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流血的革命,與東夷經過三次較量夏朝才最終確立

在夏朝統治初期,為爭奪天下共主的寶座,夏與夷經過反覆的政治較量,才最終確立了夏后氏以一國統領天下萬國的領袖地位,使夏朝貴族國家的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統一局面得到四百多年的延續。

關於夏初夷夏衝突的史事,文獻記載主要有如下數端:

一是啟益之爭。《孟子·萬章上》雲:“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日:‘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史記·夏本紀》所記略同。這是說禹曾將天下授益,無奈益的威望不夠,禹死後得不到諸侯擁護,過了三年,只好讓位於啟,避居箕山。從此,出現了家天下的政治格局,儒家盛讚的禪讓制壽終正寢。但《古本竹書紀年》雲:“益幹啟位,啟殺之。”《楚辭·天問》雲:“啟代益作後。”《韓非子·外儲說下》雲:“古者禹死,將傳天下於益,啟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啟。”《戰國策·燕》雲:“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於益,其實令啟自取之。”這是說啟成為國家聯合體的首領,是通過武力獲取的。比較起來,可能後一種說法更近實情。從此,聯合體最高權力的轉移開始發生在同一家族之內。這是夏初在繼統問題上夷夏之間的第一次衝突。

沒有不流血的革命,與東夷經過三次較量夏朝才最終確立

二是啟伐有扈。據《史記·夏本紀》記載,當啟即天子位後,“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將戰,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啟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遂滅有扈氏。天下鹹朝。”《甘誓》見於今文《尚書》,是一篇可信度較高的歷史文獻,但不曾言及有扈氏的族屬情況。《史記·夏本紀》說到禹的後裔之國其中有有扈氏,但《左傳·昭公元年》說:“虞有三苗,夏有觀、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把夏的觀、扈同其他叛亂的異姓諸侯相提並論,說明有扈氏與夏禹並不同姓。據劉起釘先生研究,有扈氏不是夏的同姓部落,而是異姓的東夷少昊族的“九扈”,其地就是殷代的“僱”,即今鄭州黃河北岸的原武一帶。這樣看來,在啟益爭統之後,東夷有扈氏與夏后氏又為此發生一次正面衝突。

三是后羿代夏。這次衝突的後果極其嚴重,致使夏的繼統一度中斷。《左傳·襄公四年》說:“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於原獸。棄武羅、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讒子弟也。伯明後寒棄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為己相。浞行媚於內,而施賂於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家,外內鹹服。羿猶不悛,將歸自田。家眾殺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諸,死於窮門。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澆及殪。恃其讒慝詐偽而不德於民,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尋氏。處澆於過,處猹於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少康滅澆於過,後杼滅殪於戈,有窮由是遂亡。”后羿為有窮氏之君,屬東夷族,故稱“夷羿”。后羿廢太康,相繼立仲康與相,進而取代夏後相而為天子。但后羿耽於田獵,不理國政,最後被親信寒浞所殺。寒浞亦不施德政於民,還滅了夏的盟國斟灌和斟尋。在夏遺臣靡與有鬲氏的幫助下,寒浞被滅,夏後相之子少康得以繼位,進而滅了寒浞二子澆及猹所擁有的過、戈之國。這場夷夏衝突持續的時間較長,夏致“無王”竟四十年之久。

沒有不流血的革命,與東夷經過三次較量夏朝才最終確立

這三次夷夏武裝衝突都發生在夏朝前期。自從少康滅寒浞重新成為天下共主之後,東夷諸部再也無力與夏對抗。帝相時,曾征伐淮夷、風夷及黃夷,且有“於夷來賓”。其時後羿還掌握著夏的政權,這些征伐活動表明東夷內部也存在矛盾和鬥爭,自身實力不免受到削弱。自少康復國直至夏朝末年,東夷各部一直臣服於夏,以“來賓”、“來御”的方式朝覲夏王,表現出夏之屬國應有的政治姿態。如古本《竹書紀年》記載:

少康即位,方夷來賓。

(帝芬)三年,九夷來御,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帝洩)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帝發)元年,諸夷賓於王門,諸夷入舞

又《說苑·權謀》載:“湯欲伐桀。伊尹曰:‘請阻乏職貢,以觀其動。’桀怒,起九夷之師以伐之。”說明九夷各部不僅要朝覲夏王,而且自己的軍隊也得受中央王朝的調遣和支配,其自治權受到極大的分割與削弱,完全成為夏朝的附庸國。

沒有不流血的革命,與東夷經過三次較量夏朝才最終確立

從上述有夏一代的夷夏關係看,前期表現為夷夏間的對立與衝突,中後期夷人部落則完全變成夏的臣屬國。但不管哪種情況,都是一個統一貴族國家內部發生的事。夷夏對立衝突在於爭奪國家聯合體的最高權力,夷人俯首稱臣則是對夏后氏掌握國家聯合體最高權力的認同與服從。因此,夏朝的夷夏關係單用東西對立是不能完全概括的,所謂夏朝統治包括夷人區域也只有從夏朝國家結構層面來理解,才能真正認清歷史的本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