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龍血
看了這樣的案例,作為一個有倆孩子的父親,更多的是深刻反省。
以愛的名義,毀人一生,這樣的事見得少嗎?
一部分中國式父母尤其是獨生一代的父母,為孩子甘願作出巨大的犧牲:他們沒有自己的生活,沒有自己的內心世界,所有的精力、時間、收入都是圍著孩子在轉,轉來轉去,把自己轉成了真正的奴隸。
這樣巨大的付出,難道不需要回報嗎?有的,朱媽媽的願望,就是她所希望的回報。
我們不得不感嘆母愛的無邊無際,但這樣的愛,不僅使人窒息,甚至使人絕望。因為這樣的愛使得你沒有自己的空間,你的一生都是為那個愛你的奴隸活著,而她活著的意義,也是僅僅是你這個主人。
作為父母,當孩子需要我們放手的時候,我們是那樣的千不甘萬不願……有時候我也在想,到底誰才是孩子?
父母心智的不成熟,將給子女帶來難以言說的心理問題。
我想對眾多父母說的是,孩子當然無比重要,但他們依然不是我們生命的全部。如果你希望孩子將來幸福,首先自己也要活得像個人樣。沒有自己的生活,一切都圍繞孩子在轉,不僅對自己是一種傷害,對孩子也未必是什麼福分。
HR那些事兒
1
父母,最熟悉的陌生人
朋友又和媽媽吵架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覺得很難跟父母好好相處,“現在就是哄著他們,反正兩代人思想都不一樣了。”
確實,現在的年輕人,距離父母已經越來越遠。
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家鄉,去了機會多的一線城市,追求自己的夢。除了夢,還有各種原因讓我們離開他們,去往異鄉。比如,一個承諾給你依靠的男人,又或,一個無力改變的工作調動......
不過,身體上的遠離並不可怕,畢竟我們有視頻通話,有汽車、有火車、有飛機。真正可怕的是,心也離父母越來越遠。
離家來北京的小江 ,在過去的1095天裡,每天都會和媽媽通一個電話。這些電話的平均時長不超過三分鐘,如無例外,內容基本一致。
媽媽問:吃了嗎,忙不忙。
小江答:沒吃呢,挺忙的。
媽媽問:我轉的那個微信你看了嗎,不要喝碳酸飲料,裡面都是色素。
小江答:嗯,我沒喝,您放心吧。
只有一次小江說,“我和辦公室那個背後總講閒話的女生,撕破臉了”。
她媽媽二話不問,像她小時候那樣指責道,“你啊還是那麼任性,在外面做事一定要圓滑,你這個樣子能不和人鬧矛盾嗎?”
小江張了張嘴,最終把話堵在了嗓子口,嚥了下去。後來,有什麼事兒,她再也沒在電話裡對媽媽講過了。
因為不說,她只需要處理事情本身和自己的情緒就可以了,一說,不僅要處理事情和自己的情緒,還要處理媽媽的情緒。
事實上,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和小江一樣,常常會有這種感受,“爸媽雖然知道我很多事,但他們從不瞭解我”。
但為什麼,我們和這世間最親近的人,反而成了精神上的陌生人?
2
他們永遠拿我們當“孩子”
如果能靜下心去思考,你會發現:
自始至終,你們一個當對方是“父母”,一個當對方是“孩子”,但就是沒有將彼此當作獨立的成年人瞭解過。
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呢?
我們首先能想到是,他們永遠拿我們當“孩子”。
最近引起很大爭議的朱雨辰的媽媽就是如此:
朱雨辰今年已經39歲了,但外出演戲時,朱媽媽都會跟組,只為了給兒子做飯。
為了更好地照顧朱雨辰,朱媽媽每天早上會燉養生梨汁,早上4點起床了,燉一個半小時,十年如一日!
因為在她眼裡,媽寶不是貶義詞,媽寶意味著有人照顧、有人疼愛,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她擔心朱雨辰離開她,就不能得到妥帖的照顧,雖然可能也能夠過得不錯,但是99分和100分總是有差距的。
或許朱媽媽有些極端,但
“擔心孩子過得不夠好”這種恐懼,是大多數父母都有的心病。他們太擔心孩子繼續吃自己年輕時受過的苦,太擔心孩子因為走上不常規的路而跌倒。所以,他們希望孩子能走一條最平穩踏實的路。按時結婚、找工作,平平安安過一生。“我已經被父母催婚,催得頭都要炸了。”一朋友說,“為什麼不管我是不是真的開心,就非要我去見他們看上的人?是我在找對象,還是他們在找對象?”
