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谈心:为什么我们总有“看不惯人”的心理?

玫瑰姐的话:

修行,我们一辈子都需要人生的修炼。成功的人生,一开始都是看客,看谁都顺眼,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

玫瑰谈心:为什么我们总有“看不惯人”的心理?

《春天小夜曲》

保罗·史密斯

微凉的春风,掀开窗帘

钻进了我的衣衫

发丝上悬挂的雨珠,摇摇欲坠

夜风混合着草木清香

扑面而来,我推开门

微笑着向星星点点的夜空走去

玫瑰谈心:为什么我们总有“看不惯人”的心理?

Serenade to Spring

Paul Smithuis - Serenade

玫瑰谈心:为什么我们总有“看不惯人”的心理?

玫瑰谈心:为什么我们总有“看不惯人”的心理?

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我们总有“看不惯人”的心理?

电视剧《欢乐颂》中,曲筱绡在不认识安迪的情况下,因为看不惯安迪,就说她是小三;在不了解樊胜美的经历与背景下,就认为她是“捞女”,狂言自己见一个灭一个;甚至,跟安迪讨论关关,说自己最烦她绷着全身细胞求上进的样子,断言关关完全努力错了地方。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看不顺眼”其实是一种投射效应,即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

曲筱绡是典型将自我喜好投射到他人身上,碰上结果不一致,便产生了不对等的心理落差,不自知地从言行中暴露自己不成熟的心智。

正如马歇尔·卢森堡所言:“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看别人不顺眼,处处都要挑人刺,是因为自己的境界不够。

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这颗心。

玫瑰谈心:为什么我们总有“看不惯人”的心理?

1

成熟的人懂得换位思考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有这么一句话:

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立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起来天经地义的事情,易地而处,可能看起来并不那么顺眼。

妈妈喜欢带着五岁的孩子逛商场,但是女儿却一直不乐意去。

母亲就很疑惑,商场里那么多商品,这么热闹,怎么就不招自家孩子喜欢。

这位妈妈一度以为是孩子故意跟自己闹别扭。

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

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

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不同的立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真正成熟的人往往都懂得换位思考,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玫瑰谈心:为什么我们总有“看不惯人”的心理?

2

成熟的人从不纠结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时,就快速跑回家,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跑完后就跟没事了一样,继续努力工作,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

每逢争执跑三圈,人们都对他的此举感到疑惑,但爱地巴依然保持沉默。

人到暮年,他终于道出了原委:“年轻的时候,我一和人争吵、生气就去跑步,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那么少,哪有时间去和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努力工作。”

一个聪明有自控力的人,是不会舍本逐末的。他们不是没有情绪的波动,而是不会深陷于此。与其用宝贵的时间去纠缠,不如专注于更为重要的事情。

史铁生刚瘫痪时,脾气暴躁,怨怼。后来,他在文字的天地中洗刷掉忧郁的内心。他说,“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

他们明白,纠缠的过程,只会加剧损失,不纠缠的人,方能成就一切。

玫瑰谈心:为什么我们总有“看不惯人”的心理?

3

成熟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的不同

有一对夫妻,丈夫很喜欢吃榴莲,但是太太觉得特别臭,她觉得吃榴莲这件事简直不能想象。

但结婚几十年,太太每次逛水果店却都会买榴莲回来,然后丈夫就在小区的草坪上吃掉,然后嚼两粒口香糖,防止味道带回家里。

结婚几十年,两人一直相安无事。

古人有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面对那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人或事,要以宽容的心态包容。

看人不顺,未必是别人不对,有可能只是自己不能理解而已。

不成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价值观里所认为的一切当做唯一。与他意见相左,就都是错误的,低级的。

成熟,就是允许、尊重别人与你不同,不会随随便便评论别人。

当看不惯别人的时候,不要急着下判断,不妨换位思考,多了解一下对方,尊重别人的不同。

所谓成熟,就是不断的去掉“我执”,面对那些我们看不惯的东西,不再指指点点,而是尝试去包容一切、接纳一切。

看谁都顺眼,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