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亲一起看世界杯

父亲与儿子的关系不同于母子或者父女,为儿子出远门而哭成泪人的是母亲,为儿子回家激动不已的也是母亲,为儿子担心寒暖小事的还是母亲,而父亲永远是那样淡然。我的父亲年近古稀,我们之间似乎感到缺少点默契。但是,对于足球,我们有着共同的语言,一次“世界杯”,改变了我们的关系。

与父亲一起看世界杯

那是一个中国球迷都永远铭记的年份——2002年,中国首次走上世界杯的舞台。虽然被分到了死亡之组(同组的是巴西、哥斯达黎加、土耳其),但是这打击不了我看球的积极性。当我准时打开电视准备看比赛时,父亲提了冰镇饮料和我爱吃的零食进来,坐在了我旁边。平时淡然的父亲不见了,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球迷,一个比我更狂热的球迷。当罗伯特·卡洛斯一记美妙的任意球敲开中国队的大门,留下当时中国门将江津错愕的脸时,父亲恨恨地咬了一口西瓜,并不停地恨恨地念叨,仿佛当时守门的是他自己。当肇俊哲一脚抽射打到门柱的时候,父亲惋惜地说是门柱挡住中国队前进的脚步啊!没想到第二天各大报纸都纷纷以此为头版头条,不得不佩服父亲的“前瞻性”。虽然最后中国毫无悬念的败北,但是这场比赛对所有中国球迷来说,都是一场难以忘却的比赛,毕竟亚洲第一前锋郝海东和外星人大罗的对决可不是天天上演的。对我而言,这场比赛更是意义重大。

与父亲一起看世界杯

从此,我再不会一个人看球,只要是重大比赛都会和老爸一起看。当中国在世界级舞台表演机会越来越少时,我们看亚洲杯;当亚洲杯都不能小组出线的时候,我们看东亚四国邀请赛。虽然比赛带给我们的多是失望与遗憾,但是我们父子的感情却不知不觉地靠近了。

与父亲一起看世界杯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少有东西是几十年不变的,这就导致了父子两代人很难找到一个共同话题,尽管父亲很想找话题来与儿子沟通。比如我父亲曾经痴迷的半导体技术,现在已经近乎销声匿迹,而我们这一代所痴迷的计算机技术,又实在不是父亲那一代的强项。只有足球无意间搭起了我与父亲沟通的桥梁。这就是足球的魅力,尽管年代在改变,球员在更迭,打法也是层出不穷,然而看球的乐趣不会变。

又是一届世界杯,尽管我和父亲之间已然不需要通过世界杯来沟通,但是当比赛开始时,我们还是会按照惯例,开瓶啤酒,炒盘花生米,随着开场哨音的响起,一起沉浸在世界杯这场盛大的狂欢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