也許你並未發覺,在某種程度上,父母已經把他們的幸福感和角色的認同感與你綁在一起。你的幸福就是他們的幸福,你的成功也是他們的成功。
小時候你考了好成績,他們會驕傲地給親戚朋友分享。長大後,你有個好工作或者不錯另一半,也會成為他們茶餘飯後與別人聊天時的驕傲。你過得好,就像他們過得好;你過不好,他們也就寢食難安。
3
我們,也永遠把他們當“父母”
每次和父母有矛盾的時候,我們都有個潛意識,“你是我爸媽,你怎麼能不理解我呢?”似乎因為他們是“父母”,就該擁有理解我們的能力,或者說自覺。
畢竟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我們已經習慣了“孩子”的身份,習慣了索取、習慣了被照顧,也因此反感付出,反感照顧別人。所以,一旦我們和父母間有了問題,我們常常會覺得是他們應該,而不是我們應當。
其實朱雨辰事件也是如此,現在我們覺得朱媽媽對他插手過多、包辦一切,其實是因為他曾經默許了。
當初他享受過母親張羅一切的便利,覺得這樣很舒服,才會讓媽媽以為這是對的、是他需要的,於是付出個沒完沒了。後來覺得煩了,想反抗的時候,媽媽自然會傷心:我做錯什麼了?不都是為你好麼?
其實我們和爸媽都會意識到我們之間的“陌生”,甚至他們會感到更大的困擾和痛苦。
在一次次欲言又止的背後,他們也曾試著與你對話,想要緊緊跟著你的腳步,不被前進的時代給拋遠。但他們的所見所知,往往已經無法和你同步,他們的身體在衰老,思維在固化。他們只能用陳舊的,他們以為安全的方式,給你一個自以為好的將來。
“女兒,最近在忙什麼啊?”
“在忙一個項目,哎,媽,說了你也不懂。”
回過頭來,我們會恍然大悟——其實今天和父母變得越來越陌生的我們,已經陷入了這樣一個矛盾:
矛盾的一端是始終渴望與我們建立緊密連接的父母,而另一端則是,越來越獨立、越來越不需要父母的自己。
於是,我們最終和父母之間越來越陌生。就算每天打電話,也只是例行公事般互相問下,“吃飯了嗎,在幹嘛,最近身體怎樣......”,卻很少有深層次的交談了。
4
陌生,該如何靠近
在矛盾的背後,其實有這樣一個事實:我們長大了,長大後的我們必須與父母的分離。這個分離對於父母和孩子的意義是——我們不僅僅是血緣至親,也是兩個獨立自主的成年人。
當你用“另一個成年人”的目光去看父母時,你會發現他們也有他們的無奈,以及對孩子遠離的恐懼。他們沒法天然地擁有理解你的能力,他們對於你而言,也是別的成年人。
當父母用“另一個成年人”的目光看你時,也會發現,你已經成長為可以照顧自己、可以自己做決定、可以擁有自己的幸福的人了。
由此,如果他們能多關注自己,而不是通過繼續幹預你的人生,用你的幸福來替代他們的那一份,他們就會活得更輕鬆;如果他們能尊重你的想法,而不是用家長的權威去壓制你的人生選擇,替你包辦一切,也會減少和你發生衝突的機會。
如此你們才可能從“陌生人”一點點拉近,重新認識彼此,成為可以深入交談的親密家人。
所以,請從今天開始,介紹一個“成年人的自己”給他們認識好嗎?告訴他們你每天接觸的事物,和你的想法。讓他們知道,你們是獨立的,是需要彼此尊重,彼此去理解的。
同時,也請你從今天開始,去了解一個“成年人的父母”好嗎?多一些耐心,去引導他們擁有自己的認同感和幸福感,也去了解下他們的想法,他們的生活。畢竟,他們走得慢,你得等一等。
這樣做沒有過多的理由,只因為,我們本不該那樣。
何況,親愛的人,最需要珍重......
