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都疼系列——卡拉瓦喬彪悍的真實

手握匕首,好過歌頌偽善

——卡拉瓦喬作品欣賞

看著都疼系列——卡拉瓦喬彪悍的真實

上圖作品:《魯特琴演奏者》

布面油畫

作者: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

年代:1596

尺寸:94 x 119 cm

收藏: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博物館)

“他沒有好死,就像他從未好活”——傳記作家 巴格利翁

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是意大利16世紀末17世紀初有著獨特風格的畫家。

關於他,有太多定語可以形容:褻瀆上帝的殺手;暈素不忌的雜交狂;易怒殘暴的酗酒鬼;整日酗酒,劍不離手,惹事生非的傢伙…但同時他也被頌揚有博學浩瀚的神學知識,有虔誠的靈魂,永遠站在貧窮的一方等等…

總之,他曾是羅馬藝術圈的“焦點之王”。

美男子情結

什麼?上圖的卡拉瓦喬不是你所認識的卡拉瓦喬?

是的,沒有暴力就沒有卡拉瓦喬,這句話是真的。因為他的畫風一般給人的感覺都是“看著都疼系列”,比如這樣:

看著都疼系列——卡拉瓦喬彪悍的真實

《砍下荷羅孚尼頭顱的猶滴》

這樣:

看著都疼系列——卡拉瓦喬彪悍的真實

《聖托馬斯的懷疑》

但在1593年之前,卡拉瓦喬還是個熱愛藝術的年輕人,這個時期他作品中的陰暗面並不多,更多體現的是對年輕男孩的愛戀和對肉慾的追求。

風格都如下圖:

看著都疼系列——卡拉瓦喬彪悍的真實

作品:《音樂家們》

布面油彩

作者: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

年代:1597

尺寸:92x118.5cm

收藏: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音樂家們》這幅作品展現了充滿性暗示的年輕人的形象,畫中後排拿著長號的年輕人就是卡拉瓦喬自己。在這幅畫中,人物性別特徵並不是很明顯,這也是卡拉瓦喬早期作品的特點。另外,畫中幾位音樂家看不出任何的快樂,顯然,這並不是畫中人想要的生活狀態,包括年輕人卡拉瓦喬自己。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藝術品鑑官微"

1593年,卡拉瓦喬進入朱塞佩·切薩里的畫室當助手,第二年他離開了切薩里,結識了畫家普羅斯佩羅·奧爾西,已經在畫壇上小有地位的奧爾西把卡拉瓦喬介紹給有影響力的收藏家,很快卡拉瓦喬憑著自己的天分掌握了繪畫技巧,在早期的作品中顯現出他的才華,並得到了德爾·蒙泰主教(Cardinal del Monte)的賞識,成為紅衣主教的座上客,此時的卡拉瓦喬風華正茂,宏圖滿志。

他為紅衣主教繪製了一批帶有性愛暗示的私密作品,比如《酒神巴庫斯》、《音樂家們》、《彈魯特琴的年輕人》等,並且在這些作品中,卡拉瓦喬都運用到了自己的形象。那個時候,卡拉瓦喬的作品中從沒有女性出現,所有模特都是男孩:高挺的鼻子,大大的眼睛,並不突出的喉結,半裸的上身以及特定的光線處處都顯示出藝術家對模特由衷的愛。

卡拉瓦喬早期帶有性愛暗示的作品,其中的自畫像無不以年輕俊俏示人,毋庸置疑,卡拉瓦喬在德爾·蒙泰主教的庇護下過著安逸、輕鬆、放蕩的生活,同時,作品也反映了卡拉瓦喬的自戀傾向,而這些正是他早期作品的特徵。

暴力美學的頂峰

16世紀的羅馬,反宗教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藝術的創作。教會鼓勵藝術的教育功能,提倡用視覺藝術來教育人民,神學家越來越推崇寫實主義,摒棄矯飾主義,所以繪畫藝術逐漸捨棄矯飾主義中的刻板和過分誇張的人物體態,趨於生活化,試圖消除觀者與畫面本身的隔膜。

當時的紅衣主教基里奧·達·法布里亞諾(Gilio da Fabriano)曾在天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之後,提倡在繪畫中描繪基督受難和殉道的場景,他認為不應該只用理想化的姿勢去表達這些場景,而應該“誠實地反映四濺的鮮血,撕裂的皮膚和傷口以及慘敗的面孔。”

