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市聚力創新驅動打造「人才高地」

白銀市持續深化“人才強市”戰略,堅持齊抓共管、軟硬並舉,加快構建一流人才生態,打造人才高地,著力營造引育人才、關愛人才、服務人才、支持人才的一流環境。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健全人才政策體系。始終把人才引進的著力點放在提高政策“含金量”上,健全制度機制,切實提升引才政策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制定出臺《關於深化人才發展機制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人才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行業首席專家管理暫行辦法》《外聘院士工作辦法》等制度措施,為各領域人才工作創新發展指明瞭方向。建立完善人才創業服務機制,完善招商引資項目、新建企業入駐登記並聯審批流程,為各類人才創辦企業提供“一站辦結”服務。健全引才政策,制定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評審認定、項目支持、財稅金融扶持、住房保障、生活服務保障等5個配套辦法。健全完善激勵辦法,制定出臺股權激勵科技成果轉化意見和技術成果轉化出資入股管理辦法,引導企業允許科技人才以科學技術、知識產權入股。完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決策議事和協調推進機制,強化人才工作目標考核,定期組織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和聯席工作會議,研究解決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不斷提升人才工作合力。

搭建引才育才平臺,打造人才聯合艦隊。以高端抓院士,中端抓歸根,低端抓鄉土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新時代白銀“人才聯合艦隊”。“建站掛牌”引進兩院院士。制定出臺《白銀市外聘院士工作辦法(試行)》,建立院士工作中心,主動為企業牽線搭橋,多次赴北京、西安、南京、杭州等地,與24名“兩院”院士洽談合作事宜,先後與17名院士簽署合作協議,相繼建立中科宇能、白銀有色集團、市第一人民醫院等15個院士專家工作站,高端引才呈現出橫向協力、縱向聯動的良好局面。“歸根工程”吸引優秀人才。成立市“歸根工程”辦公室,建立在外優秀人才常態聯絡服務機制,先後徵集50000餘名白銀在外優秀人才信息。建立6個“歸根工程”駐外聯絡站,開展在外人才聯絡服務工作,進一步擴大了“歸根”工程影響力。與中科院雲計算中心合作,啟動建立中科院雲計算中心人才大數據白銀工作站,在全國信息化平臺上開展人才工作,開啟了白銀人才工作大數據時代。 “首席專家”引領本土人才。制定出臺《白銀市行業首席專家管理暫行辦法》,評聘行業首席專家24名,落實首席專家每人每月1000元津貼、每人10000元專家工作室建設補助、每年組織一次療養、參加一次國際性學術會議、每人拍攝一部專題片“五大激勵”制度,不斷增強專家人才歸屬感。實施萬名人才扶貧行動“1+10”計劃,開展電商人才、養殖技術、特色種植技術、中醫適用技術、勞務技能等10大培訓行動,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120餘期,培訓貧困村農民5000餘名,農村實用技術人才2.5萬名。

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提升區域人才競爭力。堅持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理念,市財政安排人才工作專項資金300萬元,落實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扶持專項資金500萬元,高新區配套創新創業扶持資金500萬元,支持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技術研發和創辦企業,人才投入優先保證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健全人才激勵制度,表彰獎勵有貢獻突出的創新團體和優秀科技人才,對獲得市級科技進步獎的28個項目進行表彰獎勵,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9項。積極落實引才惠才政策,對第二批引進的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8個項目落實扶持資金385萬元。對接省上人才扶持政策,推薦8名人才(團隊)進入“隴原青年創新人才扶持計劃”,爭取省級重點人才項目8個,落地資金589萬元。在銀西工業園建成“拎包入住”專家公寓92套,先後組織400餘名專家外出休假療養。建立領導幹部聯繫人才機制,開展走訪慰問、調研座談等活動,聽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環境。(李佺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