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3个月纯收入1万元,石林示范企业带动种“云耳” 共同致富促民族团结

「脱贫攻坚」3个月纯收入1万元,石林示范企业带动种“云耳” 共同致富促民族团结

家住石林县长湖镇蓑衣山村的彝族农户张树兰,在两年的时间内,通过种植高原云耳,家里盖起了小洋楼,买了私家车……她家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得益于石林当地一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企业的扶持引领。

成立于2014年的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契机,发挥企业自身独特优势,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脱贫攻坚」3个月纯收入1万元,石林示范企业带动种“云耳” 共同致富促民族团结

为带动少数民族村脱贫致富,实现民族团结,该公司推出“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即公司提供优质菌包等生产资料,并派专业的技术团队到田间地头,给合作社种植户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确保农户能种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最后公司按品质分级收购。张树兰就是公司第一批种植高原云耳的合作农户之一,如今她已成为公司黑木耳菌包生产基地的负责人,为更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做了榜样。今年,她又带头成立了茸晟黑木耳种植合作社,11名社员中有10名少数民族同胞。在公司的扶持下,建起9个黑木耳立体种植大棚,共挂菌包12万,预计纯收入15万元,社员在3个月内纯收入1万元左右。

另一方面,公司联合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邀请全国有名的菌业技术人员为近百名种植黑木耳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使贫困学员有技术可以奋发图强,有项目进行自主创业,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同胞走上增富脱贫的道路,不拖后腿共同进步。和摩村的陶冬英通过学习培训,带领5名少数民族姐妹成立木耳种植家庭农场,种植了2万袋黑木耳长菌包,现在已经摆到田间,预计纯收入在3万-4万之间,每户增收6000元左右。

「脱贫攻坚」3个月纯收入1万元,石林示范企业带动种“云耳” 共同致富促民族团结

如今,在石林已经有更多的少数民族老乡通过种植木耳走上致富的道路。2017年,和摩村有48户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有11户少数民族贫困户种植云耳,依靠土地流转费,合作社务工收入、云耳种植收入,贫困户年收入从之前的2950元增收至3500元到5300元不等。

2018年,公司在长湖镇成立黑木耳种植合作社,按照“乡镇引领合作社走,合作社随着产业走,农民跟着合作社走”的思路,通过木耳专业技术培训和地理优势的宣传鼓励,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尽可能地将贫困户联结到产业链上,保证贫困群众通过木耳产业增收脱贫。

「脱贫攻坚」3个月纯收入1万元,石林示范企业带动种“云耳” 共同致富促民族团结

截至目前,该公司拥有1个现代化菌袋生产工厂、1个标准化育菌工厂、1个食品级包装厂和1个云耳立体种植示范基地。以台创园公司自有实验与示范基地为中心,已发展蓑衣山、西街口、天生关、林口铺、路美邑5个合作社和和摩村一户家庭农场进行种植,为农民的增富脱贫搭建平台,有效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脱贫攻坚」3个月纯收入1万元,石林示范企业带动种“云耳” 共同致富促民族团结

侍伟 报道

编审/校对:朱永发、侍伟

「脱贫攻坚」3个月纯收入1万元,石林示范企业带动种“云耳” 共同致富促民族团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