同時,16世紀後半期,為了紀念早期的宗教殉道者,殉難題材繪畫逐漸流行,天主教改革者期望通過文字和圖像來喚起民眾對於早年屠殺中死難者的哀思,因而,含有暴力血腥元素的繪畫擁有了更大的市場。

看著都疼系列——卡拉瓦喬彪悍的真實

作品:《聖馬太蒙召》

布面油畫

作者: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

年代: 1600

尺寸:

323 x 343 cm

收藏:意大利羅馬康塔列裡禮拜堂陳列

社會背景為卡拉瓦喬的創作提供了客觀的有利條件,而他對畫面光影的把握又將這種暴力氣氛推向高峰。1600至1606年之間,卡拉瓦喬作品中的自畫像常常是被割下頭顱的歌利亞,或是施洗約翰的頭顱,而涉及流血與殺戮的畫作,佔到了卡拉瓦全所有作品數量的三分之一,他筆下的世界是一個充斥著暴力的世界。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藝術品鑑官微"

看著都疼系列——卡拉瓦喬彪悍的真實

作品:《聖馬太殉難》

布面油畫

作者: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

年代:1600

尺寸:323 x 343 cm

收藏:意大利羅馬康塔列裡禮拜堂陳列

一個罪犯

卡拉瓦喬是叛逆的,他放浪形骸,傲慢無禮,17世紀的收藏家朱利奧·馬基尼曾在所著的《卡拉瓦喬傳記》中記載:“卡拉瓦喬勤奮地學習,但常常因暴烈的性情到處惹是生非。”在聖路易·弗朗西斯教堂的肯塔瑞裡禮拜堂繪製《聖馬太殉難》和《聖馬太蒙召》作品期間,他和他的助手就經常辱罵對手和模仿者,與人發生衝突對卡拉瓦喬來說是家常便飯。他經常挎著一把長劍,口頭禪是

“我要把你的肉割下來煉油”

卡拉瓦喬個人的“瘋狂”和“墮落”伴隨著他的成名逐漸加重。讀他的傳記,會思考他是不是在用外在的叛逆去掩蓋對宗教的懷疑,他酗酒,嫖妓,打架,甚至殺人,而這些性情上的暴躁也反映在其作品中。他在作品中表現出了對意大利先驅畫家們的反叛和對傳統繪畫的挑戰,作品不再有敘述性,而是將畫面定格在一個事件的某一個瞬間,他將自己所要表達的全部情緒用這一個瞬間來作以解釋,猛然、獨特的審美衝擊和持久的凝視、思索便是他的目的。

他用野蠻、粗放、赤裸取代作品中的高雅、神聖和虔誠。

《聖母之死》用妓女做聖母的模特;《勝利的愛神》將原本應該是小男孩的愛神用青年男孩子表示;《作弊者》等表現底層社會陰暗…類似不被世俗和教會允許的內容在他的作品中比比皆是。

卡拉瓦喬在藝術史上的獨創性,來源於他的奔放氣質,而他的狂放不羈與他的經歷有很大關係。他從14歲開始,便在流浪、漂泊、爭吵和決鬥中放蕩生活。關於他最早的記載,就是他惹是生非的犯罪記錄,記錄顯示,他因為攜帶非法武器被捕,因一位名叫萊娜的妓女和他人鬥毆,和房東發生爭執將房東窗戶擊碎等等,他實在是一個危險人物。

看著都疼系列——卡拉瓦喬彪悍的真實

作品:《聖施洗約翰的斬首》

布面油畫

作者: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

年代:1608

尺寸:361x520cm

收藏:馬耳他首府瓦萊塔的聖約翰雙頂大教堂

這是一幅毫不掩飾的行刑的場面的油畫。卡拉瓦喬在畫面中安排了較少的幾個人,形成了獨特的凝重的氣氛,前景中留出的大面積的空間,使得觀者成為這次殘酷行刑的目擊者,觀眾看到是的 :劊子手站在牢房的牆壁面前,聖約翰毫無反抗地被反捆在地,劊子手的旁邊站著行刑官,他的一隻手指向前景中端著盤子等待聖約翰頭顱的侍女,遠處的監獄窗戶裡,兩個犯人探頭探腦地向外張望,周圍的人都是一副漠然的神態,唯一對聖約翰表現出同情的是一個老婦人,她萬分驚恐地捂住的不是眼睛而是耳朵,這樣的姿勢暗示著她聽到了某種可怕的聲音,在這裡,卡拉瓦喬巧妙地用無聲來渲染壓抑恐怖的氣氛。