END
女子力科學社
朱雨辰媽媽對自己是“賢妻良母”這件事,非常滿意。她的事蹟包括:
每天凌晨4點起來幫兒子熬梨汁,堅持了十多年;
兒子在北京工作,為了看護兒子,她一個人搬到北京陪著;甚至還在劇組裡跟著。
兒子發微博,她每條都抄在本子上;一直把兒子逼到不願再發;
兒子動手做飯,她說:“多辛苦啊!”感覺對不起孩子,她希望孩子忘記怎麼做飯;
兒子不愛吃雞毛菜,她說:“你看,為了你,我手都凍裂了”,朱雨辰不得已嚥下去。
兒子的每一段戀情她都會干涉,至今朱辰雨還單身,當然,他也錯過了前女友湯唯和姜妍……
我把朱雨辰媽媽的教育方式,講解給十一歲的男孩聽,問他喜不喜歡這樣事無鉅細照顧他的媽媽;他表示:嚇死了,不要。
連小孩子都無法忍受這種控制式的關愛。
從朱雨辰媽媽來看,她對兒子的控制已經了一種幾十年的習慣。特別讓我震驚的是:當朱雨辰一個人做出一桌子菜,顯示了他良好的生活能力的時候,這個媽媽卻傷心了:是我不好,讓我的兒子都得自己動手做菜了,我要陪在他身邊照顧他!
還有,朱雨辰被強迫喝各種各樣的果汁,每次母親都要看著他喝。朱雨辰想喝口水,也得趁她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摸摸地喝,不能讓母親知道。
實際上,兒子已不需要母親,也不再需要她的照顧;但母親看到兒子已經不在自己的控制當中了,她就毫無存在感了,她就開始發飆。簡單來說,只要看到兒子過得好,就證明母親在他的生活裡不那麼重要,她就特別生氣。
這也是為什麼母親每次都干預兒子的戀愛:她根本不希望兒子幸福和快樂——因為那樣意味著兒子的離開。
朱雨辰不是沒有反抗過,他不斷去遠方讀書、工作,而且選擇當經常離家的演員,但終於,他也在母親的強大攻勢面前,服從了命運。但他的表現,並不開心,充滿了無奈。
這與他母親在節目上的得意和滿足,相映成趣。
這樣的母愛,太令人窒息了。這是以摧毀孩子的人生為目標的“愛”,成了枷鎖,毫無價值。
侯虹斌
我的看法有三:
1.朱媽媽對兒子的愛,是自以為是的愛
39歲的朱雨辰公開稱媽媽的愛是負擔,讓人窒息,相信私下裡也跟媽媽說過,表達過不滿,而且,不止一次。
但,媽媽的反應是依然如故,不為所動,不反思,不檢討,我行我素。
自己以為是對兒子好,自己以為是愛兒子就去做,不顧兒子的感受,不管兒子的想法,十幾年如一日精心照顧兒子,哪怕讓兒子很煩惱,也不管。
什麼是真正的愛?
心理大師羅傑斯說的很明白:愛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
明明兒子對媽媽的愛都抗議、都不滿了,媽媽還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還是一股腦地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對待兒子,這就是自私,是自以為是。換句話說是,是對兒子的蔑視。
2.母愛不只是吃喝,更多的是心靈感受。
朱媽媽給兒子榨梨汁,讓兒子吃上自己做的飯。
但她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最需要的是心靈的慰藉,最在意的是內心的感受。
對朱雨辰來說,內心的孤單媽媽無法排解,自由的渴望媽媽無法理解,媽媽只是以自己的方式來對待他,比如,做飯,榨汁等等,而這,並不是他需要的。
需要的媽媽無法提供,不想要的又拼命給,這樣擰巴的感覺,在誰都不會好受的。
3.表面上看是朱媽媽為朱雨辰,實際是為自己。
這樣說,朱媽媽可能不同意,明明就是十幾年如一日早起給兒子做飯,可能自己都不吃一口,或者,自己的生活很潦草,兒子的生活一點兒都不對付,這麼辛苦,怎麼能說為自己?
