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澍为何被称为清朝“经世致用”第一人?

程老师侃史


如果你去南京总统府的话,里面有一个祠堂叫“二公祠”,供奉陶澍和林则徐,是左宗棠建的。就是为了感谢两位当年对他的提携,当时两人都已经是封疆大吏了,但是对年轻的左宗棠非常看好,多次提拔。后来左宗棠专门建二公祠表示感谢,只能说陶澍这人看人很准。

左宗棠见陶澍时,陶澍是两江总督,而左宗棠还只是个普通秀才,连个举人还都不是。

所以后来左宗棠当两江总督时专门建二公祠表示感激之意,这个祠堂现在在南京总统府里。(目前已经是复建的了,原来的毁于w戈)

陶澍这个人现在不是很出名,但是晚清时有一次张之洞和李鸿章的女婿张佩纶讨论道光以来的官员,认为陶澍排第一。陶澍跟林则徐私交很好,他当两江总督时,林则徐当江苏巡抚。


李三万的三万里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岳忠豪

陶澍(1779——1839年),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实心任事,颇有政声,“

剖决狱讼如流”。其任职四川期间,四川总督蒋攸铦举荐其为“治行四川第一”。后陶历任山西按察使、福建按察使、安徽布政使。道光十年(1830年),累官至两江总督,后又兼江苏巡抚、两淮盐政。在任期间,陶澍立志振作,革除积弊,放手整顿河工、漕务、盐务、吏治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实务,并拔擢了一批人才,颇见成效。晚清清流派领袖张佩纶称赞其为“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山”,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陶澍)

清朝中后期国势衰微,有“嘉道中衰”之称,士风不纯,吏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局中人自有一种处于乱世变局之慨,龚自珍称为“将萎之华, 惨于枯木” , “日之将夕, 悲风骤至”。 但同样有一些关心国家和命运的知识分子,以振作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大政,提倡“经世致用”,关心实务,陶澍身兼仕林学界,身体力行提倡改革,并在周围聚集了一大群有志士人、官员,互相切磋,互相砥砺,推动了“经世致用”风气的发展。

(龚自珍)

(1)慧眼识英,举荐人才。林则徐也是当时为数不多注重事务的官员,他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加强对外抵抗的力量。在禁烟问题上,陶澍坚决支持林则徐。陶澍病逝前,向道光皇帝举荐林则徐继任两江总督,称他“才长心细,识力十倍于臣”。陶澍并与贺长龄、魏源等人为莫逆之交,魏源帮助陶澍革故鼎新,策划漕运、盐业等实务大政。陶澍拔左宗棠于微末,识胡林翼于幼时,后来陶左二人结为儿女亲家,胡林翼则成为陶的贤婿。左、胡二人后来名震天下,皆为晚清名臣。

(林则徐)

(2)立身为正,廉洁奉公。主政一方,天高皇帝远,很难做到完全清白,所以才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陶澍任职选人,首重廉洁,抵制物欲,曾作座右铭““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人无知者;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此言既是自省也是自警。他注重刷新吏治,重劾地方失察舞弊,鱼肉百姓、劳民伤财之举,否则“百姓视之,亦几虎狼也”。这些措施都得到了统治者的赞许,也使其获得了“实心任事,不避嫌怨”的评价。《清史稿》称陶澍为“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其改良社会的措施“垂百年之利”,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

1、《清史稿》列传一百六十六《陶澍传》

2、廖佳:《陶澍经世思想研究》,2006年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季我努学社


向敬之

出生于安化县小淹镇的陶澍(1779—1839),有清代“干国良臣”、“晚清第一才子”之誉,官至两江总督、兵部尚书。

他七八岁就随父陶必铨在岳麓书院读书,多次到衡阳王船山故居。在他的思想里,多为湖湘文化的影响,并积极吸收中原文化、江浙文化。在这三种文化思潮(湖湘文化为主)的熏陶下,他思想开放,见识深刻,在治政、理财、经济改革诸等方面多有建树。

他是嘉道年间经世思潮的倡导者与推行者,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前期的领袖和核心。

陶澍

他睁眼看现实,第一个突破清代政治经济体系,将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引入改革中,并取得巨大成就;同时间接培养与扶植了湘军三巨头(即“湘军三杰”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而曾国藩一脉湘军的兴起,对整个近代湖南人才群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澍作为湖湘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治学从政,都讲求经世致用。他为官期间,在整顿吏治、除恶安民、改善民生、抗灾救灾、兴修水利、整顿财政、治理漕运、倡办海运、革新盐政、整治治安、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上作出了较大贡献。其封疆地方,不论是做藩台抚台,还是总督两江,任内力图整顿淮盐积弊,裁省浮费,严核库款,缉禁私盐,淮盐得以行销,于淮北试行票盐,后推及淮南。

曾国藩等湘军大佬能够在清王朝经历洪杨一役中书生报国、投笔从戎,中兴清廷,无疑是深受陶澍、贺长龄与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孟森在《明清史讲义》中说:“嘉道之时,留心时事之士大夫,以湖南为最盛,政治学说亦倡导于湖南。所谓首倡经世文编之贺长龄亦善化人,而澍以学问为实行,尤为湖南政治家之巨擘。”

所以说,陶澍为清朝经世致用第一人,并非言过其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