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又陌生的诺曼底

熟悉又陌生的诺曼底

在外国地名中诺曼底可能是咱们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地方——说熟悉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它在法国并且知道发生在这里的诺曼底登陆是二战欧洲战场的西线转折点;说陌生是因为除了诺曼底登陆这一事件外我们几乎不了解关于这个地方的其他任何一切,究竟在此之前诺曼底地区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文化传承呢?

公元885年11月24日拂晓塞纳河被满载士兵的长船堵得水泄不通。这些士兵个个身穿锁子甲、头戴硬盔,盔上延伸下来的铁片护住士兵的鼻梁,他们左手持大盾,右手拿长矛,目光中带着些许贪婪。被从睡梦中惊醒的巴黎人赫然发现自己已被来自北欧的维京海盗包围。这些维京海盗是在英格兰遭遇挫败的丹麦人,他们在英格兰失败后将目光转向了欧洲大陆上的法兰克王国。事实上在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就曾与丹麦海盗交过恶:丹麦国王戈德弗雷德突袭位于今天荷兰的弗里西亚海岸,结果法兰克军队吃了败仗。戈德弗雷德因此信心百倍,没把查理曼放在眼里,并扬言要征服整个德意志。不过没等他实现宏愿就被暗杀了。查理曼趁机加强海岸防御,有效地抵挡了维京人的入侵。然而在843年8月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就已瓜分了帝国的疆土,此时丹麦人所面对的对手其实已不是统一的法兰克王国,而是由统一的法兰克王国分化出来的西法兰克王国。

分裂后的法兰克王国国力大不如前,引起了丹麦海盗的觊觎。尽管如此瘦死的骆驼到底比马大——西法兰克国王路易三世在索库尔安维穆战役中斩杀约八千丹麦人,此战后丹麦海盗的入侵一度被遏制,但仅仅只是遏制而不是根除。终于在885年11月24日发生了上文所说的丹麦人围攻巴黎事件。据法国传教士阿卜记载:这次围攻巴黎丹麦海盗共组织了四万大军、长船七百余艘。尽管丹麦人声势浩大,然而巴黎人愣是坚守了一年,在这一年里巴黎始终以一座孤城孤军奋战,身为西法兰克国王的胖子查理一直没为这座孤城提供任何援助。直到一年后磨磨蹭蹭的胖子查理才率军前来解围,结果直接上来就被海盗们一顿胖揍。被吓坏了的胖子查理同意为丹麦人让路,打开通往上游的道路,条件是海盗可以劫掠以备过冬之用,但是必须在开春后撤走。胖子查理甚至还慷慨赠送七百磅白银。

胖子查理的所作所为激起公愤,很快他就被自己的侄子、克恩滕公爵阿努尔夫推翻。这次西法兰克王国的政权更迭对丹麦海盗而言并无意义——管你西法兰克谁当国王照样不断前来打秋风,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逐渐接受了法兰克人的风俗和信仰,这些法兰克化的丹麦人被称为诺曼人。与此同时北欧海盗的另一分支挪威人把目光投向了西法兰克北部沿海的诺曼底地区,为了控制这一地区挪威人和丹麦人甚至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一位名叫罗夫的挪威人组建起了一支由丹麦海盗为主的军队——挪威和丹麦毕竟都是信仰奥丁神的北欧国家,彼此风俗习惯想通,所以作为挪威人的罗夫能统领一支以丹麦人为主体的军队也并不奇怪。

885年“金发王”哈拉尔德统一了挪威,罗夫的父亲、挪威贵族罗格瓦尔审时度势选择归顺哈拉尔德。哈拉尔德在统一挪威后要求挪威海盗们:所有劫掠行为必须服从国王的统一调度,战后由国王统一分配战利品。这是已子承父业的罗夫却对此置若罔闻,于是哈拉尔德发动了旨在讨伐罗夫的战争。罗夫则逃出挪威,来到西法兰克的诺曼底地区定居。西法兰克王国见到罗夫公然在自己的领土上占山为王自然心有不甘,于是不断发起对罗夫的进攻,然而最终以失败告终。911年西法兰克国王“昏庸者”查理没有愧对自己的绰号——他认为:既然罗夫已在诺曼底定居下来,再发动战争也于事无补,于是他与罗夫签订了《圣-克莱尔-埃普特条约》:将诺曼底划归罗夫,作为其采邑。翌年诺曼底公国成立,首都在鲁昂。而作为回报罗夫皈依天主教,娶法兰克贵妇为妻,誓死效忠查理,并负责抵挡北欧海盗的入侵。

就这样罗夫由一名北欧海盗摇身一变成为接受西法兰克王国招安的诺曼底公爵,转而开始和自己昔日的同行们对抗起来。而他手下的丹麦士兵们也大多娶了法兰克当地女子为妻,生活也日益法兰克化,基督教取代传统的奥丁神信仰成为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渐渐地诺曼底人不再说挪威语、丹麦语,法语逐渐成为了这里的官方语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