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貼膜爲何風靡全國,淺談「祖傳貼膜」的那些事

“膜”這個原本平平無奇的字眼,在我們無所不能的中國玩家中好像衍生出了某些不可描述的文化。為了避免被“收快遞”,今天買車君不敢去探討這種文化,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膜”當然是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貼膜”。

汽車貼膜為何風靡全國,淺談“祖傳貼膜”的那些事

除了對“膜”的崇拜,國內玩家對“貼膜”這種行為也是愛不釋手啊。買個手機,先去一趟“祖傳貼膜”,買個顯示器也要先問問店主有沒有送保護膜,買新車自然也不例外了。

汽車貼膜的起源

汽車貼膜起源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當時美國人也喜歡給自己的愛車貼膜。目前網絡上有種說法是美國已經明令禁止汽車貼膜行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國外很多發達國家也並沒有相關法規禁止貼膜,只是在車膜的透光度上有明確的要求。比如美國加州允許汽車前風擋上方貼一條寬度不能超過4英寸且不反光的膜,同時駕駛位和副駕駛位的兩個車門玻璃,使用的車膜透光率不能低於88%,或者,原廠玻璃貼上膜後的整體透光率不能低於70%。

汽車貼膜風靡全球?

不不不,“貼膜”這件事在其它國家絕對稱不上風靡,應該是被我們國內車主發揚光大的,不過每個國家對“貼膜”倒是有著各式各樣的規定:

汽車貼膜為何風靡全國,淺談“祖傳貼膜”的那些事

法國:前擋不許貼膜,其他位置貼膜的要求苛刻。

德國:前擋貼膜要保證70%的透光率,前排車窗可以貼透明膜,後排不限制。

意大利:前擋,前排車窗,都不允許貼膜。後擋和後排是允許的,但是在膜上要註明廠家和生產日期等信息。

西班牙:前擋和前排的車窗不可以貼膜,後邊的不限制。

汽車貼膜為何風靡全國,淺談“祖傳貼膜”的那些事

其實國內法規對車玻璃的透光度也有要求,但實際上管得很鬆。雖然貼膜比較自由,但也不能隨意就選一種膜貼上,就比如這種,真的別亂來。

紫外線來襲,汽車貼膜拉起一道防線

廣東一年就只有夏天和冬天兩個季節,現在7月份已經進入了每年夏季氣溫最高的時候,隨之而來的防曬問題也在困擾著每個上班族們。特別是女孩子,對紫外線有多痛恨看看出門的裝備就知道了,為了不讓嬌嫩的肌膚受到紫外線破壞真的會想盡一切辦法。但是開車的時候又不能舉著遮陽傘怎麼辦?這個時候貼膜就成為解決問題最有效的途徑。

汽車貼膜為何風靡全國,淺談“祖傳貼膜”的那些事

說到這裡,順便給大家普及一個小知識。出於安全的考慮,汽車前風擋必須使用“夾層玻璃”,“夾層玻璃”中間夾有PVB膠片,天生自帶隔紫外線功能,而且功能很強悍,所以即便不給前擋風玻璃貼膜,也不用擔心從前風擋照進車裡的紫外線問題。

汽車貼膜為何風靡全國,淺談“祖傳貼膜”的那些事

咬咬牙也要買好點的膜?

根據市場分析統計,目前活躍在中國市場的就有3000種以上的汽車貼膜品牌,魚龍混雜,質量和性能也參差不齊。在這裡就不仔細分析這幾千種品牌要怎麼去挑,估計大家也不會仔細去看。秉持著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最簡單粗暴的選擇方法就是——挑貴的買。像什麼美基、龍膜、3M都是國內響亮的車膜品牌,同樣是假貨遍地,正品的價格一般在2000到3000元左右,可以參考一下。

汽車貼膜為何風靡全國,淺談“祖傳貼膜”的那些事

好膜和次品的差異主要就是在性能上,隔絕紫外線並不是一套好膜的唯一追求。隔熱、透光率、異味、質地都會在以後的使用過程中影響你的體驗。先來看看透光率,透光率高的車膜無論顏色深淺,在夜間、雨天都能保持良好視線,保證行車安全。而次品用的是普通染色工藝,靠顏色隔熱,所以顏色深,從車裡向外看總是霧濛濛的感覺。

質地方面,好的膜手感厚實平滑,表面經過硬化處理,長期使用不會劃傷表面。次品手感薄而脆,搖動玻璃後容易在膜上留下道道劃。

貼完膜要注意什麼

第一:汽車貼膜跟手機貼膜區別是很大的,汽車貼膜後白天停車時要儘量朝著太陽方向曬,這樣會使前膜乾的快些。一般需要半個月左右會徹底乾透。

第二:汽車貼完汽車膜後,三天內要避免升降車窗。因為剛貼完膜的車窗玻璃和膜之間還含有水份,所以這時升降車窗玻璃容易造成膜的邊緣脫落,嚴重的會使膜無法與玻璃再次貼合。

第三:三天內不要洗車。由於專業洗車設備水壓高,水容易從車窗邊緣被打進滲入,會造成玻璃和膜的邊緣部份含水量大,三天後升降車窗時仍容易造成車膜邊緣脫落。

汽車貼膜為何風靡全國,淺談“祖傳貼膜”的那些事

說到車膜,買車君就親身體驗過姑丈那臺十代卡羅拉後風擋那張廉價車膜,使用體驗真的很讓人抓狂。首先膜本身的質量就一般,使用年限一長他自己又懶得更換,導致車膜和後車窗之間鼓起各種大大小小的氣泡,從車內後視鏡看後風擋只有一片模糊。對於一個當時剛拿到駕照人來說,三個後視鏡廢掉一個是什麼體驗,感覺就像兩隻眼睛都近視的人戴了一副只有一個鏡片的眼鏡一樣,路還是能看到,別提有多不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