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再融布局再生资源,绿色金融激发循环经济

22日,2017中国青海柴达木绿色循环发展论坛在格尔木举行,吸引众多专家学者各方参与探讨。近年来,循环经济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引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前不久,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旨在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产业循环经济、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垃圾资源化、节能、低碳等领域。中再融作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专注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促进产业升级,在绿色金融激发循环经济的应用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循环经济,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确定绿色发展理念,提出把再生资源纳进绿色低碳板块的一个重要细分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到2020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力争当年替代原生资源13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规模达到3万亿元。

为达到3万亿的产业规模,国家从政策层给予再生资源行业极大支持。1月25日,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发布《三部委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吹响了集结号。

政策引导下,再生资源行业迎来春天,各高校的产学研带来的技术升级与资本快速跟进成为行业腾飞的关键。中再融依托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面向1000多家会员企业,辐射全行业,在废纸、废纺等13个细分品类中展开详细调研与走访,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再生资源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中再融与中再生协会共同打造“再生财”产品,为再生资源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一方面通过协会大数据筛选与严格的风控体系为投资用户筛选优质资产项目;另一方面,通过中再融平台为优质再生资源项目找到合适的资金,将社会资本有效引流到再生资源产业,增加企业动能,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资产获取方面,目前以中再生协会推荐为主。在多年的会员服务工作中,协会对行业现状、企业发展情况更加了解,对再生资源产品价格了如指掌,在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推荐机制不仅能够有效防控项目借贷风险,同时也能够将资金引流到具有发展潜力的再生资源企业中,实现优质项目与资金安全对接。”中再融合伙人&副总裁侯君表示。

在风控上,中再融平台风控模型将传统金融风控技术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进行了结合。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基于征信和资产核实的风控手段能有效识别用户的资产状况,另一方面,电商、社交等互联网领域的数据运用完善了公司的反欺诈能力。因此,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中再融对借款用户整体的风险识别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

在多重风控作用下,中再融逐步建立起服务再生资源企业的标准,融合“互联网+绿色金融”,开展再生资源全产业的资金扶持计划,会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再生资源领域,共促再生资源循环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