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狂攬40億,「亞歐幣」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傳銷騙局

一年時間,發展會員4.7萬餘人,涉及金額40.6億元。近日破獲的一起以網絡虛擬貨幣“亞歐幣”為名的特大網絡傳銷案,涉及人數之多、金額巨大令人驚訝。

他們的傳銷手法,就是利用互聯網傳銷平臺經營,再召開推介會、論壇等來宣傳其合法性和美好願景,令大量投資者受騙。隨著公司資金鍊瀕臨斷裂,投資者“高返點、高收益”的美夢破碎。

一年狂攬40億,“亞歐幣”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傳銷騙局

2016年4月,夏某在海口市工商局註冊成立海南跨亞歐網絡競技有限公司(簡稱跨亞歐公司),以經營網絡遊戲虛擬貨幣的名義與劉某等人在海口市運營“亞歐幣”項目。“亞歐幣”實際為虛擬產品,夏某榮和劉某等人編制各種身份做虛假宣傳,通過發展會員方式吸收會員資金。

據瞭解,跨亞歐公司通過“內盤”和“外盤”途徑銷售“亞歐幣”。內盤的操作模式是,內盤會員的註冊必須由代理商(上線)推薦且至少購買價值1萬元人民幣的“亞歐幣”。內盤會員購買“亞歐幣”成功後即凍結所有亞歐幣,250天才能解凍完畢,解凍後才能轉到外盤提現或交易。內盤每十天固定漲價一次,會員以此獲利。

外盤的主要作用是用來提現內盤的“亞歐幣”,內盤會員經外盤管理員審核通過後即可提現,同時外盤也兼備單獨買賣、炒作“亞歐幣”的功能。外盤市場價格不固定,跨亞歐公司通過人為操作來控制價格,總體價格呈上升趨勢來吸引更多的人來投資。

僅一年時跨亞歐公司間就在全國範圍多個省市發展內、外盤會員4.7萬餘人。

一年狂攬40億,“亞歐幣”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傳銷騙局

這樣的經營模式是典型的傳銷模式,組織架構嚴密加上分層級代理,每層代理能夠獲得的提成和業績都是逐層遞減,而最終收集的資金都轉入了夏某等人的私人賬戶。省級代理資格甚至需繳納1000萬元市場保證金或完成業績9000萬元以上。

而“內盤”吸收資金方式則是由底層會員逐級將購買“亞歐幣”的資金彙集到省級代理商賬戶,省級代理商將收集到的資金轉賬到由跨亞歐公司提供的夏某等私人賬戶,跨亞歐公司安排人員核實後將返利和同等價值的“亞歐幣”分別轉入省級代理處,由省級代理逐層下發。

跨亞歐公司承諾,投資者購買“亞歐幣”,將享有高額返點利潤。例如,會員投資1萬元,以漲幅0.05元為例,250天解凍完畢後,連本帶息可達到2.25萬元,淨利潤1.25萬元。

同時,跨亞歐公司聲稱有國資背景,創建投資平臺可靠度高,然後在國內多個城市的豪華酒店召開了推介會和論壇,給投資者“洗腦”。各級代理還通過組建微信群,宣傳其美好願景,讓不少個人投資者參與購買“亞歐幣”。

跨亞歐公司的這種非法經營行為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

這家公司通過註冊成立公司披上合法外衣,再罩上“相關權威單位授權”的耀眼光環,但實際上只是靠不斷髮展會員收取會員資金維持運營,至公司資金鍊瀕臨斷裂。獲利的始終是背後操縱的人,因為這種網絡傳銷隱蔽性強,用電腦和手機就可以操作,被騙者只能吞下苦水,沒有任何追究責任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