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焦大是《红楼梦》中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人物,在《红楼梦》前80回中仅出场一次,但千万不要小看了焦大的这次出场。

焦大在短短的出场时间中,通过醉骂揭开了贾府中很多惊人的秘密。

焦大: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焦大是贾府的大功臣

虽然关于焦大的部分所占篇幅很小,却让读者牢牢记住了这个人物,并且成功吸引了很多评论家的目光,尤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贾府里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最广为人知。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焦大是怎么骂的:

“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牲畜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很多读《红楼梦》的人会认为,像焦大这样的小人物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实际上这个几乎是一闪而过的焦大,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在宁荣二府的历史中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焦大是宁国府的功臣,尤氏对于这一点讲的非常明白:

“他从小儿跟着太爷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出来了,才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给主子吃;两日没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

焦大: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焦大所说的太爷指的是贾代化,贾代化被焦大救了之后,继承了官职。自此之后,宁国府便一路发达,日渐鼎盛。

而贾代化出人头地之后,始终感念小厮焦大的救主之情,对焦大格外的器重和关照,与其他奴才不同,从不给他任何苦差杂役。此外,贾代化还特意告诫家中老小务必对他礼让尊重,不得以下人看待

贾代化在临终之前,还特意交代贾敬要善待焦大,如同自己在世时一样,给他养老送终。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贾代化去世之后,天下日渐太平,贾氏家族也开始兴旺起来。

战争使得贾氏家族的地位迅速上升,积聚了大量的财富,生活也越来越豪华奢侈,贾家子孙们也慢慢陷入腐化享乐的生活。

贾家的后人不思进取、贪图享受、渐渐忘记了过去,也忘却了先辈和从前的功臣。贾敬作为长房掌家之后,只一心向道,沉迷于炼丹之术,不尽臣事也不理家政。

焦大: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宁国府换了贾珍掌家,“这珍爷那里干正事,只一味高乐不了,把那宁国府竟翻过来了,也没有敢来管他的人。”

焦大: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就连焦大这样的开国功臣在贾府都备受打击,由于早已丧失了贾代化的大恩人地位,贾敬掌家时期虽然还维持一点样子,却不再另眼相看。到了贾珍,则干脆把他放到值夜班、干粗活喂马的奴才当中。后来还要把他赶到偏远的农村里,“远远的打发他到庄子上去”。

焦大作为上一个时代英雄人物的象征,他们身上那种事业心、拼搏精神和忠诚吃苦、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的道德传统,不再被尊重也不再被推崇。

焦大: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焦大因为看不惯贾家子孙们种种败家行为,常常公开指责,表达自己的不满。他的言行开始在奴才当中遭到抵触,后来就连贾珍、贾蓉等主子们也开始公开讨厌他、冷落他。而这个焦大偏偏不识时务,经常酒后吐真言,所以更加招致了从主子到奴才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反感。

而之后又发生了一件本不该发生的事情,正是这件事加剧了焦大同贾家子孙的矛盾,导致了自己的落魄结局。

王熙凤和宝玉到宁府玩,天黑了准备回家,凤姐和宝玉都有车轿可以回府,而秦钟(秦可卿的弟弟)则需要另派车给送回家里。

像这种差事,肯定得要派一个腿脚麻利、眼神好的年轻奴才啊,却偏偏派了焦大。

这是奴才总管为了捉弄总是不听话的焦大特意安排的,有意而为之。这种特意毫无疑问背地里是受到主子们暗中支持的。如果没有贾珍、贾蓉、尤氏、秦氏平日的鄙视态度,奴才们根本不敢擅自为难焦大。

焦大: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而这之后,因为贾蓉公然叫人把他绑起来,事件才进一步升级,焦大将矛头指向贾蓉,随后又公开揭发贾珍这个当家的主子。

“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呢……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

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

作为贾府的创业元老,被贾家子孙一步一步迅速的当成绊脚石,受到打压、排挤。焦大不仅被当成最低下的奴才驱使,作为老功臣,还当众被“揪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 “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一嘴。”最后被“远远的打发他到庄子上去”。

焦大: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从贾代化、到贾敬再到贾家众子孙对于老功臣焦大态度上的转变,实际上就是贾府由中兴到鼎盛再到日渐衰落的一个映射。

如果没有焦大这个人物,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有宁、荣二府的日常奢华生活秀,而不会注意到宁、荣二府繁华背后日渐萧条的现实。

我们常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红楼梦》中,焦大这样的“屠狗辈”之流却被贾家受过高等教育的“读书人”所负,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令人心寒的事。而这也道出了曹雪芹对于那个时代的教育、社会制度极其的失望和不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