清理的話,會佔用大量的手機內存,自己不發,但不能制止別人發,但是很多內容都是廣告垃圾,尤其是那些心靈雞湯,我們家三輩人都喝不完!

我到現在都不怎麼懂得微信的全部功能,有時候覺得自己很落伍,但實在沒興趣去研究,也不喜歡經常更新版本,反正就是那麼一個通訊工具,聯繫陌生人的時候,不想給別人電話號碼,就給他一個微信號,這也算是一個拒絕,所以微信有時候就像一個名片夾。

物極必反,這個道理是千古不滅的,當大公司把自己的產品做的越來越複雜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走下坡路,也是給後來者或者競爭者新的市場機會。

但是這種趨勢現在已經很難逆轉了,他們不可能壯士斷臂,他們只能讓微信變得越來越複雜,這個是一個積重難返的事情,即便他們自己能看到這樣的問題,他們實際上已經不能解決,所以我並不認為微信將來能夠稱霸中國互聯網,在他們現在的領域,的確沒有人可以挑戰他們,但是在他們看不見的領域,很多的競爭對手正在萌發,將來能打到微信的,一定不是微信這樣的產品,而是那些比他更簡潔,更方便的產品。


凡鐵鑄兵堂


這個問題本身分兩個角度來回答。第一,如果你把微信當一個APP,微信的功能確實很多,部分功能已經成為可有可無的功能,有些已失去最實的價值。所以微信更應該做減法。第二,微信並不是一個APP。從微信開始做小程序開始,微信的定位已是一個手機操作系統。和安卓 IOS一樣,操作系統。所以微信這些功能並不多,是而是太少了。當微信功能越多,離操作系統就越近。試想一下,有一天我們的手只有一個APP時,就是兩種信,那微信就是操作系統。

而騰訊對微信的定位,就是手機操作系統。

事了了:matt

我們為您提供專業的互聯網服務,幫助您利用互聯網高效獲得客戶。

服務內容包括:軟件開發服務,APP,微信平臺,小程序,網站,管理系統等;互聯網高級人才推介服務;創業,互聯網轉型輔導;短期用工服務。


事了了


微信必然是要繼續做加法,要維持現狀的用戶活躍量與微信目前在中國互聯網中的位置,加法是未來微信最好的選擇。

微信目前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環境中的交通樞紐,也說是基礎設施,反正就是其非常的重要。從微信開始說要把自己打造成互聯網入口的時候,就註定不可能再做減法來。否則對微信來說就是一種更大的損失。

正如題目講的一樣,越來越多人開始逃離微信,不用朋友圈,極少再用微信聊天。若是微信不依靠其是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地位,估計會有更多人放棄微信,微信用戶也會不斷的流失。現在人們使用微信的原因,也許用來溝通聊天的動力已經低於使用微信來完成某種服務的動力。

用微信來掃碼支付、打車、購物、玩遊戲設置其他更多服務,已經是生活中非常普遍且習以為常的事情了。那說專門用微信來聊天、看朋友圈不做別的,估計沒有人使用微信是未來滿足這個需求。

所以,我以為,微信已經從“聊天工具”變成了“生活工具”。所以,做減法顯然會是微信的一種退步,只有不斷的做加法才能讓微信變得更有用,以繼續維持或壯大自己在國民生活中的地位。


初始值


無論你是否想要一個簡單的微信,都回不去了,微信必然會越來越複雜。


首先,當今的信息流閱讀,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用戶習慣,和市場


微信必須要繼續滿足用戶。這是肯定的,根據艾瑞諮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信息流廣告市場規模達325.7億元,未來三年仍將保持50%以上的增長。到2019年,信息流廣告市場規模將達到1400多億。



再說借力小程序崛起的拼多多,微信還要繼續滲透


這說明了,微信藉助於關係鏈,以及小程序的開發,依然有著無窮的潛力,因此小程序必須全面滲透到這些用戶關係中,不斷滲透,形成變現,更大規模的市場空間,依然在用戶的彼此關係中,微信還有繼續挖掘的空阿金。


根據相關數據透露,拼多多的月GMV超過了400億,不知道是否真假,至少說明了微信對關係鏈滲透的強大價值所在。


再說,小程序遊戲,也是一個大風口

據QuestMobile 4月24日發佈的《微信小程序洞察報告》數據顯示,微信小程序目前的月活用戶數達到了4.7億,3月活躍數穩定在1.4億。其中,在微信小程序TOP100榜單中,小遊戲的佔比為28%,呈爆發式的增長趨勢。


因此,這也決定了你的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會收到越來越多的小程序遊戲信息,煩不勝煩。


首席發言者


很明顯,微信會持續不斷的做加法,因為微信已經成為了互聯網的基礎設施。

騰訊公佈的數據顯示,騰訊微信的日活已經破10億,用戶每天30%的時間花在微信上,用戶日均打開微信市場為90分鐘,且每天訪問微信10次。因此,對網民來說,微信已經成了中國互聯網的流量入口,這個入口在之前是瀏覽器,但是現在是微信。

對微信來說,微信的業務從公眾號、朋友圈、通話、社交、支付、看一看、小程序等不斷外延,外延的原因主要有:1、微信需要滿足用戶的大部分經過驗證的需求;2、微信需要為自己佈局生態和營收。騰訊迫切需要通過微信來變現,同時更重要的是將用戶留在微信,甚至讓微信成為其商業生態最重要的一環,一如淘寶之餘阿里巴巴。

