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東四盟被分在內蒙古?


赤峰在中華民國前期屬熱河特別區,後改製為熱河省,屬東北四省之一。熱河省包括承德市、赤峰市、朝陽縣、凌源縣、圍場縣等。
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 1955年12月熱河省撤銷,多個旗縣合併為昭烏達盟。
1969年,昭烏達盟劃歸遼省。1979年又劃歸回內蒙古自治區。
1983年撤盟建市,改叫赤峰市。
所以赤峰曾經歸遼寧管轄過十年,又與遼寧朝陽市同曾為熱河省,有一定的文化認同感,和遼寧地理位置上又很近。
我媽媽老家就是遼寧的,後來因為我姥爺工作變動,全家搬到了赤峰。記得小時候媽媽帶我回她的老家,幾個小時就到了。所以我對遼寧感覺很親切~
而且在一個吃貨看來最能體現相同生活習慣的是,我們赤峰人吃的是正經八本的東北菜啊!= ̄ω ̄=我曾經很疑惑我們這到底屬於什麼菜系,就上網各種搜。看到東北菜的時候,果斷就是它了!什麼鍋包肉啊,亂燉啊,土豆燉豆角啊,炒酸菜粉兒啊,菠蘿咕咾肉啊,這妥妥的東北菜啊(我擦擦口水先)。我現在在重慶上學,對於重慶的美食實在吃不習慣,所以到處蒐羅東北菜館來解饞,也是蠻心酸的......

再說說口音,赤峰方言和普通話差不多,不如普通話標準,嘴型稍扁一些。和蒙西呼包鄂地區方言截然不同。赤峰和遼寧朝陽的方言差不多,所謂的熱河官話。
赤峰是內蒙漢化比較嚴重的地區。漢族人比較多,蒙古族被漢化的很嚴重,會說蒙語的越來越少了,只有民風淳樸的幾個旗縣比如巴林右旗,會說蒙語的人還比較多。就我來說,我爺爺奶奶輩會說蒙語,我爸會說一點點,到我這就完全不會了。我現在一張嘴,妥妥的一嘴東北話。但我一直堅定的認為我是內蒙古人,打心眼裡熱愛我的家鄉我的民族~
至於會不會認為自己是東北人,我有時候也偶爾會說自己是東北人,這並不代表我不認為自己是內蒙人,這更多的是一種形容意義。因為東北人和內蒙人性格都挺豪爽的差不多啊。而且飲食習慣和口音上確實比較東北化。我每次都疲於向同學解釋為啥我是內蒙人但一口東北話而且愛吃東北菜......


你和我說這些有什麼用


政治上為了外蒙古迴歸,因為外蒙古面積比較大,所以內蒙面積不能太小,這樣隨著內蒙經濟的發展才會對外蒙古產生較大的吸附力量。其次內蒙古轄區人口太少,如果去掉東四盟,才一千多萬人口。再次東四盟存在大量的蒙古族群眾,所以不能劃給東三省。最後,就是歷史遺留問題了,內蒙古成立在現在的興安盟首府烏蘭浩特,再加上烏蘭夫的爭取。

倒是筆者認為,在現在這個時代,行政區劃的劃分應該以經濟,文化為重,從經濟輻射上來看,東四盟受東三省省會哈爾濱長春瀋陽的輻射遠比呼和浩特大得多,辦事距離短,成本也小的多。從地域文化上來看,東四盟從屬於東北文化,東四盟群眾說東北話,文化習俗也與東三省無異。所以,筆者本人更希望東四盟分別劃歸東三省。即呼倫貝爾劃歸黑龍江省,稱黑龍江省蒙古族自治州。興安盟,通遼市劃歸吉林省,叫吉林省興安蒙古族自治州和通遼蒙古族自治州。赤峰市劃歸遼寧省,叫遼寧省赤峰蒙古族自治州。這樣下來會促進上述地區和東三省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也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舉措。


亂世梟雄69833296


什麼叫分到內蒙古,別談歷史。說歷史的話清朝興安盟通遼赤峰也不是東北的,甚至現在的遼西和吉林白城都屬於內蒙。民國時期,通遼赤峰部分地區也是熱河省的,華北不是東北,省會承德,興安盟屬遼北省算東北。1947年自治區成立,內蒙古東部與現在一樣,呼倫貝爾赤峰通遼興安盟屬於內蒙,首府烏蘭浩特。後有把西部劃入內蒙古。中間出了內人黨事件,內蒙古被分割,分屬周邊省份。然後就有人叫囂東四盟市屬於東北!合理嗎?東北人在全國名聲都不好,所以別往我們內蒙人身上湊合,內蒙人就是內蒙人,內蒙人愛內蒙!