表面看是這樣,是為朱雨辰的,但,從心理角度分析,實際上,朱媽媽為的是內心那個缺愛的自己,照顧呵護的是內心中缺愛的弱小的自己,只不過,自己沒意識到,藉由對兒子的愛投射表現出來。
歡迎關注,可以免費諮詢哦!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一、朱雨辰的媽媽對朱雨辰過分“餵養”。早已成年的朱雨辰在媽媽眼裡仍然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童。首先,朱雨辰媽媽的宗旨“不管兒子走到哪裡,我都會給他一個溫暖的廚房”,這個確實很暖心,包含了媽媽的愛,真真正正的媽媽的味道。但是,這樣做實際上大大縮小了朱雨辰的生活空間,朱雨辰的內心或許也會有壓力感。
二、十年如一日的梨湯。梨湯滋陰潤肺,是簡單又實惠的滋補佳品,梨子本身就含有不少的糖分,在蒸煮時再加入冰糖,梨湯中的糖分只增不減。十年每天都要喝梨湯的朱雨辰看起來稍顯發福,過分的補充糖分會導致身體負荷增加,過早的出現油膩、肥胖等症狀。朱雨辰媽媽的這一份濃濃的愛,對朱雨辰來說不知是福氣還是什麼。
三、朱雨辰一天喝不了兩口純淨水。身體每天必須補充適量的水分,而朱雨辰每天喝的都是來自母親熬煮的梨湯和各種補品,梨湯在好,也不如純淨水好啊。
對於朱雨辰媽媽的教育方式,個人是不提倡的,甚至覺得很過分了,過分的佔有兒子的空間,過分的溺愛兒子,過分的包攬兒子的一切,這些種種都讓朱雨辰一直是一個沒有自理能力的小孩。
影視看看看自媒體
首先,我想說的是朱雨辰的皮膚那麼差,他媽媽每天早上4點起床給他熬梨汁,還熬了這麼多年,難道是梨汁吃多了有了副作用嗎?
朱雨辰媽媽的教育方式我們不好評價,那是一個媽媽對孩子的愛,同樣,我也很愛我的孩子,我也是每天早上6點起床給孩子做早餐吃了再去學校的,假如哪天我生病起不來的話,我不會去要求孩子爸跟我一樣早起弄早飯的,偶爾在外面吃早飯是完全沒問題的。
朱雨辰的媽媽要求將來她的兒媳婦也要“繼承”她的生活方式,每天為她兒子熬梨汁。我想現在沒有幾個女孩子能做到吧。
所以,朱雨辰說媽媽對他的好也是他美麗的負擔。
湉湉阿布提
育兒是父母一生的選擇,每個家庭都不盡相同,不想評論其對與錯,適合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就好。
以前我以為每天早上叫醒我的只能是鬧鐘,現在有了孩子才知道是責任,並且願意。對於一個之前基本沒進過廚房的人,有了孩子之後一日三餐快樂的進出廚房並且沒覺得累。所以,我理解朱媽媽的“我願意”,但不要太用力。
我大學一個好哥們,是典型的“媽寶男”,簡直到生活不能自理型,衣服都洗不乾淨,還記得大學的時候我們班女生輪流給他洗衣服。你們可能要說真是慣的他吧,但他就是特別夠義氣,全班人緣最好,大家都喜歡他。並且他現在的家庭也非常和睦,女方也很愛他不知道能不能用寵了哈,這種人是不是隻能用命好來解釋了啊哈哈。
我家雙胞胎寶寶目前16個月,我也不知道我會給她們教育成什麼樣,但我的理念是:不用我自己都不喜歡被對待的方式來對待她們。
我們這代人其實或多或少都被原生家庭影響著,但也想努力改變著,小時候我特別不喜歡媽媽讓我當眾表演,考試沒考好就是心驚膽戰一頓捱罵,跟同學聚會回家也要被念很久,諸如此類很多很多,我想給孩子們朋友一樣的媽媽,跟她們共同成長,引導她們豐滿羽翼,讓她們心靈更自由與獨立。
我是一對雙胞胎寶寶的媽媽,育兒路還漫漫長,希望跟孩子們一起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帥帥育兒
現在的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給的太多,太沉重,變成了負擔。儘管自己給的未必就是孩子需要的真正的愛,但是不管,就是要給,而且孩子得受著,得記著這些辛苦的付出,都是為了你。那天要是不聽話了,還會傷了父母的心,覺得孩子是白眼狼。可是,他們忘了,人家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管他是小孩子還是大孩子,他首先是一個獨立的人,你給人家的愛,得看人家需不需要,而且,我們陪伴孩子長大,給他愛,是為了讓他帶著力量和信心離開我們,成為他自己,去自己的世界找到更好的自己。不是為了把他留在身邊,永遠像個孩子。
朱雨辰的媽媽,每個媽媽都是愛孩子的,這不用質疑,而且不管孩子多大,在那裡,哪怕已經結婚生子,但在媽媽的眼裡永遠是孩子,永遠掛念,這也是人之常情。但這位媽媽,過了,孩子都39了,還把他當成三歲小孩,自以為任勞任怨的付出,照顧,對兒子來說顯然已經是一種負擔。其實,是她離不開孩子了,拼命的想要留住孩子。我想朱雨辰肯定也很為難,一邊自己是大人了要有自己的家了,一邊又是自己的媽媽,一邊想掙脫一邊又怕傷了媽媽的心。好難哦
