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大戰號角已響,未來錢包之爭或許更加慘烈

不身在其中的人,可能只能看到幣圈內爾虞我詐的各種醜聞;身在其中的人,可能會看到行業內風起雲湧的廝殺爭鬥。但卻很少有人注意到熱鬧非凡的表層下已經是暗流湧動。

中國的區塊鏈世界,或者說幣圈,除了已經初露端倪的各大交易所之戰外,內部更隱藏著一場即將到來的更加慘烈的數字貨幣錢包大戰。

中國人很擅長做錢包應用,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支付寶和微信兩大應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網絡錢包應用的普及,讓中國的錢包應用技術,領先了很多國家。國內環境也早就適應了錢包的應用。

交易所大戰號角已響,未來錢包之爭或許更加慘烈

而在區塊鏈領域,也有這樣一批人專注著研究專門用於領域內的錢包應用。目前市面上的錢包團隊,已達上百家。其中絕大多數,並非區塊鏈團隊,而是來自金融和互聯網圈。這些人認為,交易所只能稱霸一時,而更加便捷、能夠實現更多功能的錢包才是數字貨幣儲存和交易的最終形態。為了搶奪用戶,成為下一任區塊鏈時代的王者,它們開始了激烈的廝殺和暗戰。

進入2018年之後,幣圈逐漸進入熊市。這樣的環境讓很多不夠“堅挺”的項目被淘汰,真正堅實的項目和技術開始湧現。而中國區塊鏈領域內的用戶群體也從魚目混珠到沙裡淘金,篩選出一批稍有質量的投資者。

大數據安全公司知道創宇曾在2018年年初統計過炒幣人群的數量:全球炒幣人群3000萬,中國是600萬。針對這個日漸龐大的用戶群體,錢包和交易所一樣,正在成為剛需產品。

數字貨幣和普通貨幣一樣,具有流通和儲存兩大特徵。如今大行其道的交易所們大多隻能夠實現其中一項——流通,也就是交易功能。

而目前即將引起大戰的錢包則承擔了另一項——存儲功能,未來或許還能同時滿足交易的需求:可以把幣放在自己的錢包中;也可以給其他人轉幣進行交易。

交易所大戰號角已響,未來錢包之爭或許更加慘烈

現在市面上知名的錢包項目還不多,但保守估計,也有上百家的錢包產品。很多還在醞釀和開發階段,並沒有對外公佈。比較知名的比如“神魚”毛世行,創立了錢包Cobo,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創辦了錢包Jaxx,幣圈知名人士孫澤宇,則創辦了“庫神錢包”。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非幣圈人士,也進入了這個領域。大量金融科技,甚至互聯網公司,都考慮入場,開發自己的數字貨幣錢包產品。

不管是互聯網時代,還是區塊鏈世界,都逃脫不了一個鐵律:得流量者,得天下。交易所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最終不管是一家、兩家、三家鼎立,都容不得再有人來分這塊蛋糕。

相比之下,未來的錢包爭鬥可能更加慘烈,但至少大家都還有一爭之機。錢包,有機會成為新的流量入口。一旦聚集了大量的用戶,錢包的想象空間將變得巨大。

交易所大戰號角已響,未來錢包之爭或許更加慘烈

不管是隻做存儲(當然,這麼做意義不大),還是功能延伸至金融領域,進行投資理財、交易借貸等多重功能。甚至如同支付寶微信一般,在錢包中,加入了聊天、社群等功能。只要匯聚了一定量的用戶群體,那麼之後無論做什麼,都已經成功了一半。

如果在錢包裡,直接可以進行幣與幣的快速交易,就可以取代交易所。處在食物鏈頂端的交易所獲得的暴利,足以讓所有人眼紅。成為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流量入口,成為下一任區塊鏈世界的王者。現在很多錢包都有這樣的野心和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