在這幅畫中,卡拉瓦喬描繪了一個值得研究的細節,那就是聖約翰流在地上的血形成了卡拉瓦喬的簽名,這也是卡拉瓦喬唯一的簽名作品。

看著都疼系列——卡拉瓦喬彪悍的真實

《聖施洗約翰的斬首》 局部

無聲死去

1606年,卡拉瓦喬因為女人與一名劍客馬索尼(Tomassoni)發生了矛盾,並在一次爭吵中將其致死,在缺席審判中,卡拉瓦喬被判斬首,但在這之前一天,他已經逃亡到了那不勒斯。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藝術品鑑官微"

因為殺了人,自己的靈魂已經行將就木,所以此時他的作品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氣息,他渴望贖罪,也渴望得到主教的寬恕與特赦。在那不勒斯,他創作了人生中最大尺幅的一幅畫《聖施洗約翰的斬首》。

終於,在1609年,羅馬傳來消息,教皇寬恕了卡拉瓦喬的罪行,為了報答教皇,卡拉瓦喬畫了名為《手提歌利亞頭顱的大衛》。在這幅作品中,他將歌利亞的頭顱畫成了自己的樣子,畫中年輕的大衛以怪異的神情注視著巨人的頭顱,而大衛的形象正是年少時的卡拉瓦喬的臉龐!這是一幅與眾不同的自畫像,先前卡拉瓦喬作品中的歌利亞雖是自己,但行兇的都是他人,而在這幅畫中,行兇的人卻是卡拉瓦喬自己。大衛手中的劍上刻著“謙卑征服高傲”的字句,這是一場發生在卡瓦拉喬心中的戰鬥,交戰雙方就是畫中人物 :虔誠勇敢的“大衛”卡瓦拉喬和罪犯“歌利亞”卡瓦拉喬。

看著都疼系列——卡拉瓦喬彪悍的真實

作品:《手提歌利亞頭的大衛》

布面油畫

作者: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

年代:1610

尺寸:125 x 101 cm

收藏:意大利羅馬博蓋斯美術館

在這幅畫中,卡拉瓦喬用了幾近黑色的色調,並將年輕的大衛隱藏在黑暗中,男孩臉上悲痛的神情和周圍冷重的色調構成了凝重的感覺。

卡拉瓦喬的作畫步驟很奇特,他從不在畫布上先畫出精細的素描,他往往直接在畫布上作畫和修改,通過 X 光透視,畫面上呈現出修改的痕跡,他曾幾度修改歌利亞頭顱的表情,從最初圓瞪的雙眼、緊張的面部表情到最終的平靜內斂的表情,這正是畫家對暴力悔恨的反思。

1610年7月初,卡拉瓦喬拿著他的贖罪作品登上了開往羅馬的船,但船在羅馬西海岸的小海港帕洛(Palo)停下了。在這裡,當地的警衛隊錯把他當成本地逃犯將他投進監獄,當他想盡辦法出來的時候,船已經載著他的作品《手提歌利亞頭顱的大衛》離開了海港。

他拼命奔跑,希望能在下一個港口趕上船,但是在烈日和飢餓下,虛脫倒在了沙灘上,他被送到了當地修道院的醫院。1610年7月18日,高燒、昏迷、無助、痛苦的卡拉瓦喬離開了這個世界。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藝術品鑑官微"

據記載,臨死時他拒絕親吻十字架,而是拼命握住自己那把刻有“沒有希望,就無需恐懼”的匕首。

卡拉瓦喬的一生短暫卻又輝煌,他將毫無美化和掩飾的自我形象運用到畫作中,是記錄,也是人生痛苦的寫照;他反叛放蕩,用暴力挑戰審美的“禁區”;他將寫實技巧融合在獨創的光影效果之中,將畫面氣氛推向高潮和頂峰;他影響了17世紀諸如倫勃朗、魯本斯等諸多大師。

他是個十足的暴徒,卻也是最讓人觀之動容的聖徒。

(本文部分觀點參考齊彬:析卡拉瓦喬作品中的自我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