我們也可能看到微信在不斷的演進,在不斷做加法,也能看到諸如拼多多、雲集微店等平臺藉助微信快速的崛起,拼多多隻花了2年半就成為估值150億美元的獨角獸。

而但從電商看,微信已經形成電商產業鏈:

1)B2C 電商,由平臺或品牌商家直接服務消費者。如蘑菇街、拼多多都屬於這類,他們有多種自主獲客方式比如拼多多、蘑菇街的拼團,環球捕手的分銷。

2)S2B2C 電商,平臺和小B共同服務消費者,平臺藉助小B(自媒體、代購、小店主等)完成獲客和交易。典型的例子有云集微店、好物滿倉。

3)第三方服務商家,包括有贊、微店、無敵掌櫃、51贊等,為商家提供開發小程序、運營工具等服務。

而除了電商外,小程序目前對遊戲也開始大力的扶植,遊戲也會成為微信重要的產品生態。

對微信來說,微信囊括了10億用戶每天訪問,那用戶的衣食住行娛樂遊戲等都成了用戶的需求,如果微信不解決,自然會有其他公司來解決,所以理論上微信可以做所有的用戶需求。但也正是因為有張小龍這樣的頂級產品經理在,微信才能剋制的做加法,目前我們能看到微信儘管功能負責但是並不冗餘,這是最難能可貴的。


毛琳Michael


  對於現階段的微信來說,做減法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作為一個社交APP,微信現在已經承載了太多的功能,除了支付和遊戲外,還有小程序、看一看、九宮格等。

  對於騰訊來說,微信疊加更多的功能,是為了增加更多的變現窗口,把微信龐大的流量變現。事實上,微信諸多的功能中,只有遊戲功能擁有很強的變現能力,支付和小程序目前還沒有形成造血能力。

  從理論上來說,微信的功能越豐富,用戶體驗越好,因為在微信這一個APP上就能做很多的事情。事實並非如此,QQ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早期,QQ與微信一樣,定位是一個社交軟件。不同的是,微信大多是年齡25歲以上的用戶,而QQ則是低年齡用戶群體

  在功能上,QQ不斷疊加更多的功能,從QQ空間,到QQ遊戲,再到QQ音樂等,騰訊試圖把QQ打造成為一個一站式服務平臺。騰訊2017年第4季度財報顯示,QQ平臺第四季度的月活同比下滑 9.8%,為 7.834 億。曾經大熱的QQ 空間的月活更是大跌 11.7% 至 5.633 億。

  眾所周知,QQ空間與微信的朋友圈非常類似。在騰訊2017年第4季度財報中,微信月活用戶突破10億,超過了QQ。從QQ的經歷來看,月活用戶達到頂峰的微信,肯定會走下坡路。目前,一些用戶因為微信功能太多而逃離,這意味著微信做加法固然能夠提升變現能力,但破壞了用戶體驗。長此以往,微信活躍度必然下降。沒有了活躍度,微信如何變現?所以說,微信還應該專注社交,而不是做一個大而全的平臺。


賈敬華


價值兄認為,微信現階段應該做加法還是減法,最有發言權的其實是微信創始人張小龍。在今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就已經做出了回應,價值兄認為張小龍的演講中體現了以下幾點:

1.微信要做最好的工具,對用戶負責,不過多考慮生態的問題。張小龍在2018年微信公開課Pro上表示,“微信就是一個工具。我們的目標是要做互聯網上最好的工具,這個目標其實挺大,也挺難,因為我們確實只是希望做一個最好的工具,所以我們很少去談平臺,其實也很少談生態,對用戶來說平臺是什麼,生態是什麼他並不關心。”價值兄認為,張小龍這是讓微信剋制,並希望回到微信最原本的狀態——工具軟件。因此,無論微信做什麼新功能出來,都是為了這個目標服務的,所以,從對用戶來說,微信一直在做減法,調整掉那些不讓用戶喜歡的功能。

2.微信的角色是讓用戶“用完即走,走了還會回來”。在今年年初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徹底解釋了微信的角色定位,“用完即走的本質是任何一個工具都是幫助用戶完成一個任務,越高的效率越好。當我們完成一個任務以後,我們當然希望用戶能做別的事情,而不是一定耗在一個工具裡。”因此,微信是讓用戶知道自己藉助其完成任務,當有了任務再回來,而不是整天耗在上面浪費時間。

3.微信肩負著“去中心化”的重任,做加法顯然無法實現這樣的目的。

如今都在談“去中心化”問題,微信也肩負著這個重任。張小龍表示,““去中心化”的概念,微信作為一個具有平臺屬性的工具,它肯定會有一些平臺性的內容,比如訂閱號、小程序等,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有一種態度,即我們是怎麼面對這樣一些平臺內容的。我們從很早以前就一直堅持我們的平臺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我覺得“去中心化”與其說是平臺的策略,還不如說是一個觀念,這個觀念代表著我們去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在一個“去中心化”的世界裡,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考,都有自己的大腦”。因此,在本質看來,微信的任何功能都應該去為了“去中心化”做減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