朱雨辰媽媽對未來兒媳的期待,讓人挺害怕的,這麼傳統,這麼保守,估計會嚇到很多女生吧。在現在這個時代,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首先是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而婚姻也不是衣服,更不是找老媽子,誰必須得為誰活著。老婆又不是雷鋒,憑什麼就得無私奉獻,家是兩個人的,要一起經營,相互扶持,共同成長,這才是現代家庭模式。
我現在都開始擔心,朱雨辰以後真娶了媳婦,這婆媳關係該怎麼處啊。夫妻關係能否維護好,家庭能否幸福,有個什麼樣的婆婆很關鍵。還有啊,女生找老公,是得看本人,同時呢,也得睜大眼睛看看他的家庭,家庭關係,尤其是父母。特別注意媽寶男。
小晗晗愛閱讀
最近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我家那小子》正在熱播,其中朱雨辰的媽媽因為一些【出格】的言行引發了網絡上的熱議,關於她對待兒子朱雨辰的教育方式也引發了大家的思考
節目中朱雨辰媽媽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沒有自我,我完全沒有自我“
”我頂兩個菲傭啊“
一個母親對於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竟然這樣定位,朱雨辰家庭教育的反常足以引起大家的重視
沒有人會否認朱雨辰媽媽對他的愛,無論是十年如一日的早上4點起床為兒子煮梨汁,還是跟著兒子去劇組做飯,都是一個媽媽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錢楓的媽媽跟武藝的媽媽也都感慨她的愛”太偉大“
的確,這種母愛確實偉大......如果朱雨辰還是個孩子的話
但畢竟不是
朱雨辰已經是一個快要四十歲的成年男人,從演員到導演,他的成長我們有目共睹。在節目中也是燒得一手好菜,看得出是一個完全具備了獨立生活能力的男人。
這樣一個男人的媽媽,卻始終把他當作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依然用近乎全身心奉獻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兒子,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朱雨辰在感情上的壓抑
如果朱雨辰媽媽對這樣的付出甘之如飴,那我們還能將這種行為當作是她表達母愛的方式,然而也並不是,她對於自己做的事情還是相當無奈的
”也不是很開心,很無奈“
這份沉甸甸的母愛就這樣傷害了兩個人,一個是拼命奉獻的媽媽,一個是消極抵抗的兒子,這場拉鋸戰我們不知道持續了多久,但很明顯兩個人都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朱媽媽沒能得到一個對自己言聽計從、感激涕零的兒子,朱雨辰也沒能肆意的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過好在朱雨辰的媽媽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愛可能給兒子帶來了傷害,在節目最後也表態要改變做法,甚至還為自己以前的行為向兒子道歉
一個70多歲的老人,能有勇氣在公眾平臺上承認自己在教育兒子方面的不足,確實值得肯定,我們也相信她確實有想改變與兒子相處模式的意向。
最後也友情提醒所有的爸爸媽媽們,莫讓你們的愛,壓垮了本該健康成長的孩子。
撰文/京華合木
中國幼教行業綜合服務專家,專注為您解決幼教路上的各種難題。
京華合木教育
愛成了負擔,愛讓人窒息,這哪裡是愛?是明明是管制。
書生我沒去看這個視頻,也不準備去看這個視頻,因為這樣的情況在現實中處處可見。
以愛的名義,限制子女的自由,而做為子女還不方便反制,因為,如果提出反對意見,就會被戴上“不知好歹”的帽子。
做為父母,要愛孩子,但一定要有愛的方式,對於已經長大成人的子女,要做的是幫助他們獨立,此時,愛就是放手。
像題主描述朱雨辰家的情況,10年來堅持每天4點起床給兒子熬梨汁,看似愛的辛苦,但這給她兒子帶來的是什麼?這個工作真的必須由他媽媽來做嗎?這其實應該是保姆完成的工作,但做為兒子能反對嗎?反對之後,回覆他的肯定是:媽做的不好吃嗎?養你這麼大,我這麼辛苦,還不都是為了你嗎?等等等等。
更可怕的是,還要將來的兒媳婦也如此做,如此這般,我感覺沒有走進他家當兒媳婦太不容易了,到時候, 朱媽媽一定會是一個惡婆婆。
這時候,書生想到的是某電視劇中的情景,當婆婆隨時進入兒子房間,不分白天黑夜,要分秒不停地關心兒子的生活;兒媳婦無法忍受,鬧的不可開交。
不想多說了,這種用愛的名義,綁架子女的父母,快醒醒吧!
書生感覺到有點餓了,吃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