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辛德勒式的「勇哥」能治白血病,治不了窮病

貧困比癌症更致命!當醫療保障、藥品知識產權、貧困化、人道主義等諸多問題交織並行時,脆弱的生命、在病痛與窘迫中不斷削弱的尊嚴,再一次受到拷問!

《我不是藥神》:辛德勒式的“勇哥”能治白血病,治不了窮病

看了嘻嘻哈哈的海報,我還以為《我不是藥神》又是甯浩與徐崢搭檔的“瘋狂”喜劇,沒什麼興致。

聽愛人說是有關白血病藥品的題材,豆瓣點評給了9.6分!我去影院看了,雖然片子的製作有些粗糙(不知道是否因為低成本的緣故),但情節和主題都很好,催淚效果明顯。

1

《我不是藥神》:辛德勒式的“勇哥”能治白血病,治不了窮病

遊走江湖的藥販子張長林被逮捕前留下一句話,“全世界就一種病——窮病。”

國際著名醫藥公司研製生產的格列寧專治慢粒白血病,需要長期服用,而一瓶格列寧就要4萬元人民幣。

一位患病的老太太央求警方不要抓捕藥販子時,聲淚俱下地描述自己買藥治病而傾家蕩產的人間慘劇。藥販子得的是暴利,但終歸比醫藥公司的正牌藥品便宜。

貧困比癌症更致命!

賣印度壯陽藥的商販程勇同樣在貧困中掙扎。如果不是老父親的手術費無處籌措,他斷不會鋌而走險走私低成本、高回報的印度格列寧。

售價5000元一瓶的格列寧讓程勇賺得盆滿缽滿,生命垂危的老父親有救了,自己也在白血病人中間被尊稱為“勇哥”,走私犯成了運送良藥(印度格列寧療效很好)的救命恩人。

有了錢的勇哥受到“同行”的威脅,決定金盆洗手,不想再提心吊膽地活著。貧困解決了,老爸的病也解決了,目的達到了,該閃了。

2

《我不是藥神》:辛德勒式的“勇哥”能治白血病,治不了窮病

一年後,月賺幾十萬的服裝廠老闆勇哥,聽說曾經得到他恩惠的白血病患者又陷入了高價藥的泥潭,其中有些人因無力治療而自殺或病逝。

此時的勇哥,真好像曾經滿足於借納粹集中營的猶太人為自己幹活兒的工廠主辛德勒,在血淋淋的現實面前,突然良心發現。

辛德勒開始不惜血本地搭救猶太人,而勇哥也開始重新大量購買印度格列寧,用遠低於購入成本的價格賣給病人。

殘酷剝削猶太勞動力的超額利潤,榨取垂死病人血汗錢的暴利盈餘,被投入到新一輪的解救之中。

辛德勒熬到了集中營解放,勇哥則被警方以走私、販賣假藥的名義拘捕並被提起公訴。

幾乎同樣的場景發生在兩個救世主的身邊:

被解救的猶太人目送著辛德勒的汽車遠去,車中的辛德勒痛不欲生、悔恨自己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

而白血病患者紛紛摘下口罩,聚集在街道兩側,感恩搭救他們的勇哥,遠去的囚車中,勇哥淚眼模糊、追悔莫及,彷彿看到自己沒能及時出手幫助而身故的病友呂受益、黃毛。

3

《我不是藥神》:辛德勒式的“勇哥”能治白血病,治不了窮病

​治窮病還要靠體制、政策。

貧困人口眾多、缺醫少藥的印度,推遲實施《專利法》和強制專利條款,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藥品仿製中心,而且療效好、價格低,解救了很多無力負擔高額藥費的癌症患者。

在中國,治療慢粒白血病的部分高價藥品進入醫保範圍。

不過,治療慢粒白血病之外的藥品又該怎麼辦呢?

當醫療保障、藥品知識產權、貧困化、人道主義等諸多問題交織並行時,脆弱的生命、在病痛與窘迫中不斷削弱的尊嚴,再一次受到拷問!

《我不是藥神》:辛德勒式的“勇哥”能治白血病,治不了窮病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資深自媒體人,獲評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一點號“2017年度耕耘獎”、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