基爾辛格


東四盟是以前的說法了,現在應該叫三市一盟。這些地方之所以被劃分在內蒙古,有歷史和現實兩個方面的原因。歷史原因,東四盟歷史上就是蒙古族聚居之地或蒙古貴族的封地。比如,呼倫貝爾是成吉思罕弟弟哈撤爾的封地;興安是帖木哥斡赤斤的封地;通遼(哲里木)是清代蒙古族四部十旗聚居地,並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發揮過重要作用;赤峰(昭烏達)在清代時是十三旗蒙古族聚居區,分別屬於昭烏達和卓素圖兩個盟,後合二為一,民國時劃入熱河省。現實的原因,1947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就是在現在興安盟的烏蘭浩特成立的,當時呼倫貝爾、興安和現在通遼、赤峰的一部分就在自治區範圍內,也就是說,1947年,東四盟的大部分就已在內蒙古的管轄範圍之內

。1954年,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又以法律的形式進一步明確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955年,將蒙漢混居,但歷史上屬蒙古族聚居地的熱河省敖漢、翁牛特、喀拉沁旗和赤峰、寧城、烏丹縣等劃歸內蒙古。文革期間,東四盟部分旗盟,又分別劃歸東三省,比如呼倫貝爾劃歸黑龍江,哲里木(通遼)劃歸吉林,昭烏達(赤峰)歸劃遼寧,興安三個旗分別劃歸黑龍江和吉林。1979年,東四盟又重新劃歸內蒙古。綜上所述,東四盟劃歸內蒙古,有歷史的原因,也是貫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現實舉措。


寶蓋車視界


東四盟的說法本就是一種無知的說法,內蒙古東西長約4000公里,所以內蒙地理分三個部分,西部由阿拉善、巴彥諾爾、烏海、鄂爾多斯、包頭五個地區組成。中部由呼和浩特、烏蘭察布、錫林郭勒、赤峰四個地區組成。東部由呼倫貝爾、興安盟、通遼三個地區組成。地理位置,阿拉善、巴彥諾爾、烏海、鄂爾多斯、包頭屬西北。呼和浩特、烏蘭察布、錫林郭勒、赤峰屬華北。呼倫貝爾、興安盟、通遼市屬東北。但是中部地區也有稱為中西部,比如呼和浩特。中東部比如赤峰市。但是內蒙古是以蒙古為主體的多民族地區,不容別有用心之徒企圖瓜分、分裂!


漠南散修


為了滿足烏蘭夫同志的要求唄。白瞎了內蒙在東北這一部分了。不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部分的老百姓沒事兒不怎麼去呼和浩特,都是就近來瀋陽,長春,哈爾濱。

記得以前工作時,內蒙的區域經理很無奈,任務指標不多,經費不多,但是差旅費太多,因為省內出差都得飛機。

關於行政劃分的事情,沒有什麼對錯,但是老百姓會用腳來投票的。

記得去阿爾山的路上,遇到一個蒙古農戶,油菜種了60畝,好美的油菜花田,她說今年剛賣了一些牛羊給兒子在長春買了房子好結婚。我說怎麼不去呼和浩特?她說那裡太遠了,也不怎麼好,還是長春方便,他們將來探望也方便。


99個評論員


內蒙古東四盟市屬東北地區有一定的歷史原因,遠在民國時期由於人口的遷徙,

東三省

有很多人口到內蒙古謀生和定居,於是這個地區的民俗、方言、生活習慣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內蒙古“東北”的民俗逐步形成。民國時內蒙古東部的盟市很多都劃分為省級單位、今呼倫貝爾市(民國時期屬黑龍江省管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這些省、城市在民國時和東三省統稱東北。新中國成立前,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民國時期的各個省、城市均劃合併為內蒙古自治區地級單位,歷史的滄桑抹不去內蒙古東四盟市人心中的東北!內蒙古東部的四個盟市無論是語言(方言)、文化、習俗都與東三省的一致,即有蒙古風情又有東北民俗!這形成了特殊的

東蒙

東北地區民俗文化。內蒙古東部人對外地人稱自己是東北人也是很有道理的。


聽文化發聲音


這是國家領導人根據民族結構,人民生活習慣等等因素最終做出的決定,東四盟當中生活著大量的蒙古族人口,她們在民族認同上更傾向於組成一個團結的自治區,行使自己民族的權利,在民族情感上也更容易銜接在一起!






暨興說歷史


為了政治目的,政治需要,吸引外蒙古迴歸內蒙古。從地理上看,東四盟市,赤峰,通遼,興安盟,呼倫貝爾,靠近外蒙古,與外蒙古接壤,四盟市蒙古族佔據多數,與外蒙古有天然的紐帶。但從經濟角度,四盟市遠離首府呼和浩特,經濟輻射弱。交通不便,不如受東北三省經濟輻射強。東四盟市分在內蒙古,也與烏蘭夫爭取有關。


錚錚鐵骨0471


通遼地區蒙古族人口占本地區人口比例超過百分之七十,雖然漢化比較嚴重,但蒙古族民族文化底蘊猶在,所以不可能劃歸東三省建制,內蒙古有很多國家的優惠政策,諸如農業補貼,財政國家轉移支付等等,而這些東三省是不能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