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概述二

以太坊概述二

7. 區塊鏈類型

根據區塊鏈網絡類型分類,可分為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三類。

公有鏈:是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訪問、發送交易並把有效交易記錄在區塊,且可以參與共識過程的區塊鏈。

聯盟鏈:其共識過程受到一些預選節點控制的區塊鏈。多個由不同實體(如企業、銀行等)分別控制的節點組成一個聯盟,區塊鏈上的讀寫、記賬權限都由聯盟規則制定,這些節點共同組成一個授權網絡。對於網絡中的非聯盟節點,只能讀取區塊鏈信息。

私有鏈:是指寫入權限僅在某一個組織控制下的區塊鏈,而讀權限可能公開或者任意程度地加以限制。完全私有的區塊鏈則是更接近於中心化的數據庫。

在以太坊中,這三種區塊鏈都存在,公有鏈面向所有用戶,所有人都可以發送交易,發佈智能合約以及挖礦。企業級的應用多選擇以太坊聯盟鏈和私有鏈。

8.代幣合約標準

以太坊的一個重要應用就是各種數字資產以智能合約的形式運行在以太坊虛擬機上,從而實現代幣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這些數字資產無需挖礦,代幣合約的創建者可以通過智能合約定義自己的代幣發行標準,直接在合約代碼中實現“鑄幣”功能。

ERC 20代幣合約標準是以太坊代幣合約的一套標準接口,規定了一個以太坊代幣合約所需實現的函數功能和事件記錄。該標準制定了數字資產所必須的一些基本功能和要求的函數,開發者只需要定義和調用即可。2017年ICO暴漲的時期,大部分的代幣ICO都是通過以太坊實現的。

除了最為通用的ERC20標準,開發者在此基礎上還提出功能更全面,內容更細緻的合約標準,如ERC721,ERC223,ERC644以及ERC677等。

9. 以太坊分叉及The DAO事件

The DAO項目是區塊鏈物聯網公司Slock.it發起的一個眾籌項目。原本該公司只想採用DAO(去中心化自治)來運作自己的系統Universal Sharing Network (USN)。後來發現這個機制也適合其他項目,因此決定創建The DAO,意為“DAO之母”。

2016年4月30日,The DAO上線在以太坊開始為期28天的全球眾籌;

2016年5月28日,眾籌結束,融得超過1150萬個以太幣,相當於超過1.5億美元價值,成為全球歷史上最大金額眾籌項目。同日,The DAO開始在各大數字貨幣交易所進行開放交易;

2016年6月9日,以太坊開發人員Peter Vessenes指出The DAO存在遞歸調用漏洞

2016年6月17日,黑客發起針對The DAO智能合約多個漏洞的攻擊,其中也包含了遞歸調用漏洞,並向一個匿名地址轉移了3600萬個以太幣,幾乎佔據了The DAO眾籌總量1150個的三分之一。受制於The DAO的28天鎖定期原則,黑客需要等到7月14日才能對這部分資金進行轉移。當天以太坊停止了對所有交易的驗證,此行為被社區詬病為“中心化”干涉,違背區塊鏈本意;同時以太幣幣價大跌,跌幅達50%以上。

2016年6月18日,開放交易驗證後,社區號召大家通過發送大量垃圾交易阻塞交易驗證的形式減緩黑客的繼續偷盜;同時白帽通過使用與黑客同樣的方法將剩餘2/3未被盜取資金轉移到安全賬戶;

2016年6月24日,以太坊社區提交了軟分叉提案,希望通過阻止所有人從The DAO中提取資金,為找回被盜資金爭取時間;

2016年6月30日,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提出硬分叉設想;

2016年7月15日,具體硬分叉方案公佈,建立退幣合約,但7月21日之後黑客將可以進一步通過分離創造子The DAO,造成所盜取資金不被退幣合約影響。因此7月21日將成為硬分叉執行的最終期限。

2016年7月20日晚,備受矚目的以太坊區塊鏈硬分叉已成功實施,中國的以太坊礦池BW.com成功挖得以太坊第192,000個區塊,幾秒鐘過後,該礦池還挖到了新區塊鏈的首個區塊。也預示著由未知黑客持有的價值約4000萬美元的以太幣,已被轉移到了一個新的地址,從而“奪回”黑客所控制的DAO合約的幣。從而形成兩條鏈,一條為原鏈“以太坊經典”(ETC),一條為新的分叉鏈“以太坊”(ETH),各自代表不同的社區共識以及價值觀。

ETC方認為無論資金髮生了什麼樣的問題,這是既定事實,區塊鏈應用的精神就是不可篡改,已經記入區塊鏈的事實不可以撤銷和更改,這是必須堅持的原則,ETH方認為The DAO事件中的黑客是一種違法行為,即時發送在區塊鏈上的行為也不能忽略司法的意義,為了堅持一種信仰而任由違法者攻擊是不對的。

此次事件是以太坊發展史上得里程碑事件。也給以後的代幣合約開發者敲響警鐘,代碼的安全性是保證代幣安全的基石,每一行代碼都需謹慎。

以太坊概述二

以太坊分叉

10. 以太坊的現狀及發展

以太坊15秒出一個新區塊,以太坊每秒可處理20-30筆交易,交易高峰時段,以太坊每秒只能處理十幾筆交易,相對於目前VISA,支付寶等交易速度來說,還是很慢。

以太坊也有類似於比特幣鏈下微小交易的閃電網絡(Lighting),以太坊稱之為雷電網絡(Raiden Network),其原理與閃電網絡相似。

在以太坊社區中,也有像比特幣社區一樣提出改進方案的流程BIP,在以太坊社區則叫EIP,其實施過程與BIP相似。近期在以太坊社區有一次針對EIP999比較大的爭論,爭議內容不僅關於以太坊開發者將如何處理這種存在爭議的代碼變化,還包括未來隨著平臺發展和擴展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但最終結果如何還需要看社區共識。

以太坊目前主要的應用是開發者開發代幣,進行ICO,真正商業級的智能合約在以太坊上並沒有。

2018年6月11日,美國加密貨幣交易平臺Coinbase宣佈,他們將在其平臺上支持Ethereum Classic(ETC),之後ETC價格躍升超過25%,之前Coinbase僅支持四種數字資產:比特幣(BTC),比特幣現金(BCH),以太坊(ETH)和萊特幣(LTC)。

在以太坊的技術發展過程中,將有倆個重要的節點:一個是POW到POS的成功轉換,這點在共識機制一節中講過,就不再累述。由於以太坊目前仍然是POW共識機制,因此仍然需要挖礦,也有專門針對以太坊的礦機,該礦機可以用於挖以太坊(ETH)和以太坊經典(ETC)倆種幣(因為這兩種幣的算法一致);另一個是分片技術,此技術是為了解決所有區塊鏈面臨的擴展性問題,預計將在以太坊2.0(大約2020年)實現。目前的以太坊中,全節點存儲著一個完整的區塊鏈,但是施行分片技術之後,每個節點只需要存儲、處理一部分交易,從而解決區塊鏈面臨的擴展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